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千古第一奇人,歷經四朝功高震主,去世之時皇上還為他廢朝五日

千古第一奇人,歷經四朝功高震主,去世之時皇上還為他廢朝五日

原標題:千古第一奇人,歷經四朝功高震主,去世之時皇上還為他廢朝五日


郭子儀(697—781),漢族,華州鄭縣人。祖籍山西汾陽。武舉出身,高七尺三寸,勇武不凡,唐代著名的軍事家,戎馬一生,屢建奇功,在朝中有極高的威望。這樣的人對於皇帝來說是具有極大地威脅的,歷史上,這種人通常是被皇上以各種理由殺害,永絕後患,但是今天小編講的這位結局卻不一樣,他在朝中做中書令長達24年之久,權傾天下,一生大富大貴,子孫興旺,直到八十五去世,受盡眾人擁戴,朝廷還贈太師官銜,謚號「忠武」。


郭子儀一生歷經武則天、唐中宗、唐睿宗、唐玄宗、唐肅宗、唐代宗、唐德宗總共七朝,由玄宗開始,兒子唐肅宗,孫子唐代宗,乃至曾孫唐德宗,四朝都由郭子儀保駕,他一生縱橫天下,征戰不休,立下了無數的戰功,在唐朝有著極高的威望,郭子儀的功德越高,人們越尊重他。吐蕃、回紇稱他為神人,連皇帝都不會直接呼他的名字,甚至有些安史叛將也很尊重他,因為他曾施恩於很多人。位極人臣卻從不作威作福,還處處做士兵的榜樣。他領兵打仗從不侵犯百姓的利益。當時,連年戰爭,農村經濟破壞,農民生活困難,負擔很重,籌集軍糧確實不易。為了減輕人民的負擔,他不顧自己年邁力衰,親自耕種。在他的帶動下,官兵在休戰時,一邊訓練,一邊參加農業勞動。動亂時期,他的駐地豐收的莊稼到處可見。最主要的是雖然他立下戰功無數,卻對皇上忠心耿耿,無論是手握強兵,還是方臨戎敵,詔命他何時入朝,他從未遲延過,唐德宗即位後,因為他戰功赫赫,又德高望重,賜郭子儀「尚父」,進位太尉。但郭子儀並沒有因此而得意忘形,反而處處謙虛謹慎,進退有節。



郭子儀爵封汾陽王,王府建在道都長安的親仁里。汾陽王府自落成後,每天都是府門大開,任憑人們進出,郭子儀不準府中人干涉。有一天,郭子儀帳下的一名將官要調到外地任職,特來王府辭行,他知道郭子儀府中百無禁忌,就一直走進了內宅。恰巧他看見郭子儀的夫人和他的愛女倆人正在梳洗打扮,而王爺郭子儀正在侍奉她們。她們一會兒要王爺遞手巾,一會兒要他去端水,使喚王爺就好像使喚奴僕一樣。這位將官當時不敢譏笑,回去後,將官便把這情景講給他的家人聽。於是一傳十,十傳百,沒幾天,整個京城的人們把這件事當作笑話談論。 ,其中一個兒子說:「父王您功業顯赫,普天下的人都尊敬您,可是您自己卻不尊敬自己,不管什麼人,您都讓他們隨意進入內宅。孩子們認為,即使商朝的賢相伊尹,漢朝的大將霍光也無法做到您這樣。」郭子儀收斂了笑容,叫兒子起來,語重心長地說:「我敞開府門,任人進出,不是為了追求浮名虛譽,而是為了自保,為了保全我們的自家性命。」


儘管身居高位,卻從來都沒忘記是因為皇上他才有機會大展宏圖,而且為人低調,關心天下和百姓,他知道如何自保,害怕皇上猜忌,就做到光明磊落,才保全一家數百年的輝煌。在建元二年(781年)六月十日,郭子儀以85歲的高齡辭世。德宗沉痛悲悼。廢朝5日,下詔書高度評價和追念他。按律令規定一品官墳墓高1丈8尺,特下詔給他加高10尺,以示尊祟。君臣依次到府第弔唁,皇帝還到安福門臨哭送行。生前死後,哀榮始終。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沉墨香漫 的精彩文章:

日本侵華他是罪魁禍首,在戰敗前服毒,為逃脫罪名審判
日本向皇帝進獻兩位美人,皇帝當晚就寵幸,第二天一看嚇壞了

TAG:沉墨香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