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長期租房的魯迅 在北京置辦過兩座四合院

長期租房的魯迅 在北京置辦過兩座四合院

八道灣魯迅故居建築模型


1.足跡

中國現代最著名的文學家和思想家魯迅先生一輩子在不同地方生活過,故居有十餘處之多。

1881年他在浙江紹興城內都昌坊口新台門周家大院出生,一直長到十七歲,其間經常隨母親魯瑞到離城三十多里的鄉間外祖母家住些日子。魯迅後來所作《阿長與》、《故鄉》、《社戲》等名篇分別以這兩個住處為背景,周作人晚年所寫《魯迅的故家》有更細緻的記述。

1898年5月魯迅離開故鄉,去南京求學,先考入江南水師學堂,半年後改入礦務鐵路學堂,在南京的校舍住了三年多。

1902年魯迅從礦務鐵路學堂畢業,3月24日登上大貞丸號輪船,遠赴日本留學,入東京弘文學院學習日語和基礎課。兩年後畢業,進入仙台醫學專門學校,遇到藤野先生。在仙台其期間,先住在監獄旁邊一家名叫「佐藤屋」的客店中,伙食不錯,就是蚊子太多。後來在學校職員的關照下,搬到宮川信哉家所辦的公寓,與幾位中國留學生同住。

東京伍舍

1906年3月,魯迅棄醫從文,回到東京,與友人一起創辦雜誌,翻譯文學作品。在東京時他一度與許壽裳等四人共同租住文京區西片町的一個寓所,取名「伍舍」。據說日本近代著名作家森鷗外和夏目漱石也在此宅住過。

1908年8月魯迅回國,三年中輾轉於杭州、紹興和南京等地,親身經歷辛亥革命的爆發。

北京紹興會館大門現狀

1912年5月,魯迅來到北京,在教育部任職,長住外城南半截衚衕的紹興會館,先後所居的兩處卧室分別名為藤花別館和補樹書屋。魯迅在這裡抄寫古碑、校錄古籍,並寫出了第一篇小說《狂人日記》。作為同鄉,住會館可以免交或少交房租,但條件比較差,而且規定不得攜帶家眷。1917年魯迅引薦二弟周作人進北大任教,還在紹興會館旁邊幫他租房居住。

1919年11月,魯迅買下了西城八道灣11號的一處宅院,與周作人一家搬入,年底從老家把母親、夫人朱安和三弟周建人一家接來同住。

1923年,魯迅與周作人兄弟失和,8月2日搬出八道灣,在西四磚塔衚衕61號租屋暫住。

1924年5月,魯迅與母親、夫人搬入阜成門內西三條衚衕新買下的宅子,在這裡住了兩年多。

1926年8月26日,魯迅離開生活了十四年的古都,與許廣平一起南下。他先後在廈門大學和中山大學任教,分別住過廈門大學校園中的國學院、集美樓和廣州白雲路上的西式洋房白雲樓。

1927年10月,魯迅與許廣平來到上海,臨時住共和旅館,後在三弟周建人所住的虹口區橫濱路景雲里租下一套房子。1933年4月搬入施高塔路(今山陰路)大陸新村9號新式里弄洋房,直至1936年10月19日逝世。

2.四合院

紹興、仙台、北京、廈門、廣州、上海等地魯迅居住過的建築現在大都被闢為魯迅故居、紀念館,或者豎立紀念標誌,以供後人瞻仰憑弔。所有這些住所中,惟有北京八道灣和西三條兩處宅子是魯迅個人置辦的資產,其餘或是祖屋,或是借住,或是租寓,性質大不相同。

紹興魯迅故居

中國傳統民居大多採用合院形式。魯迅紹興老家舊居原是一座六進的大宅院,覆盆橋周氏六個房族在此聚居,而魯迅在北京買下的兩處宅子都是獨門獨戶的四合院。

四合院是北京最典型的住宅形式,由大門、倒座房、垂花門、正房、廂房、後罩房等不同房屋組成圍合的院落空間,並且根據主人的身份和住宅的規模可以演變出各種繁簡不同的組合形式。

元明清三代的北京城中,上至文臣武將,下至普通百姓,都住在大大小小的四合院中。到了民國時期,北京很少出現上海、廣州、武漢等地流行的西式洋房,無論遺老遺少還是新派人士,大多仍沿用清朝流傳下來的四合院,但或多或少會進行一些局部的改建和調整,比如把前面的倒座房改為汽車庫,增設現代衛生間,室內採用新式傢具,甚至在院子一側加建一座小洋樓,但基本格局無大的變化。

曾經擔任北洋政府總統的政要黎元洪宅邸位於東城東廠衚衕,其前身是清代大學士瑞麟和榮祿的舊宅,分為東、中、西三路,中路共有七進院落,規模宏闊,幾乎可以與王府相媲美。

京劇大師梅蘭芳的祖居位於外城鐵樹斜街,是一個兩進的小院,空間十分緊湊。梅先生成名後,在東城無量大人衚衕置下一所大宅,主院分為三進,東院闢為花園,院北有一座二層洋樓。

曹禺先生的著名話劇《北京人》中的曾家三代人住在一座四合院中,輩分最高的家長老太爺、老太太住北房,下一代的大爺、大奶奶住西廂房,東廂房留給保姆、奶媽帶著小孩住。這是民國時期北京四合院的常見情況。

明清時期北京外城很多會館也由四合院改建而來,格局相似,但往往顯得更加靈活。魯迅住過的紹興會館具有明顯的南城四合院特色,由東、西、南三部分組成,南院呈東西朝向,最西側的五間房就是魯迅當年所居的「補樹書屋」。

1923年8月至次年5月,魯迅短暫租住磚塔衚衕一個四合院的北屋,只有小小三間房,庭院狹窄,實際上屬於大雜院性質。

相比而言,魯迅在八道灣和西三條購置的兩處四合院都比較完整,也更為宜居。


3.八道灣

1919年魯迅已經三十八歲,雖然在北京住了七年半,卻一直沒有屬於自己的房產。

當年年初,周家六個房族商定,將紹興新台門舊宅以兩萬多塊大洋的價格賣給鄰居朱家,魯迅決定將原本留在故鄉的母親、妻子和三弟周建人一家接到北京來。二弟周作人攜妻兒已經於兩年前定居北京,也沒有自己的房子,兄弟倆商定需在北京購買一座獨立的宅子,以安頓全家生活。

魯迅與周作人像

由《魯迅日記》判斷,從這一年的2月開始,魯迅就忙於四處看房,先後看了十幾處,最後才選定八道灣衚衕11號羅家的一處宅院。房款共3500塊銀元,分三次付清,另付保人酬金175元,再加上添置傢具的600元,前後花了4250元。這筆錢包含出售老家舊宅分得的款項,其餘部分主要來自魯迅個人的積蓄。

當時魯迅在教育部做僉事,每月工資300元,屬於高薪公務員階層,但政府常常拖欠薪水,實際上拿不到這麼多。魯迅平時另有一些講課的報酬和不菲的稿費收入,經濟情況遠勝普通人,但要買這樣一所宅子仍需傾盡所有。房子買下後,魯迅特意又請人作保立下契約,確認這座宅院的產權由兄弟三人和老母親共同擁有。

這是一座相當規整的四合院,分為前後三個院子,很適合一個中上層的大家庭居住生活。

八道灣魯迅故居平面圖

整座宅子坐北朝南,最外側並沒有設置倒座房,僅在東南位置建有一座門樓,進門迎面是一面影壁。

前院是個長方形的院落,不設廂房,北側有九間正房,其中東側第三間被闢作通向後院的穿堂過道,西側三間被魯迅用作卧室兼書房,中央三間用作會客廳。

八道灣魯迅故居中門

二進院是主院,南側隔牆正中設有一道門洞。院北為三間正房,明間用作堂屋,全家平時吃飯、待客均在此。堂屋後側設有木炕,比較暖和,冬天時魯迅也在睡在這裡;正房西次間是魯迅原配朱安夫人卧室,東次間是魯母卧室;院中東西各有廂房三間,東廂房用作廚房、儲藏室等輔助房屋,西廂房也曾經用作魯迅卧室。院中央曾有過一個小小的荷花池,大約3米長,2米寬。

三進院北面建有一排九間後罩房,西側三間住著周作人一家,中間三間住周建人一家,東側三間是內客房,用來接待客人臨時住宿,其中最東一間曾住過俄國盲詩人愛羅先珂,愛羅先珂還在門前的積水中養過蝌蚪。此外家中還住著幾個傭人。

魯迅與夫人朱安感情很隔膜,沒有子女。當時周作人有三個孩子,周建人有兩個孩子,魯迅之所以看中這所宅院,一個重要原因是這裡的院子比較寬闊,有足夠的空地供給小孩子遊戲,來作客的朋友許壽裳開玩笑說甚至可以開運動會。

周氏兄弟曾經在日本留學,周作人的夫人羽太信子和周建人夫人羽太芳子是日本人,而且是親姐妹,還保持一些日本的生活習慣,因此將部分房間的隔斷改成日本式的「障子」,也就是糊紙的木推拉門。

這座四合院是魯迅寫作《阿Q正傳》等名著的地方,周氏兄弟和當時的不少作家也都在散文中描寫過這裡。

魯迅對母親非常孝順,同時極有長兄風範,對兩個弟弟一向照顧有加。他費心竭力置辦宅院,是希望能夠兄弟同居,怡怡敦睦,一起更好地奉養老母。但長期合居,難免產生各種家庭矛盾。1923年7月,魯迅與周作人夫婦發生激烈衝突,兄弟從此決裂,魯迅於8月2日搬出八道灣,隨後將母親和妻子接出。

這次兄弟失和事件是現代文學史上一大懸案,具體原因眾說紛紜,難以評判。同年周建人離開北京去上海任教,八道灣11號只剩下周作人一家和芳子母子。第二進院的西廂房被周作人改作了書房,取名「苦雨齋」。

抗戰期間周作人「落水」附逆,手頭闊綽,曾經對這座宅院作過一些擴建,並收買鄰宅,儼然大戶人家。


4.老虎尾巴

魯迅搬出八道灣後大病一場。在磚塔衚衕租下的房子太過簡陋,無法久住,他只好拖著病體再次四處找房,於1924年年初選定阜成門內宮門口西三條衚衕21號(現宮門口二條衚衕19號)的一處宅院。

買下房子後,魯迅親自畫出設計草圖,主持施工,對全院進行改造翻修。當年5月,魯迅帶著母親和妻子遷入新宅。

魯迅親筆所繪住宅改建設計平面圖

西三條臨近北京西城牆,地勢偏低,雨天容易積水,環境比八道灣要差得多,周圍住戶多為下層苦力。魯迅在這裡買房,主要是因為價格便宜,僅需800元。但魯迅當時幾乎沒有什麼存款,從兩位朋友那裡各借了400元,直到兩年之後才還清欠賬。

這座四合院比八道灣的宅子要小得多,前後兩進院落都比較局促。

西三條魯迅故居平面圖

西三條魯迅故居宅門

前院為主院,院南臨衚衕一側建了一排五間倒座房,最東側一間開設了一個磚砌的拱門作入口,並無獨立的門屋門樓之設。

前院庭中對稱種植了白丁香和紫丁香各一株,倒座房闢為客廳,兩間東廂房為女傭用房,兩間西廂房用作廚房。

西三條魯迅故居正房

正房三間,明間為堂屋,東西次間仍分別為魯母和朱安夫人卧室。特別之處在於正房的北側專門接出一間平頂小屋,被魯迅稱為「老虎尾巴」,面積只有9平方米,卻是魯迅的書房兼卧室。一家三口分居三室,環繞中廳。

「老虎尾巴」內景

類似「老虎尾巴」這種凸起的房間在古代建築中稱作「抱廈」,大多設於屋子的南側。魯迅特意在北面加建這個房間,是考慮到朝北光線柔和,適合讀書寫作,而且抬頭就可以看見後院的草木。

後院其實是一個小園子,長了很多雜草,還有一些樹木,頗有一些野趣。魯迅的故鄉紹興故宅中有一個花園叫做「百草園」,是他童年時期的樂園,後來在散文名篇《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做過很生動的描寫。魯迅第二次置業時特意在北京的這座宅子里開闢一個小小的後園,含有紀念故鄉百草園的意思。1924年9月他寫下散文《秋夜》,開頭說:「在我的後園,可以看見牆外有兩株樹,一株是棗樹,還有一株也是棗樹。」指的就是這裡。

按照魯迅畫的設計圖,原本還打算在後園北側再建三間房,但後來放棄了。原因可能是財力不足,也可能是考慮到全家人口不多,不需要了。

魯迅在這個小宅院中平靜地生活了兩年多,並撰寫《華蓋集》、《續編華蓋集》、《墳》、《野草》、《彷徨》等大量作品,同時還主持編輯了《語絲》、《莽原》等周刊雜誌。

1926年8月魯迅離開北京後,魯母和朱安夫人仍一直住在這裡,直至逝世。其間魯迅回京探望母親,也仍然住在這裡。


5.余話

新中國成立後,魯迅當年置辦的兩所宅子命運迥異。

西三條衚衕的宅院被定為魯迅博物館,1956年10月正式開館,2006年被公布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這裡保存了許多魯迅遺物、遺著和相關資料,成為紀念魯迅和研究魯迅最重要的場所。

八道灣的宅院後來實際上變成周作人故居。除了1946至1949年入獄服刑和暫住上海之外,周作人一直在此居住。解放後此宅被沒收充公,陸續搬入許多新住戶,變成一個混亂破敗的大宅院,周作人全家擠住其中幾間,每月需交租金。1967年文革爆發後,周作人慘遭紅衛兵抄家、毆打,平時只能睡在廚房的地上,不久離世。

有關部門曾經想把八道灣舊宅也定為文物保護單位,但引發很大的爭議,魯迅之子周海嬰先生就表示強烈反對,他說:「前一陣有人提議要保留八道灣的魯迅故居,我感謝愛護父親遺迹的好意,但我和建人叔叔的後人都以為大可不必。……保護八道灣實際等於保護周作人的苦雨齋。那麼,漢奸的舊居難道是值得國家保護的嗎?」

所幸後來這處宅子沒有被拆除,納入北京第35中學的校園範圍,近年也得到整修。

從建築角度來說,魯迅當年置辦的這兩處四合院其實都很平常,但作為近代文化名人生活的場所,歷史價值極高。斯人雖逝,舊日的氣息與滄桑往事仍銘刻在一磚一瓦之上,足以令後人感慨萬端,不勝唏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大家 的精彩文章:

張敞:被嫌棄的武大的一生
《使女的故事》中刻畫的女性命運,並不科幻

TAG:騰訊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