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租房的90後:你為什麼離不開「自如」房

租房的90後:你為什麼離不開「自如」房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隨著第一批90後從大學畢業,沒有較大經紀負擔的他們,湧進北上廣深等城市追尋夢想。

據《中國90後家居消費趨勢調查》數據顯示,50.51%的90後還是租房的狀態,只有19.88%的人有自己的房子。

作為在城市立命的根本,租房成為他們進入社會的第一個考驗。

對於「漂」在城市的90後來說,「家」的概念早已演化成單純「用來睡覺」的地方。被加班和通勤「拖垮」的他們無所謂房間大小,能夠方便舒適地生活顯然能帶來心靈慰藉。

「租房越來越貴,想住得好一點兒卻被迫吸甲醛,活著真累。」

自如甲醛事件的爆發,讓租房的90後們站在一個分岔路口,不知道該邁向何方。

一方是這種老舊的房子,雖然家裝風格令人「觸目驚心」,但至少相對安全。

(圖片來自鏈家APP)

一方是裝修精良的房子,儘管租金貴,有可能還會威脅健康,但看起來賞心悅目。

(圖片來自自如APP)

「北京風很大,吹倒了我家的牆。」

最近,北京秋高氣爽,秋風吹面,也吹皺了董燕的心。早上出門還好的房,回到家變成了這樣。

(受訪者提供)

92年出生的董燕,今年剛來到北京闖蕩,為了能住的好一些,選擇了一個看起來順眼的房子,儘管交通不太方便,租金貴些,但至少房子溫馨,符合自己的審美,「有家的感覺。」

「家裝好一些的房子,總能給我一種認真生活的感覺。那種老房子,看著心情都會很差。」

簽下合同後,董燕歡欣鼓舞,把房子的照片發給爸媽看,「你看我住的多好,跟家裡一樣,你們就放心吧。」

可真的住進去,極差的住房體驗讓董燕感覺自己被房子外貌騙了,「幾乎天天短路停電,廚房蟑螂遍地,現在光修鎖都已經花了230了。」

董燕嘆了一口氣,「今天牆被風吹到,不知道明天還會發生什麼。」

房子出了問題,中介的態度也讓董燕啼笑皆非,貌似牆倒了這種事稀鬆平常,說兩天就能重新入住,對其他租戶更是沒有任何解釋和歉意。

「現在租房只能看運氣,不單單是多出點錢就能租到好的房子,是出了相應的價錢,房子依然讓你目瞪口呆。」

工作辛苦,本想通過住房獲得慰藉,但現在最後一條路也被堵死了。

牆倒了,基本的居住條件都無法滿足,董燕感覺最後的尊嚴都沒了,「果斷搬。」

但又要搬去哪兒呢?看上的房子太貴,能接受的價格又瞬間秒沒,在北三環上班的董燕,開始考慮往南邊搬,儘管通勤時間會增加1個小時。

「有時候想想,偌大的北京竟然找不到一個滿意的家,也挺可笑的。」

據《2017中國居住體驗報告》的數據顯示,90後更重視家居產品的個性化。

圖片來自:《2017中國居住體驗報告》

「房子是租來的,但生活不是。」

在這句爆款「雞湯」的指導下,秉著追求高質量、獨一無二的生活理念,有一小部分90後投身改造租住的老房子中,於是微博上經常出現這種「出租屋改造」的指南,下面是無數人的點贊,更多的是羨慕。

(改造前後對比。圖片來自微博網友@一顆小小粒)

對房間進行軟裝後確實效果顯著,但不可否認,這其中的辛苦只有改造者一人可知。

(圖片來自微博網友@一顆小小粒)

剩下的大部分人,面對類似蛋殼、自如提供的「拎包入住」,不用辛苦動手,家裝風格和自己的審美很相似,就算租金快佔用工資的一半,他們還是投身這類房子的「懷抱」。

「看起來特別舒服,是我從小就想住的那種。」

作為剩下的大部分人之一,馮然這麼形容自己租的第一間房。

從最初的南五環搬到現在的二環邊,儘管租金與租住面積不成正比,還要面臨與多人合租、衛生間廚房等被佔用的問題,馮然卻有她離不開這類精裝房的理由。

「溫馨,家裝風格很好,最重要的是很省心。」

但甲醛事件的爆發,第一次讓這個90後有了深刻的危機意識。

「我不敢做甲醛檢測,害怕一旦有問題,我不知道能去哪裡租房了。」

儘管現在同樣的價格,她能租到一個老舊的一居室,但不想辛苦進行軟裝的她,無法直面這類「慘不忍睹」的家居風格。

「不是說我有多矯情,」馮然苦笑一聲,在她看來,如果住得都無法令自己滿意,那她也就失去了自己留在這個城市的理由。

自如甲醛事件爆發後,住在自如的90後們每天都在膽戰心驚,身體出現一點兒異常,都會懷疑自己是不是生病了。

特別是林軒,因為他租了一間首次出租房

今年年初,從老家過完年回到北京的林軒,換掉了一直無法忍受的老房子,一眼就相中了自如上的一套房,特別是「首次出租」的字眼吸引到了他。

之前住的老房子,房間總有一股怪味兒,床墊被前一位租客睡壞了,可房東卻不同意換。

而眼下這套房,首次出租,處處都是新的,儘管租金貴了快1000元。林軒狠了狠心,決定就這個了。

看房的時候,房間狀態讓林軒很是開心,他甚至幻想以後自己在這間房的生活,「感覺終於在北京找對了家。」

甲醛事情發生後,林軒一直抱有僥倖心理,一邊想著「不可能會發生在自己身上」,一邊買了幾盆綠蘿和炭包放進了家裡。

「最近脖子上長了幾個包,我特別害怕,趕緊請假去醫院看病。」並沒有查出任何不對的結果,讓林軒鬆了一口氣,可他卻又處處放心不下。

「就怕一個萬一。」林軒感覺身體裝上了一枚定時炸彈,感覺隨時都能被引爆。

「首次出租」,意味著房子剛裝修好。

十堰職業技術學院曾做過一項實驗,據數據顯示,經過6個月通風,實驗的房屋甲醛平均濃度剛達到0.08毫克/立方米,剛達到國家標準的最上限。

由此推斷,自如首次出租房也必須閑置通風至少6個月,才可能達到CMA認證機構的檢驗標準。

實際上,6個月的閑置對自如來說並不友好。根據自如的經營模式來說,房子裝修好後,自如需要儘快找到房客拿到租金,才能完成自身的資金周轉。

很不幸,林軒住進了這類首次出租房。幸運的是,目前他身體並無異樣。

偌大的北京,以為自己找對了「家」的林軒,還不肯輕易放棄對這類精裝房的熱愛。

「要不還是這麼住吧,萬一沒事兒呢。」

董燕特別認同一位設計師的看法,「好的生活空間能讓人有更好的生活,這就是一種人性尊嚴的維護。」

在董燕、馮然、林軒等一批租房的90後看來,追求符合審美的家裝風格與良好的居住環境,是一種生活態度,也是最基本的生活需求。

追求好的生活品質,這是每個人保有的權力,儘管要付出一些相應的代價,比如金錢、時間。

而現在,想要追求優質生活,這些看起來裝修精良的房子卻在要租客們用健康交換一種舒適。

想能住得好一點,卻不知道是否對個體有潛在的威脅,這種擔憂讓他們身心俱疲。

裝修精良的房子代表了一種舒適的生活方式。溫馨、有家的感覺,是這些「漂」在各大城市的90後們不想放棄的原因之一。

遺憾的是,這些所謂的「家」已經讓這批90後租客「瑟瑟發抖」。

或許,當對生活有所追求的道路一條條被堵死後,距離這批90後降低生活品質就不遠了。

畢竟,命最重要。

應採訪者要求,文中董燕、馮然、林軒皆為化名。

圖蟲創意 x 正版圖片聯盟 x 中國新聞周刊

文:《中國新聞周刊》新媒體記者 萬霽萱

值班編輯:庄兼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新聞周刊 的精彩文章:

華為搬家,東莞C位
我正式向大家推薦:西瓜泡麵

TAG:中國新聞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