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蒹葭蒼蒼,今日白露

蒹葭蒼蒼,今日白露

今天,我們迎來全年晝夜溫差最大的節氣——白露。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白露時節,農作物即將成熟,「秋老虎」也將逝去。但早晚溫差也會加大,過後溫度下降迅速,秋意會越來越濃,你準備好迎接秋天了嗎?

白露·三候

鴻雁來:白露節氣「鴻雁來」,按古人說法,鴻大雁小,是不同的兩種。鴻雁二月北飛,八月南飛。

玄鳥歸:後五日「玄鳥歸」,玄鳥就是燕子,燕子是春分而來,秋分而去,它是北方之鳥,南飛帶來生機,玄鳥空巢語,飛花入戶香,燕昵呼喚燕好,燕舞鶯啼,生機勃勃。如今北飛為歸,紅花半落燕歸去,秋風蕭瑟,要白露滿山葉飛墜了。

群鳥養羞:再五日「群鳥養羞」,這個「羞」同「饈」,是美食。「玄武藏木蔭,丹鳥還養羞」,養羞是指諸鳥感知到肅殺之氣,紛紛儲食以備冬,如藏珍饌。

白露·習俗

1、祭禹王

禹王是傳說中的治水英雄大禹,太湖畔的漁民稱他為「水路菩薩」。每年正月初八、清明、七月初七和白露時節,這裡將舉行祭禹王的香會,其中又以清明、白露春秋兩祭的規模為最大。

2、吃龍眼

白露之前的龍眼個個大顆,核小甜味口感好。當地人認為,在白露這一天吃龍眼有大補身體的奇效。老話講,不管是不是真正大補,有吃了就是補,所以福州人也延續了這一傳統習俗。

3、飲「白露茶」

愛喝茶的老南京都十分青睞「白露茶」。白露茶經泡,且不幹澀或味苦,有一種獨特甘醇清香味,尤受老茶客喜愛。

4、白露米酒

蘇浙地區有自釀白露米酒的習俗,舊時蘇浙一帶鄉下人家每年白露一到,家家釀酒,用以待客。白露酒用糯米、高粱等五穀釀成,略帶甜味,故稱「白露米酒」。

5、采「十樣白」

浙江溫州的蒼南、平陽等地民間,人們於此日採集「十樣白」(也有「三樣白」的說法),以煨烏骨白毛雞(或鴨子),據說食後可滋補身體。這「十樣白」乃是十種帶「白」字的草藥,如白木槿、白毛苦等等,與「白露」字面上相應。

白露·養生

第一,白露不露防寒。白露過後,氣溫逐漸降低,一早一晚更添寒意。此時不宜「秋凍」了。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再赤膊露體,就容易受涼,輕則易患感冒,重則易患肺疾。

第二,及時添加衣被。白露過後,應撤掉涼席,關上窗戶,換上長袖衣入睡,將薄棉被備在床頭,是十分必要的,否則很容易受涼引起腹瀉。尤其是病老體弱者,更要注意隨氣溫的變化加減衣服。還要注意腳部的保暖。

第三,最適宜進補的季節。秋天是人體最適宜進補的時候,人們可以根據這一節氣的特點科學地攝取營養和調整飲食,以補充夏季的消耗,同時在冬季到來時,減少病毒感染和防止舊病複發。

白露·詩詞

《白露》

唐 杜甫

白露團甘子,清晨散馬蹄。

圃開連石樹,船渡入江溪。

憑几看魚樂,回鞭急鳥棲。

漸知秋實美,幽徑恐多蹊。

《南湖晚秋》

唐 白居易

八月白露降,湖中水方老。

旦夕秋風多,衰荷半傾倒。

手攀青楓樹,足蹋黃蘆草。

慘澹老容顏,冷落秋懷抱。

有兄在淮楚,有弟在蜀道。

萬里何時來,煙波白浩浩。

《月夜憶舍弟》

唐 杜甫

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

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

《蒹葭》

出自《詩經·國風·秦風》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

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從之,道阻且長。

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謂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從之,道阻且躋。

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謂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從之,道阻且右。

溯游從之,宛在水中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普中國 的精彩文章:

紅色行星上的新發現離生命有多遠?
火星發現大型地下湖泊!火星水探測,科學家都用過這些法子

TAG:科普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