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秋季貼「膘」,不知道這「五忌四要」,不如不補!

秋季貼「膘」,不知道這「五忌四要」,不如不補!

2018.9.8 星期六

農曆:七月二十九

丁酋年【狗】年

白露

白露,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五個節氣,當太陽到達黃經165度時為白露。進入「白露」,晚上會感到一絲絲的涼意。

白露至,秋天的味道更濃了。俗話說「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根據中醫「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原則,進入秋季,一年中最適宜進補的時節已至。「秋膘」不能亂貼,今天,小菌告訴大家,秋季飲食進補「三要五忌」。

秋季進補「5忌」

一忌

恆「補」不變

進補總吃同一種東西,這對健康是不利的。因為藥物和食物既有保健作用,亦有一定的副作用,久服多服會影響體內的營養平衡。

二忌

慕名進補

理所當然的認為越有名、價格越高的補品越能補益身體,是現代人養生的一個誤區。實際上,不辨體質肆意濫服,會導致過度興奮,血壓升高,甚至還可能導致腦溢血,危及生命。

三忌

虛實不分

中醫進補的原則是「虛者補之」,不是虛症的病人不宜用補藥。而虛症又有陰虛、陽虛、氣虛及血虛之分,只有對症服藥才能補益身體,否則便會適得其反。

四忌

以葯代食

是葯三分毒,能不吃藥,最好別吃藥。切記,葯補不如食補,許多食物也是有治療作用的藥物,如日常食用的胡桃、花生、紅棗、扁豆、蔫等都是進補的佳品。

五忌

無病進補

中醫認為:「有病病受之,無病人受之」。無病進補,既增加了開支,又傷害了身體。所以在用藥物進補前,一定要先諮詢醫生。

秋季進補「三要」

一要

先調脾胃

經過一長夏的消耗,脾胃會比較虛弱,此時不先調好脾胃就盲目進補,會加重腸胃負擔,營養難以吸收。

二要

滋陰為主

夏季濕熱和秋季乾燥都會「傷陰」,人體要陰陽平衡,才能健康不衰。此外,秋燥易傷肺,滋陰對於預防秋冬季高發的咳嗽、咳喘等呼吸道疾病有預防作用。

三要

循序漸進

秋季進補以「平補」為宜,不涼不熱。隨著時間的推進,氣溫的逐漸降低,飲食進補可由「清補」過度到提高肉食佔比。

小菌有話說:

秋季進補,不僅要補身,還要補心,注意調節情志,避免「悲秋傷秋」情緒。保持適量的戶外運動,培養積極樂觀的心態,注意靜以養心,勿妄動,勿妄想,修心正念以益於神。

文中部分圖片素材來源網路,如有侵權聯繫小編刪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壹互聯健康資訊 的精彩文章:

人蔘、党參、西洋參都是參,吃對了救命,錯了是「毒」!
骨頭湯其實不補鈣!這些常見的補鈣誤區,你信了幾個?

TAG:壹互聯健康資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