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寵物 > 貓咪狩獵的本能

貓咪狩獵的本能

原標題:貓咪狩獵的本能


貓的顱骨頗具特點,主要區別是貓的顱骨短,背面更圓。貓的頭蓋頂形成一個光滑的曲面,因而貓的顱頂不像狗那樣向上突出。貓的上頜骨較小,故其嘴突不像狗那樣長。貓的下頜骨也較短。


下頜骨的直立部被稱作下頜支,在其基部則是一個被稱作髁狀突的突起,通過此突起使下頜骨與頭蓋骨相連。貓的嘴較短,因而貓的牙齒能容易地咬住和銜起獵物,這也是它的狩獵本能的一個方面。野生的貓靠捕食獵物而生存,因此,捕獵是貓的本能之一,是生存的技能。見到獵物後,貓立即進入捕獵狀態,等待獵物靠近或慢慢地接近獵物,在有效距離內飛身撲食,牙齒與利爪並用,攻擊並捕獲獵物,享受獵物。捕獵是貓的基本本能,因為沒有這種本能,在野生狀態下的貓就無法生存,也就不會有今天的家貓了。

貓的捕獵行為大致可分成四個階段:首先是安靜地等待獵物的出現;然後立即起動並攻擊之;隨後便是致命的一咬;最後則是享用其勝利果實。在野生狀態下,貓必須時刻準備著開始捕獵程序,否則它就不可能進一步完成更高一級的捕獵過程,也就會失去賴以生存的基本條件。在非自然狀態下(如家養狀態),作為本能,貓仍然會經常經歷捕獵的本能過程,直至達到每一個捕獵過程的動機閥。利用這些原理,我們可合理解釋家養貓的捕獵習性:當我們餵飽貓後,但捕捉獵物的原始動機仍存在,因此它會把鼠當玩具玩。



從捕鼠能力的個體發育來看,雖然捕獵的每一個階段都是小貓的原始天賦,但高超的捕鼠技巧則需後天學習,其中貓媽媽的言傳身教尤為重要。我們會經常看到這樣的現象,即貓媽媽從野外帶回活獵物(如鼠),並親自教小貓如何用牙齒和爪子捕捉;小貓則會認真學習,並學著貓媽媽的樣子具體操作。長大後便會熟練地應用學到的捕鼠技能。貓捕鼠的方法有點「守株待兔」的味道,它會在一片開闊地里耐心等待很長時間,利用其靈敏的感覺能力(聽力、視力等)體會周圍小獵物的動靜,一旦得到肯定的判斷,便會迅速起動擋住獵物的去路,後爪著地,前爪抓住獵物。


有些捕鼠能力較強的品種會用牙齒(貓的牙齒里有豐富的感覺神經末梢)找到獵物的頸基部,然後咬斷脊柱,使獵物迅速死亡。曾有人做過貓捕鼠成功率的觀察,結果發現貓不是萬無一失的捕獵能手,因為80%的鳥和50%的鼠都可逃脫貓的攻擊。貓的捕鼠行為得到了人類的讚揚。事實上,對於貓來說捕獵什麼動物沒什麼區別,都是出於一種捕獵求生存的本能。

家養及馴化程度越低的貓,其捕獵的原始本能越強,因而必然是捕獵能手;高度馴養的純種波斯貓則有較弱的原始捕獵動機,只要能給其毛球或假設獵物去玩,就能滿足其捕獵的原始需求了。家貓由於不必為填飽肚子而奔波,有時,主人可以見到貓將捕獲的獵物——活的魚、鳥、蛇和老鼠帶回家,戲耍一番後再享用,不留神時還會嚇人一跳。母貓將活的獵物帶回窩,做示範給小貓,則是傳授捕獵技能。


家貓捕食的目標不僅僅限於老鼠,有時,家中魚缸中的觀賞魚也可能成為貓的美餐。即使貓已吃飽,也不會放棄進入視線中的獵物。


了解更多養貓知識,歡迎訪問"貓咪鋪子網(http://www.maomipuzi.com)"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貓咪鋪子 的精彩文章:

了解貓咪不能缺少的營養成分之脂肪
了解貓咪天生獨立的性格

TAG:貓咪鋪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