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相見恨晚的高效學習方法

相見恨晚的高效學習方法

一個朋友分享的高效學習方法,希望對大家的學習有所幫助,從此改變勤奮卻低效的學習煩惱。

一個重要前提:考試對這段文字/章節的要求是,記住主要觀點、能夠信手拈來,作為論據or觀點本身,化為己用;但並不需要一字不差地謄寫於卷面上。

先明確適用對象,我們接著說方法。長文+難啃預警,3400字(我已經盡量簡潔),並且枯燥抽象。答應我,死死撐住,把它看完,並實踐。

【想長期記憶知識,必須經過「加工」;機械複述並不能有效增強記憶 】

1、不要直接背誦書上的敘述性文字,一定要經過自己的加工:比如用自己的語言敘述出來。

其一,考研為例。它需要的是長時記憶,而短時記憶轉為長時記憶的關鍵,就在於加工(對知識點加以自己的處理)的精細程度。

長時記憶是指信息經過充分的和有一定深度的加工後,在頭腦中長時間保留下來。這是一種永久性的存儲。它的保存時間長,從1分鐘以上到許多年甚至終身;容量沒有限制。( 彭聃齡《普通心理學》)

如果僅僅是按照書本的敘述邏輯、具體表達來記憶,時效是極其有限的。——這種記憶方式屬於機械重複,研究表明:只有機械複述並不能加強記憶。(《普通心理學》)

關於「加工」,一個插敘:看過《天才槍手》的盆友,應該記得琳在跨國作弊時,記住大量試題答案的方法,是把它們在想像中編成了鋼琴譜。

【精細複述:把要記住的內容和已有的知識經驗聯繫起來 】

其二,背東西不是一次就能記住的,需要重複。如果僅僅是重複書上的表達,在第二次、第三次記憶時,耗費時間很多。有兩方面原因:一是首次記憶不夠牢固,二是書上的表達往往過於詳實,內容量大。

如果是精細加工呢?首次記憶也未必比直接背誦來得慢。書上的敘述,是作者的邏輯系統、語言系統——於我們是陌生的,這時我們記憶的東西包括知識本身(陌生)、以及敘述方式(依然陌生);而轉換為自己熟悉的語言系統(相對口語化),會更容易記住。精細進行複述是存儲信息最有效的方法,它是指把要記住的內容和已有的知識經驗聯繫起來。(《普通心理學》)

單詞的聯想記憶法,就是用的這個原理。但需要意識到,我們的語言系統、敘述風格,也屬於「已有的知識經驗」。——這是轉換為自己的語言,能夠高效記憶的原因之一。

而之後的重複記憶,因著熟悉自己語言系統、邏輯習慣的緣故,也會更省時高效。

這裡插敘一段:一般來說,書本的表述詳實、細節豐盈,是為了讓讀者更好地理解。但絕非需要全部記憶,往往提取最關鍵的某(幾)句話,就足夠了。

【如何用自己的語言敘述出來?記「點」信息,然後連「點」成「線」 】

2、如何用自己的語言敘述出來?這是癥結所在。一般來說,書本自身的表述,就已經超出我們原有的知識體系、語言體系,哪還能有自己的語言?

我的想法是:記憶書本原有的關鍵詞、知識點等「點」信息;而後自己去連「點」成「線」——指的是把這一塊的「點」信息串成有邏輯的內容。

怎麼聯繫?

記住關鍵詞和知識點之後,記關係:並列?因果?時間?空間?人物事件?

然後合上書本,用自己的語言邏輯,語言系統,把關鍵詞串起來。——想想把關鍵詞連接起來的是什麼?有哪些詞:主語、量詞、連接詞等等;哪些關係:因果關係、並列關係等等。把細節填充進去。

一顆新鮮的栗子:《自控力》關於睡眠的表述:長期睡眠不足讓你更容易感到壓力、萌生慾望、受到誘惑。你還會很難控制情緒、集中注意力。

關鍵詞已標出,關係是因果。串起來是:長期睡眠不足的危害有:增加壓力、減弱自控力、情緒失控、注意力不足。(並非範本,不看屏幕,自己說出來的那段話,才屬於你;另,這段沒有記憶價值,只是打顆栗子)

試一試,串起來並不難,但需要你調動大腦去思考,可能會磕巴,但一定能做到。——一定要有串起來進行表述的這個動作:一則為了更好的記憶;二則先行鍛煉邏輯關係的梳理,考試答題時思路流暢。

【連「點」成「線」,為了更好地記憶,也為了更流暢地答題 】

記憶關鍵詞-串起來,好處:一、只需記關鍵詞和邏輯關係,省時;二、「串起來」相當於進行了編碼(心理學名詞,意指對知識點的加工處理),一定程度上來說是自己的語言;三、「串起來」時,有主動召回知識點的行為,相當於檢測,主動召回而非機械重複,才是記憶的關鍵。

對於論述性考試題來說,什麼樣的記憶程度可以稱得上合格?

這麼說吧,觀點你都記得,但沒有逐字逐句地記憶;能夠流暢地信手引用,作為自己論點的支撐。

【記「少」不記多,反而會記住更多】

記憶的訣竅,是記「少」不記多;而後由「少」記多。

什麼叫做記「少」:如果是某一塊知識點,有很多詮釋性的句子,彼此補充、互相解釋,那麼選取最核心的那句話進行記憶(不必非是一句話,兩三句都可以),剩下的暫時捨棄,即使它們補充了許多細節,但只記核心句即可。

這麼做的原因是:

其一,如我之前所述,教材/論著上的表達,往往過於詳實、細節豐盈、內容量大,但書本是為了幫助理解——既然要學習,那麼這本書於我們而言有太多「新知」,詳實的細節講述是必要的。但並非需要我們全部記憶,往往提取最關鍵的某(幾)句話,就足夠了。

其二,以期末論文為例,開始寫作前,我們會有一個收集素材、積累論據、形成論點的準備工作。你看到的很多材料、觀點,都會覺得很有用,然後一一划線、一一扔進word。但真正寫的時候呢?往往一整塊的材料(圍繞著一個核心觀點),你只提煉出了一句話,用在你的論文中。

論述題(考研政治or專業課)的答題,就相當於寫作/寫論文,而非背誦默寫原文。除了那些真正需要一字不差謄寫的(很少很少),基本上都是看個人自由發揮。

其三,關鍵是你記不完,即使當時記完了,考試時候一緊張,也容易忘記前後順序,然後像多米諾骨牌效應一般,一崩全崩。哈哈哈哈哈哈。

你要有取捨的勇氣和決心。記「少」會讓你記得更多,並不是讓你真的捨棄。——這點需要看下文。

【記「少」的終極目的,是為了更好地記「多」,看這裡看這裡】

我說記「少」,是指在第一遍第二遍記憶時。

這時候的記「少」,可以減少任務量、縮減複習時間;而且,由於「少」,也熟悉得更快,記得更牢,能夠提高記憶內容的覆蓋面:當考試時,基本上能做到把關鍵觀點羅列出來。(時間不足時,尤其需要這麼做)

然後,開始由「少」記多。這一過程,放在後幾遍複習之中。(從第幾遍開始記「多」,自行決定)

吶,先說怎麼做:比如某一段重要文字,你之前記了兩個核心觀點。在第三遍複習時,核心觀點已成為你的「已有的知識經驗」。

記憶依賴於人已有的知識結構,只有當輸入的信息以不同形式匯入人腦中已有的知識系統時,新的信息才能在頭腦中更好地鞏固下來。(《普通心理學》)

把這一段落剩下的陌生知識點(只是相對陌生,它與之前記下的核心觀點,有千絲萬縷的關係),與已有的知識經驗結合記憶,會更高效。如果一開始就記「多」,相當於全部在記憶陌生知識,兩者高下立見。

【無論時間是否充足,都先記「少」;但如果最後只記住了「少」,那也很能打】

另外,還有很重要的一點是:當你真正理解、牢固記憶了某一段落的核心觀點之後,在後續記「多」時,你會覺得剩下的幾乎不需要記了,它們表達的和核心觀點無大差別。

這是因為,一開始這塊知識點對我們全部是陌生的,所以才覺得全部需要記憶,但是熟悉之後,方能看到它們的共通之處。

那麼這個時候,「少」也不必再增多。

我的建議是,無論時間是否充足,在面對大量需要記憶的內容時,都先記「少」,有時間繼續記「多」。

讀到這裡的你,可以說是很優秀了。總結一下:

1、想長期記憶知識,必須經過「加工」;機械複述並不能有效增強記憶

2、精細複述:把要記住的內容和已有的知識經驗聯繫起來

3、如何用自己的語言敘述出來?記「點」信息,然後連「點」成「線」

4、連「點」成「線」,為了更好地記憶,也為了更流暢地答題

5、記憶的訣竅,是記「少」不記多;而後由「少」記多。

左岸記:心態也很重要。在複習的過程中,我們在大考的時候往往會有一陣時間的焦慮,那種焦慮來自對所有的知識點都很熟悉,卻難以下筆答論述題的感覺。一看題目都知道說的是啥,但就是答不出來。這時要深信那只是暫時的,是一個必然要經過的階段,心態不能崩。我們需要做的是根據自己的理解和邏輯脈絡梳理出一個大的框架,然後再用自己的語言往裡面填充細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左岸讀書 的精彩文章:

《一出好戲》:你的冰淇淋怎麼樣了?
比起你的魅力,不過是我有真心罷了

TAG:左岸讀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