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創意 > 68歲安徽爺爺打造出中國最美私家花園,平淡中享受詩和遠方,卻饞的網友「欲罷不能」

68歲安徽爺爺打造出中國最美私家花園,平淡中享受詩和遠方,卻饞的網友「欲罷不能」

手藝門

中國 ? 手藝文創生活平台

每個人

都具有創造的潛能

再小的手藝,也有自己的價值

讓世界看見你

無限可能

來源:手藝門微信號:soyimen

圖文版權歸屬原作者,僅限交流學習

以下為圖文

只要你想

就有詩和遠方

在安徽馬鞍山市的東郊

自然環境優美

人文底蘊深厚

濮塘風景名勝區便坐落在這裡

濮塘有著馬鞍山市的「東方明珠」之稱

在濮塘風景區內

喬灌參差,藤蘿懸掛

古樹參天,竹林似海

是集自然、生態、綠色為一體的「天然氧吧」

當年乾隆皇帝南巡

也在此留下許多

令人稱道的古迹和軼事

如此優美和浪漫的地方

令52歲的張太沛一眼鍾情

那是2002年

一個風和日麗的日子

52歲的張太沛來到了馬鞍山的濮塘

396公頃的濮塘森林公園

緊靠著馬鞍山

4000畝森林,綠樹參天

1800畝竹海,幽深青翠

在核心地區

一處破敗的花房吸引了他

如此清幽僻靜的地方

如果能住上一輩子

該是人生多麼美的一件事情

其實,在張太沛的心中

一直有一個園林夢

1950年出生的他

老家在江城蕪湖

緊靠著馬鞍山

因為他的爺爺是清嘉慶年間

蕪湖著名藥房--張恆春的最後一任掌門人

家世顯赫

爺爺家裡有一個兩畝左右的花園

那可是張太沛小時候最常去的玩樂地方

兩畝地的花園

全靠爺爺一人打理

小小年紀的張太沛

也會跟著爺爺

打理花園

或許是從那時候起

張太沛的心中

就種下了一顆園林夢的種子

後來,隨著社會環境的變化

「公私合營後

祖傳的院子里

陸陸續續搬來了別人家

一批一批人住進了他們的花園裡

畫院的面積被減少到了10平米」

但是,儘管這樣

他的祖父仍然沒有放棄這個愛好

他為了砌好一個花台

到工地去撿廢料

再一點點砌好來

他平時還要上班

做好一個花台

也差不多用了一個多月的時間

受到爺爺的熏陶

張太沛成年後

也經常到戶外去放空自己

感受自然

尋找自然中美的定格

「一片57平方公里的森林

基本上所有的溝溝坎坎

我都走過了

很多地方,比當地百姓還要熟悉呢」

而遇見濮塘風景區的時候

那時他已經四處找尋這種地方

有七八年的時間了

踏破鐵鞋無覓處

得來全不費工夫

世間機緣這回事

真的是很難說個清楚

看到這一處廢棄的林場花房

那個夢想的種子突然開始發芽

他當即決定留在這裡

雖然看到它的第一眼

全是一派蓬亂、潦倒的破敗模樣

但是在張太沛心中

已然是變成了另一番模樣

它自然、原始、生氣、草莽

與那些推土機推出來的整齊劃一相比

他更愛這種不施粉黛的清裝素麵

於是,他一口氣簽下五十年租約

拿到了地方

該怎麼去裝扮它呢

那是很長一段時間裡

縈繞在張太沛心中

最難解的疑問

張太沛沒有專業的園林和環藝的知識背景

那就去求教於有專業背景的園林設計師吧

但是問來問去

往往是一個人一個想法

把老張說的越來越亂

到底,也都沒有一個確定的方案

最後,張太沛還是決定自己上

別人設計的感覺

那都是別人的

誰也沒有比自己更了解自己的了

都是年過半百的人了

他走過的風景

看過的園林

不見得比那些專業設計師看過的少

張太沛喜歡老莊哲學的

「自然而然」

「無為而為」

況且,莊園是自己租來的

想做成什麼,就做成什麼

自己怎麼開心,就怎麼做

於是他便有了自己的建園基調--

「我尊重自然,崇尚自然,熱愛自然,

這是骨子裡的東西 , 我就以此作為建園基調。」

整個莊園建在一個小山的緩坡上

東高西低,長100米,寬50米,高低差15米

原始地形分成五層

每層面積大致相等

張太沛的設計便依據這樣的地形分割區域

第一層為進口甬道

左右兩邊各有一塊兒草坪

中間是一條五米寬的甬道

也是因為崇尚原始味道

甬道都用原石鋪設

第二層是觀賞草坪、主活動區和玫瑰園

草坪是張太沛最喜歡的地方

也是最喜歡用心的地方

這塊草坪沒有特別的允許

是不能有人走上去的

每逢周末張太沛的孫女過來

一家人在這裡喝茶聊天

好不愜意

「這塊草坪不能上人

要想上去玩玩兒

那隻能是我的孫女和孔雀了」

平時家人聚會

也會選擇在這裡

鋪開一張大桌子

全家老小聚在一起

享受燭光晚餐

是一天中最開心的時刻

如今,張太沛的小姑媽和二姨媽

都是九十多歲的人了

每年初暖花開的時候

他們一定會來這裡

張太沛還說

等到他們一百歲的時候

還要到這裡來做壽呢

往上,第三層是錦鯉區

這到了入夏時節

塘中的錦鯉自由游弋

荷花也開始浮在水面上

就這麼光是看著

心中都會覺得舒服、自在

再往上,就是第四層

這裡有三棵古樹

張太沛第一次到這裡的時候

也是被這三棵樹吸引

這是園林局掛牌保護的古木

名叫紅果冬青

每一棵紅果冬青的樹齡

都在一百歲以上

茂盛的樹冠下邊

太陽光全不見蹤影

留下陣陣清涼的樹陰

張太沛還沒有決定租下這裡的那天

他和他的母親來到這裡

母親在樹下聽著蟬鳴陣陣

感受著涼風習習

回去一直念掛著這「三棵樹」

於是,他如今的莊園名字

也因了母親的意

叫三棵樹莊園

第五層是竹林和泳池

竹林青翠,竹徑幽深

藏身於其中

如穿梭於詩畫

那既是莊園

怎麼能沒有花的裝點

在張太沛的莊園里

花園裡的植物總共有一千多種

一年四季花開不敗

也還是很多花友心中的採風聖地

初春的時候

廣玉蘭最早開放

二月蘭也緊跟其後

到了四月份

薔薇、月季等各種花卉

競相開放,奼紫嫣紅

然後入夏,就有了各種各樣的繡球、紫薇

其中,薰衣草、鼠尾草也不甘落後

香氣不是很濃

但是卻很雅緻

過了秋天

就是冬天了

每逢下雪的時候

萬籟俱寂,一片蒼茫

唯有張太沛的暖房中

還開放著他養了16年的三角梅

十年前,張太沛到雲南採風

偶然看見別人家屋頂的三角梅

五顏六色,霎是好看

倒掛在枝頭

茂盛的像是一條瀑布

於是就帶了幾盆回來

因為三角梅是熱帶花卉

帶回來之後

就一直養在暖房裡

因為長勢好

三角梅很快就撐滿了

張太沛40平米的整個暖房

他還特意為了三角梅

三次擴建暖房

到如今,他的暖房有兩百多個平方

專們用來養花

張太沛說

目前,北緯31度這條線上的三角梅

只有張太沛這裡這兩盆!

有了植物

自然也少不了動物

老張在園子里散養著

各種可愛的動物

有新疆引進的駿馬

還有昂首闊步的孔雀

一些珍稀鳥類也不請自來

在老張的花園裡築巢

2010年

三棵樹莊園在

中國第二屆私家花園比賽中

獲得唯一金獎

美國家居雜誌《美好家園》

這樣評價道:

「這座隱秘在竹海之中的花園

無疑屬於世外桃源

寬闊、大氣、充滿歐式風情

這樣的花園即使在西方

也會讓人嘆為觀止」

除了建造園林

張太沛還是一位攝影師

開過影樓

辦過影展

張太沛酷愛自然攝影

尤愛青藏高原

因為那裡有最蔚藍的天空

和最壯麗的山川

他曾在20多年時間裡

自駕青藏高原60餘萬公里

14次深入西藏腹地

40次走訪川西高原

拍下10萬餘張高原風光照片

每一次出發去探尋心中的壯闊

每一次歸來去細數旅途的自由

都是在他的莊園里

他像是一隻鳥兒

會飛出去

也還要飛回來

張太沛說:

「經過這麼些年的努力

原來的廢墟在我手上

竟然慢慢變美了

它成了我的精神家園

我很珍惜這個過程」

人生不過百年

能在這樣的莊園中安享餘生

是多少人羨慕不來的事情

生活不知眼前的苟且

只要你想

就會有詩和遠方

手藝門中國 ? 手藝文化傳播平台

google谷歌文化學院中國合作夥伴

在這裡看見好手藝

手藝門掌門人私人微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手藝門 的精彩文章:

一枚香囊,縫進綉布里的金秋味道
會「呼吸」的黑科技跑鞋,3秒穿脫免系鞋帶,日常戶外運動必備!

TAG:手藝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