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老子他說-現代化好人與老人的表揚法

老子他說-現代化好人與老人的表揚法

老子的這本書,毫無疑問,是經人重新整理過,但大體上,已整理得很好,把每一句話的含義性質分別歸類。如果各抒己見,認為它原文排列有錯誤,那就各成一家之言,很難下一定論。

我在介紹第一章的時候,曾首先指出,老子往往將道的體相與作用,混合在一起討論。而且在作用方面,所謂老莊的「道」,都是出世的修道,和入世的行道,相互摻雜,應用無方,妙用無窮,甚至妙不可言。所以,讀老莊如讀《孫子兵法》一樣,所謂「運用之妙,在乎一心」。那麼,要想把《老子》的內涵,完全表達出來,是很費事的。尤其在入世應用之道方面,常常牽涉到許多歷史哲學。利用史實,加以選擇,透過超越事實的表面層,尋求接近形而上道理的討論。這在一般學府中應該屬於一門專門課程。但是許多地方,牽涉到歷史事實的時候,就很難暢所欲言了。比如說「不尚賢,使民不爭」這句話,尚賢與不尚賢怎樣才對,就很難定論。換一句話說,一個真正太平的盛世,就沒有什麼標榜好人的必要,我們只列舉現代化的一兩個故事,大概可以增加些許「不尚賢,使民不爭」的趣味性。

幾年前,台灣社會上發起一個「敬老會」,對老人,表揚其年高德劭。第一次舉辦時,我就發現,這簡直是在玩弄老人,為老人早點送終的辦法。叫年紀那麼大的老人坐在那兒聽訓、領獎,還要帶去各地遊覽。實際上,對於老人是一種辛苦的負擔,我想那些老人可能累壞了,而且更因為這種風氣一開之後,就有許多人也不免想進入被「敬老」的行列,這樣就變成有所爭了。豈不見老子說「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嗎?又如,我們標榜好人,讓好人受獎,開始動機沒有什麼不對,但是形成風氣後,社會上就有人想辦法去爭取表揚。那麼,表揚好人的原意,也就變質了。我每年也接到推薦好人好事的公文,但我看來,好人好事太多,推薦誰去好呢?而且徵求一下,大家只對我一笑,搖搖頭,擺擺手,誰也不肯接受推薦。我常常笑著說:有兩個好人,我想推薦,可惜一個已經死了,一個還未投生。大概我還勉強像小半個好人,只是我也同大家一樣,討厭人家推薦我,更怕自己推薦自己。還是相應不理,讓賢去吧(一笑)。我們由這兩個故事,大概就可以知道,所謂「不尚賢,使民不爭」,在老子當時的社會,在那個歷史政治的形態中,「尚賢」已經是一種毛病,因此他提出這句話來。

閑話少說,書歸正傳。其實,人類歷史上千古興亡的人物,從作人與做事兩個立場來講,賢與不肖,君子與小人,忠與奸,在純粹哲學的角度來看,很難下一確切的定論。如果單從用人行政的立場來講,清初名臣孫嘉塗的「三習一弊」奏疏中,已經講得相當透徹了!其中如說:

夫進君子而退小人,豈獨三代以上知之哉!雖叔季之世(衰亂的末代時勢)臨政願治,孰不思用君子?且自智之君(自信為很高明的領袖們),各賢其臣(各人都認為自己所選拔的幹部都是賢者)。孰不以為吾所用者必君子,而決非小人。乃卒於小人進而君子退者,無他,用才而不用德故也。

德者,君子之所獨。纔則小人與君子共之,而且勝焉。語言奏對,君子訥而小人佞諛,則與耳習投矣。奔走周旋,君子拙而小人便辟,則與目習投矣。即課事(工作的考核)考勞(勤惰的審查),君子孤行其意而恥於言功,小人巧於迎合而工於顯勤,則與心習又投矣。

小人扶其所長以善投,人君溺於所習而不覺。審聽之而其言入耳,諦觀之而其貌悅目,歷試之而其才稱乎心也。於是乎小人不約而自合,君子不逐而自離。夫至於小人合而君子離,其患豈可勝言哉!

助人助己,轉發點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南先生語錄 的精彩文章:

南懷瑾老師談人體的秘密-靈蛇
老子他說-賢與不賢的君子小人之辨

TAG:南先生語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