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趣味 > 「不要對我們太苛刻」,新加坡華人解釋,為何不教子女學漢語

「不要對我們太苛刻」,新加坡華人解釋,為何不教子女學漢語

在新加坡,雖然有占人口75%的華人,但是通行的語言卻是英語。很多新加坡華人由於種種原因,對子女疏於漢語教育,導致新一代幾乎完全丟棄了中國語言。為何新加坡華人父母不教子女學漢語呢?周沉輝(Sim-Hui Chew)解釋了具體的原因。

周沉輝是一位新加坡華人,畢業於沃頓商學院(Studied at The Wharton School),目前在新加坡從事航空業經營戰略顧問(Business Strategy Consultant for the airline industry)的工作。

周沉輝解釋說,不要對我們太苛刻,讓我分享一下我的經驗。我有兩個子女,我也希望他們能夠說一口流利的漢語,但是因為一些客觀問題,真的做不到。

問題 #1

雖然我可以流利地說漢語,但我會讀不會寫,我的漢語水平一直沒有得到改善。當我和一位天生說漢語的人吵架時,我甚至連一個令人滿意的論點都沒有,因為我經常找不到正確的漢語單詞來表達自己。

當我試著教我自己的孩子漢語時,感覺像是盲人在引領盲人。

問題 #2

我下班後回家,是下午6點,要和太太一起做飯,讓孩子們做家庭作業,沒有足夠的時間練習說漢語。事實上,僅僅是為了讓他們正確地做家庭作業,就已經是很困難的了。

問題 #3

孩子們對學漢語並沒有積極性,因為他們沒有機會使用它。除非是一個大家庭聚會,他們在用漢語問候長輩後,又回到使用英語。

我的孩子們唯一堅持說漢語的時間,是我們訪問中國的時候。在漢語環境下,他們將被迫學習。但是如果沒有這個環境,想保留你祖先的母語是非常困難的。

問題 #4

我曾經堅持在家裡說漢語,但最終放棄了。想像一下,你試圖管教你的孩子,當你說的是更複雜的漢語時,他並不理解你。為了讓他們能聽明白,你只能又回到說英語。

也許上面所說的都是借口。最後,讓你的孩子學一門外語就像讓他們學習任何其他的技能,例如藝術、運動。每周花幾天的時間去上課/訓練,每天進行不斷的聯繫,這並不容易。很多人無法保持這種狀態。

在一代人之後,上述挑戰將呈指數級增長,最終將使漢語從我們的生活中消失。

我的解決方案是,我將把他們送到中國去生活幾個月,並讓他們沉浸在中國文化中。我的朋友們和他們的孩子們就是這麼做的,雖然這個代價是很昂貴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悅聞聞 的精彩文章:

印度人知道中國是亞洲最強大的國家嗎?某印度人:受過教育的知道
印度人問:只有五個國家是常任理事國,這公平嗎?美國人:不公平

TAG:悅聞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