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張偉:微創介入技術在腦卒中治療中的應用與未來

張偉:微創介入技術在腦卒中治療中的應用與未來

張偉:微創介入技術在腦卒中治療中的應用與未來

2018年9月8日至9日,由蘇州生物醫藥產業園(BioBAY)攜手中國醫療器械行業協會主辦的第八屆中國醫療器械高峰論壇(DeviceChina2018)在蘇州金雞湖畔拉開帷幕,直擊當前全球經濟形勢下,聚產業創新之力,論中國醫療器械企業高質量發展的未來。

隨著全球醫療器械行業市場需求的上升,中國醫療器械行業也將迎來高速發展的黃金生長期。本屆高峰論壇緊跟國內外局勢,以「聚產業創新之力,論國械發展之道」為主題,聚焦醫療器械行業的創新與突破。

在同期舉辦的「心腦血管與神經外科」分論壇上,泓懿醫療器械(上海)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張偉帶來了題為《微創介入技術在腦卒中治療中的應用與未來》的主題演講。

以下為主題演講概要:

張偉:十幾年以前,當我從事這個行業的時候,當時中國最大的神經栓塞醫院是宣武醫院,大概有90多例的手術。最近我去天壇醫院,他們的動脈瘤栓塞手術數量已經超過了一千例。十年時間差不多翻了十倍。現在很多人都把神經介入看成是一個風口。

2014年,我國腦卒中死亡率高達153.61/10萬人,佔全球的29.4%。很有可能,到2030年因腦卒中死亡的人數會超過400萬。這是一個巨大挑戰。

我們可以把腦卒中分為出血和缺血性腦卒中。其中,出血性腦卒中最常見的就是動脈瘤破裂,而缺血性腦卒中可能是血管被堵塞了。在多數情況下,他們的癥狀一樣,因為都造成了特定區域的腦組織損傷。但是,各自的發病率、死亡率卻不同,而治療方式也有差異。

腦卒中出血治療中涉及哪些醫療器械產品?包括彈簧圈、入路產品、顱內支架、液態栓塞以及血流導向裝置。目前,中國市場上的顱內彈簧產品有95%被進口公司所壟斷。

目前,中國腦卒中出血市場面臨的一些問題和挑戰,包括顱內動脈瘤治療更多應用血流重置裝置、血管畸形治療領域缺乏新型治療栓塞材料、動靜脈瘺仍然缺乏非常安全有效的解決方案以及外傷出血急需引入國外最先進治療器械。

最後討論一下缺血性腦卒中的介入治療,這個市場的發展非常快。2016年,中國取栓市場容量只有6000台左右,去年已經達到14000-15000台,今年取栓的手術量預計會在25000台左右,且較為集中在沿海地區。這意味著,整個缺血性治療市場有待發展。

取栓技術涉及到一個時間窗口,已經從過去的黃金6小時拓寬至現在的24小時。在腦防委的支持下,中國去年已經成立了156家的腦卒中中心,這是一個快速通道。未來,如何建立整個腦卒中的防治體系?這很重要,需要多學科、多機構協作。

頸動脈狹窄在過去的幾年雖然沒有明顯的增長,但是整體的發病率還是很高的。在這個行業裡面,我們可以看到很多大公司,包括雅培、強生等都有相應的產品。未來,我們或許可以考慮其他材料,例如在心臟中應用的塗層球囊。下一步,我們將朝著更加微創、精準輸送、個性化植入甚至於無植入的方向發展。

泓懿醫療成立於2017年7月,公司專註於引進先進醫療器械進入中國市場,通過對先進技術的理解,並聆聽中國醫療專家的聲音,提供更加貼近於中國市場的產品、技術和服務。最後,我引用論語中的「士不可不泓懿,任重而道遠」來表示我們所承擔的重任。無論是從投資,還是從公司層面來說,我們要解決給患者帶來巨大痛苦的創傷或者是疾病,這是我們責無旁貸的責任。

備註:以上演講摘要,根據現場實錄整理,未經嘉賓審核。

關於BioBAY

作為本屆大會的主辦方蘇州生物醫藥產業園(BioBAY)歷經十餘年發展,以「專註、聯合、創新」的態度,努力構建世界一流的生物產業生態圈。目前有460餘家企業入駐,10000餘名生物醫藥專業人才就業,其中集聚了63位國家千人計劃專家,形成了新葯創製、醫療器械、生物技術等特色產業集群。而在醫療器械領域,目前園內8家醫療器械企業的9個產品已經進入國家醫療器械創新產品審批「綠色通道」,佔蘇州市的82%,占江蘇省的50%。在三類高端植介入醫療器械領域,園內企業已獲60張產品註冊證,21張產品生產許可證。預計隨著研發投入的不斷增加、臨床試驗的加快推進和新品的逐步上市銷售,企業經濟效益將實現持續提升,近年園區生物醫藥產業將呈現爆髮式成長態勢。

本網站所有註明「來源:生物探索」的文字、圖片和音視頻資料,版權均屬於生物探索所有,其他平台轉載需得到授權。本網所有轉載文章系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確註明來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轉載的媒體或個人可與我們聯繫(editor@biodiscover.com),我們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所有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生物探索 的精彩文章:

眼睛動一下,人工智慧就能看出你的性格
關注基礎研究、增補4.8億!「生殖健康及重大出生缺陷防控研究」重點專項2018年度申報指南發布

TAG:生物探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