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叩開「亞瑟科普學者獎」大門的社旗人

叩開「亞瑟科普學者獎」大門的社旗人

來源:河南日報

2018年8月21日,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研究員馬大為在波士頓獲得2018年「亞瑟·科普學者獎」(Arthur C。 Cope Scholar Awards)。馬大為是首位獲此殊榮的中國大陸學者,並應邀出席了頒獎儀式。

叩開「亞瑟科普學者獎」大門的社旗人

1963年出生在河南省社旗縣唐庄鄉的馬大為,1980年考入山東大學化學系,1989年考入中科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並獲博士學位,1990年至1994年到美國匹茲堡大學和Mayo Clinic 神經化學和神經生物學研究部從事博士後研究。

在美國他潛心研究化學和生物學,已在業內成績斐然。美國的導師、同學都讓他留下來,提出了優越的條件和優厚的待遇。

赴美國前,馬大為曾經作詩一首:「十年寒窗苦修成,天時地利匯一功。今負重任美國去,異域再戰壯國風。」拳拳愛國之心,時刻在提醒自己。學業有成後,念念不忘母親的送行詩:雄鷹奮飛,凌空萬里,征程無限。為中華崛起,異域征戰,無邊學海,早達彼岸,祖國期盼(望),時代召喚,世界科壇待新篇。……從小聆聽母親講述岳母刺字的故事,培育家國情懷,馬大為學業有成後毅然決然地踏上了祖國的土地。

叩開「亞瑟科普學者獎」大門的社旗人

馬大為回國後,在中科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主要從事有機化學合成和藥物化學研究,把在國外所學的知識運用到國家生命有機化學重點實驗中。在有機化學領域取得了顯著成效。1998年獲求是科技基金會傑出青年學者獎;1998年獲中國青年科技獎 ;2001年被評為上海市十大傑出青年;2005年獲上海市科學進步一等獎;2007年獲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 ;2009年被評為上海市科技精英。

從事有機合成化學和藥物化學研究中,馬大為發展的促進Ullmann反應的改良配體,廣泛應用於新葯研發和新材料創製,應用超過1000次,其中包括兩個臨床實驗藥物的百公斤級生產,以及抗高血壓藥物培朵普利中間體的噸級生產,300餘項美國專利利用他改進的Ullmann反應設計了合成路線;以有機小分子催化反應為基礎發展了抗抑鬱藥物帕羅西丁、抗流感藥物達菲和樂感清的高效合成新路線;創新性地利用分子內氧化偶聯構建並環和螺環等合成策略,完成了30餘個具有重要生物活性的生物鹼、大環肽內酯和萜類複雜天然產物的全合成;基於有機合成化學的優勢,通過與生物學家合作,發展的選擇性代謝型谷氨酸受體拮抗劑APICA已作為研究該受體的工具葯;細胞壞死抑製劑IN-104已經在歐洲進行一期臨床實驗研究,用於治療神經退行性疾病;第三代新型EGFR抑製劑ES-072作為治療肺癌的藥物也已獲批美國FDA臨床研究。

叩開「亞瑟科普學者獎」大門的社旗人

據悉,亞瑟·科普學者獎由Arthur C。 Cope基金資助建立,是有機化學領域最有影響的國際獎項。從1986年開始,每年分三個類別(Early、Mid、Late Career)總共評出10名優秀的獲獎者,表彰他們在有機化學領域的卓越貢獻。該獎的獲獎者包括K。 Barry Sharpless、Robert H。 Grubbs、RyojiNoyori、J。 Fraser Stoddart等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在內的國際著名有機化學家。

科普百分百·助力科普中國,讓科學知識在網上和生活中流行起來。溫馨提示:以上為科普百分百網上閱讀所瀏覽內容,轉載分享只為知識傳播和學習宣傳,本文內容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如有意見建議,請私信留言,我們會及時處理。歡迎關注,謝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普百分百 的精彩文章:

降壓最忌隨便停換藥 長期吃不會耐葯
夏季雷電高發,被劈真不是人品差!正確的避雷方法在這裡

TAG:科普百分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