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食 > 老白茶圈中的三大做舊方式,白茶新手認真看,以免受騙!

老白茶圈中的三大做舊方式,白茶新手認真看,以免受騙!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企鵝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今年的碟中諜6還未下映已在電影圈中擊起千層浪。

當觀眾還在熒幕前驚嘆,阿湯哥頂著56歲身體,飆車、跳傘、扒飛機的時候,某些人卻開始研究這部系列電影中的發展脈絡。

從1996年至今,六部電影歷時22年,拍攝卻在延用實拍的傳統方式,即便影片中的科技手段不斷地更新換代。

雖然導演換了一輪又一輪,但阿湯哥對品質的堅守,使得每部評分在各大影視媒介,從未摘下7.0+的桂冠。

有人說,流水的導演,鐵打的阿湯哥與情節。

正是這些正派角色與反派角色的較量,讓碟中諜系列擁有了永恆的命題,順勢鑄就一代人的記憶。

反觀白茶圈,低價反派挑戰正統老白茶的狀況,在村姑陳的印象中也持續了很長一段時間。

尤其這三類最為典型,是許多茶友的入門難關。

《2》

反派一、白茶高溫烤乾

以陳化三年的春壽眉餅為例,外形圓潤豐盈,顏色豐富有層次,色系多樣,交叉著古銅色,黃褐色,深綠墨綠,白毫的水煙灰等等。

干茶時花香跳躍,夾雜著淡淡藥材香,類似洋桔梗與忍冬花的結合,徐徐地縈繞鼻尖,沖泡後草藥香沒有休止地冒出,湯水香中還有清瑩的棕葉味兒。

更耐人尋味的是,滋味稠滑地順進心田中,綿密感層層遞進,醇如濃漿,像是從玉皇大帝的酒杯中傾瀉而出一般。

回甘後清甜味長久不息,氣質沉穩有深意。

若茶友購入了低價老白茶,最先要警惕是否遇上了高溫烤乾的做舊茶。

要鑒別這種方式的低價茶,一看顏色二聞香氣三嘗味道。

高溫烘乾後,茶葉中的葉綠素、葉黃素等色素物質會被灼傷,導致葉片顏色發黑且統一,沒有鮮活感,等於一夜「黑」了頭。

沸水沖泡後,碗蓋上有明顯的煙火氣,類似焚燒植物藤蔓的燒焦味道。

由於內含物質在高溫狀態下被逐一破壞,茶湯的滋味會失去支柱,顯得寡淡苦澀,難以下咽。

《3》

反派二、渥堆白茶

製成低價老白茶的另一種惡劣行徑就是渥堆,手法源於普洱茶,與傳統的白茶手法相背離。

普洱渥堆第一步是將所有的茶葉堆放在一塊,灑上適量的水,蓋上麻布悶住葉片,製造出濕熱的環境條件,誘導發酵,使整體的顏色變深變紅,失去原本綠油油的樣貌。

但是白茶陰雨天不採也不曬,保證乾淨採茶,乾燥做茶。

且茶青被採摘後,都是當天薄薄地攤晾在水篩上,經過輕柔的陽光萎凋蒸發水分,再用文火乾燥到國家標準之內。

如此簡單的製作,目的在於保留茶葉中大量的營養物質,堅持香氣和滋味純正。

兩者相比後,會發現明顯的區別,普洱渥堆注重濕熱條件,白茶萎凋要求乾燥。

如果白茶製作利用普洱的方式,茶葉屬性會被徹底改變,從原來的微發酵茶發展成發酵茶,抹殺了許多自然優勢與特點。

特別是白茶清爽翠綠的外表,會在濕熱環境中轉化出令人咋舌的深黑色,說是普洱的「私生子」也不為過。

由於色黑,假說是老白茶作為噱頭,價格低廉吸引茶友,這才讓冤假錯案屢屢發生。

不過辨認渥堆並不是什麼難事,由於製作工藝偏差巨大,導致正派反派的顏色和香氣有很大區別。

尤其是氣味像是被悶壞了一樣,帶有極其濃厚的酵氣,刺激難聞,容易引人產生不適感。

《4》

反派三、等級、年份信息不實

若說高溫烤乾和渥堆是拙劣的易容術,那謊報老白茶等級和年份就是高深的仙人跳了。

初期喝茶,新茶友對於等級,年份的劃分還在幼齒階段,懵懵懂懂毫無頭緒,不像老茶友道行詭秘,火眼金睛。

此時,許多茶商們會在暗處瞄緊機會,撒下低價的誘餌,讓小白們「自投羅網」。

將老茶壽眉當白牡丹賣就是之中一例。

雖二者的採摘時間接壤,但是芽葉數量和外形不同。

白牡丹一芽一葉或二葉,形態細長,梗短小,白毫要比壽眉多上幾分,壓餅之後也能細緻分別。

春壽眉一芽三葉或四葉,形態寬大,梗粗長,像是飽經風霜的硬漢角色。

而茶商們卻仗著等級的標準,逃避信息的透明公開,抹煞準確性,混淆茶友們對白茶的概念,可謂黑心營銷了!

不僅如此,謊報年份也是手段之一。

實際上,五年老茶的時間沉澱比三年老茶更為突出,價格也昂貴不少。

原因在於,正派老白茶在陳化期間,面貌處於運動狀態,顏色一年比一年深,香氣濃郁,滋味醇厚藥用的價值增高。

若是謊報了年份信息,未出三年的茶都能當老茶賣,這落差出的利潤足夠商家吃飽喝足好些年。

《5》

人的一生也沒有多少個三五年,可見老白茶的時間價值之高。

這些反派白茶,都是不良茶商為了暴利作出的障眼法,不明實情的茶友,極易被便宜的價格繞花了眼。

倘若有越來越多的茶友們在做舊摻假的迷宮中兜轉,坑坑繞繞下來,最怕是損壞了一眾正派白茶的好名聲。

但最重要的是,茶友們得積累堅實的白茶知識以及老道的經驗。

其實多看多記幾篇村姑陳寫的老白茶文章,辨認難度不過是及腳踝的水窪,淺之又淺,無需忌憚那些耍聰明的小人。

歡迎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識!

版權聲明:本文歸小陳茶事村姑陳(lanxiaoping1988)原創撰寫,任何媒體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歡迎茶友們轉發至朋友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陳茶事 的精彩文章:

逐步詳解,沖泡老白茶的坐杯時間!
四個簡單的步驟,輕鬆分辨白茶中的新茶和老茶,收藏起來!

TAG:小陳茶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