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魏成子和翟璜:人比人不一定非要氣死人

魏成子和翟璜:人比人不一定非要氣死人

文|趙倡文(讀史專欄作者)

俗話說:貨比貨得扔,人比人得死。

這話有沒有道理?

有。

貨的質量有好壞,人的水平有高低,是騾子是馬,一拉出來溜溜,差別就立馬顯現出來。

有高興、有失落,也就有了嫉妒與仇恨,人世間種種悲歡離合的故事也由此產生。

大家耳熟能詳的《三國演義》里的「既生瑜,何生亮」,就是典型的例子。

要說周瑜已經是精英了,可他與精英中的精英諸葛亮一比。

就稍遜了那麼一籌,於是總想給諸葛亮使絆子,結果被活活氣死。

撇下了美貌的妻子不說,還讓吳國白白損失了一員大將,影響了發展。

與周瑜相比,戰國時魏國的精英翟璜在處理人與人相比這個問題上就高明得許多。

1

魏文侯想任命一名國相,可供他選擇的有兩個人,一個是他的弟弟魏成子,一個是功勞卓著的心腹大臣翟璜。

這兩個人,論能力不相上下,論人品都沒得說,他掂量來掂量去拿不定主意,於是就請教另一位能臣李克該怎麼辦。

李克說,人總是有差別的,判斷一個人的好與壞,要看他平時親近什麼人,富有時結交什麼人,顯貴時推舉什麼人,不得志時不做什麼事,貧苦時不要哪些東西。

魏文侯也是明白人,一聽連連點頭,說,我知道該讓誰做國相了。

魏文侯找李克商量讓誰做國相的事很快大家都知道了,躊躇滿志的翟璜一見到李克就問,今天國君召見先生去選擇國相,結果是誰當了國相呢?

從內心裡講,翟璜肯定想著應該是自己,因為李克之所以能有今天的顯貴,那是自己推薦的結果。

自己有恩於李克,李克怎能不給自己說好話呢?可出乎他預料的是,李克卻說,是魏成子當了國相。

翟璜一聽當時臉都氣綠了,說,我哪一點比魏成子差?

西邊有強秦,我推薦吳起,吳起守西河便平安無事;

鄴郡難以管理,我推薦西門豹,鄴郡便大治;

君主想滅中山國,我推薦樂羊滅了中山國;

中山國沒人鎮守,我推薦了先生;

君主的兒子沒有老師,我推薦了屈侯鮒。

我做的這些哪一點比他魏成子差!憑什麼是他而不是我,再說你這個李克也太不夠意思了!

李克見自己的恩人這麼生氣,就把與魏文侯交流的經過說了一遍,最後反問道,你難道把我推舉給君主就是為了結黨營私嗎?

再說了,我只是讓君主從五個方面去考察人,當時君主並沒有說要讓誰當國相,只不過我判斷應該是魏成子。

你和魏成子都是君主信賴的大臣,但你們兩個比起來,你所做的還是不能和魏成子相比的。

魏成子的俸祿,十分之九用在了外邊,自己只享用了十分之一。

因此他給國君聘請來了卜子夏、田子方、段干木,這三個人,君主都把他們奉為老師。

再看看您所推薦的那五個人,雖然這五個人都很能幹,但君主卻只是任他們為臣,這一點你可比不上魏成子。

咱們的君主這麼賢明,他這一比較不就要選擇魏成子做國相了嗎?

李克講完,翟璜沉默了。

沉默過後,翟璜的人格魅力顯現了出來,他一沒有依勢壓人蠻不講理,二沒有埋怨李克忘恩負義,三沒有嫉恨魏成子比自己強。

而是虔誠地對李克說,聽君一席話,讓我茅塞頓開,我翟璜真是個淺薄之人,剛才的話都是我的不對,我願終身做您的弟子。

歷史證明,翟璜在與魏成子相比較的過程中,勇於承認自己不如魏成子,甘願做李克的學生,加強學習提高自己素質的做法是正確的。

從個人來講,如果翟璜心生嫉恨,對魏成子和李克耿耿於懷的話,恐怕就不會有後來的爵至上卿,為相三十餘年。

從魏國發展上講,如果翟璜這位魏國的重臣不承認自己的不足,硬是要和魏成子爭個高低上下,搞起窩裡斗的話。

恐怕魏國就會陷入混亂之中,魏文侯也不可能做二三十年平安君主,讓強秦也不敢小覷。

貨物沒有思想,人有思想。

貨比貨,不一定扔,一份價錢一分貨,各得其所,倒也不錯。

人比人,不一定死,心平氣和地接受現實,承認自己的不足,發奮圖強,迎頭趕上,去成就更大的事業,這才是明智之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讀史 的精彩文章:

關於算命的三個真實小故事,看完第三個頓時恍然大悟
千金都難買到這張表!收好,不謝!

TAG:讀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