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教師節特刊:古代學者和皇帝是如何對待老師的呢?看完肯定有收穫

教師節特刊:古代學者和皇帝是如何對待老師的呢?看完肯定有收穫

原標題:教師節特刊:古代學者和皇帝是如何對待老師的呢?看完肯定有收穫


「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韓語在《師說》中道出了老師的重要性。 1985年9月10日新中國迎來了第一個教師節,這不僅是對教師們為教育事業所做貢獻的一種肯定,而且也是對教師們的一種激勵和鞭策。


有道是「一日為師,終身為父」,尊師重道乃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許多古代名人尊師重道的故事被傳為千古美談,馬上又是教師節了,一起聊聊古人尊師重道的小故事吧。


一聊起尊師重道,許多人便會想起「程門立雪」這個成語,其實這個成語講的就是北宋著名理學家楊時的故事。


楊時,北宋期間的神童,七歲寫詩,八歲作賦,十五歲時便能攻讀經史,後來中了進士,成為了北宋有名的哲學家、文學家。


楊時四十一歲那年,對理學已經有了相當高的造詣,但是他卻十分謙虛謹慎,仍然投在理學大師程頤門下學習。

時值冬季的某一天,楊時與學友游酢在一起交流學術,探討問題。探討中,兩人對某個問題有不同看法,且爭執不下,於是為了解惑,便一同去老師家中請教。當時外面下著大雪,但是兩人渾然不顧,來到程頤家中,剛想敲門,卻發現老師正坐在爐火旁閉目打坐。



楊時二人不敢敲門,怕是驚擾老師,於是便恭恭敬敬侍立在門外,等候老師的醒來。


程頤這一覺睡得是天昏地暗,等他醒來的時候,卻發現自己的兩個得意門生楊時和游酢正侍立在門外,一動不動。只見他們他們全身雪白,腳下積雪已經有一尺多厚了。程頤大驚,連忙打開門,將兩人迎進屋內。


從此以後,這個「程門立雪」的故事便流傳了下來,並成為了千古美談。如果我們還是在校求學的學生,一定要以楊時為楷模,在老師面前時刻保持謙虛謹慎的態度,努力學習,發奮圖強。

楊時和游酢「一日見頤,頤偶瞑坐,時與游酢侍立不去,頤既覺,則門外雪深一尺矣」。

《宋史 》


不僅古代學者尊師重教,就連古代皇帝也對老師十分尊敬。


東漢第二位皇帝叫作劉庄,史稱漢明帝。在位期間,吏治清明,百姓安居樂業,令人稱頌。


漢明帝在當太子的時候,拜博士桓榮為老師,對他十分尊敬,後來繼位成了皇帝,「猶尊桓榮以師禮」。


有一次,漢明帝去了太常府,會特地請老師坐在東邊的方位,還會設置几杖,像當年講學一樣,聆聽老師的教誨。他還特地將朝中的文武百官和桓榮教授過的學生全部召到太常府,當中向桓榮行弟子禮。

老師桓榮生病了,漢明帝都會派人專程前去慰問,有時還會親自登門看望。每次登門看望之時,為了表示對老師的尊敬,只要一進老師府邸的街口,他便會下車,一直步行到老師府邸。



進門後,總是坐在老師的床邊,一直拉著老師那枯瘦的雙手,默默垂淚,許久才會離去。當朝皇帝都對老師桓榮如此尊敬,還有哪個敢對恆榮不尊敬的呢,史書上說「諸侯、將軍、大夫問疾者,不敢復乘車到門,皆拜床下。」桓榮去世之時,漢明帝特地換了一身衣服,親自去給老師送葬,還將老師的子女作了妥善的安排。

榮每疾病,帝輒遣使者存問,太官、太醫相望於道。及篤,上疏謝恩,讓還爵土。帝幸其家問起居,入街下車,擁經而前,撫榮垂涕,賜以床茵、帷帳、刀劍、衣被,良久乃去。自是諸侯將軍大夫問疾者,不敢復乘車到門,皆拜床下。榮卒,帝親自變服,臨喪送葬,賜冢塋於首山之陽。除兄子二人補四百石,都講生八人補二百石,其餘門徒多至公卿。

《後漢書》

漢明帝登基稱帝之後,在老師恆榮面前仍然畢恭畢敬,完全沒有九五至尊的范兒,是古代皇帝尊師重教的榜樣,也值得後世學習。如果我們已經離開校門,即使在社會上取得了一些成就,不能沾沾自喜,得意忘形,更不能忘了老師昔日的恩德,要向漢明帝學習,時常去探望老師,陪他說說話。


唐太宗李世民開創了「貞觀之治」,令萬國來朝,是我國歷史上比較罕見的明君。他一直認為要想國家繁榮富強,長治久安的話,最為關鍵的是要做好太子諸王的教育工作。因此,他對太子諸王的老師十分慎重,特地選取了德高望重,學問淵博的人來擔當,並一再告誡太子諸王一定要尊重老師。


在封建社會,後宮的管制是十分森嚴,除了皇帝和嬪妃、子女們可以坐轎隨意出入後宮,其它官員,哪怕是當朝宰相都不能隨意出入後宮,更不要說是在裡面坐轎子了。


可是,當時太子李承乾的老師叫做李綱,患有腳疾,不能行走。唐太宗得知後,不僅特許老師李綱坐轎進宮為太子講學,而且還特地下詔令太子李承乾親自去迎接老師。


後來唐太宗又讓四兒子魏王拜了禮部尚書王圭為老師,不過這個魏王比較調皮,對老師也不是很尊敬。後來唐太宗從別人口中得知此事,大怒,當著老師王圭的面,狠狠地批評了兒子魏王,說道:「以後你每次見到王圭老師,如同見到我一樣,應當尊敬,不得有半點放鬆。」


從此以後,魏王再也不敢調皮了,見到老師王圭畢恭畢敬,聽課也認真起來了。唐太宗教子尊師的故事也就被後人傳為佳話。如果我們已經為人父母,那麼一定要以唐太宗李世民為榜樣,教育孩子要尊師重道,努力做人。


不管你是學生,還是家長,又或是離校多年的畢業生,我希望大家都能以楊時、唐太宗和漢明帝三人為楷模,繼承和發揚我國尊師重教的傳統美德。


-----------------------------------------------------------------------------------------------謝謝閱讀,歡迎大家點贊、收藏與轉發!本站作品都是本人的原創作品,請勿轉載,謝謝大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清風明月話歷史 的精彩文章:

劉邦斬殺白蛇起義,白蛇曾揚言報復劉邦子孫,四百年後果不其然
此官被人陷害,不僅丟官並且死全家,結果他卻認仇人為大哥

TAG:清風明月話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