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圓桌討論:醫療人工智慧市場准入的困惑與投資中的陷阱

圓桌討論:醫療人工智慧市場准入的困惑與投資中的陷阱

2018年9月8日至9日,由蘇州生物醫藥產業園(BioBAY)攜手中國醫療器械行業協會主辦的第八屆中國醫療器械高峰論壇(DeviceChina2018)在蘇州金雞湖畔拉開帷幕,直擊當前全球經濟形勢下,聚產業創新之力,論中國醫療器械企業高質量發展的未來。

隨著全球醫療器械行業市場需求的上升,中國醫療器械行業也將迎來高速發展的黃金生長期。本屆高峰論壇緊跟國內外局勢,以「聚產業創新之力,論國械發展之道」為主題,聚焦醫療器械行業的創新與突破。

9月8日下午,在同期舉辦的「人工智慧與物聯網」分論壇上,在上海思嘉建信創業投資基金管理合伙人金克文博士的主持下,全球醫生組織中國總代表時占祥博士、廣州柏視醫療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陸遙博士、上海安翰醫療技術有限公司創始人肖國華博士、軟銀中國資本合伙人武凱圍繞「醫療人工智慧市場准入的困惑與投資中的陷阱」的主題展開了熱烈討論。

以下為圓桌討論概要:

主持人:除了影象技術以外,還有哪幾個領域比較熱?

武凱:新葯研發上面的應用,主要表現在數據清理和數據挖掘上。舉個例子,醫生今天看到的病人是5歲的男孩,根據血常規做一個判斷,大概率可能是急性白血病,但是90%還是95%?我們的數據做學習以後,可以非常準確的告訴你,根據我們掌握的一些血液指標及特徵,92%的可能性是急性血液型白血病,由此可見,在數據挖掘上AI是走在比較前面的應用。

陸遙:非常同意武總的說法,我們公司的定位是做影像智能分析,其實我們主攻的不是影像科,而是放射科。要做手術方案,對鼻咽癌我們需要兩個小時的時間,用計算機算的話可以控制在1分鐘之內,這是真正臨床需求的一個例子,只有這樣的產品,醫生才有付費的意願。

觀眾: AI現在的估值超高,各位在人工智慧領域裡面現在的感覺是什麼樣?以後的趨勢會怎麼走?

武凱:今年對投資界而言是比較糟糕的一年,首先就是銀行的去槓桿,很多市場上的基金募集已經呈現斷崖式的下跌,二級市場比較糟糕,已經給一級市場傳遞了非常差的市場信心,很快就會傳達到基金的投資端。

現在很多創業者還不一定有這個感受,因為現在很多的壓力是我們VC自己在扛,我相信很多基金在大幅度收縮投資的節奏,特別是對高估值的項目。對醫療AI的項目我自己也在思考,2017年的時候加上AI兩個字,公司估值應該是雙倍,在今年這個時間點上說醫療AI,我認為是一個減分項了,我覺得對整個的市場,醫療AI投資可能不是一個特別樂觀的思考。

金克文:去槓桿也好,中美打貿易戰也好,實際投資者的錢包也沒有受到太大的傷害,但還是有些焦慮,覺得太貴又不太靠譜,因為這個器械絕大多數還是比較傳統。創新應該要熱,但估值確實有點沖的過快,我們覺得比較傳統的醫療器械設備檢測好像還是挺好的,不要中了邪似的往別的地方走,這是我的個人觀點。

肖國華:我們做AI,其實我的公司已經做了一定的規模。打個比方在美國做膠囊胃鏡,醫保給醫生150美金到200美金的閱片費,我的AI出來以後,醫生原來要花半個小時拿150美金到200美金,我讓他只花5分鐘,他很開心。咱們做創業重在怎樣賣一個產品,這個產品有什麼優勢。

主持人:李開復說全世界只有中國和美國兩個國家在競爭AI市場,他認為中國一定贏,美國一定輸,原因之一,中國政府與企業能夠資料分享,在美國就有很多法律限制,你們幾位對這一點怎麼看?這一點是否適合我們醫療方面?這在競爭上面是優勢還是中國的一個短板?

陸遙:中國醫療AI市場有兩個優勢,第一是數據本身的優勢;另外一個是需求的優勢,AI真正能夠落地,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有需求。

肖國華:其實不光是美國有法案,我們中國也有,不是說中國人不喜歡隱私,這是不對的,醫院方很小心,因為很害怕打官司,他的數據出去以後控制的很嚴,我們中國的廠商還是很小心的,數據都是清洗過的,病人的姓名身份證號都是要拿掉的,而且是要簽知情同意書的,我們在拿數據的時候要說明數據有可能做一些跟人工智慧相關的東西。

備註:以上演講摘要,根據現場實錄整理,未經嘉賓審核。

關於BioBAY

作為本屆大會的主辦方蘇州生物醫藥產業園(BioBAY)歷經十餘年發展,以「專註、聯合、創新」的態度,努力構建世界一流的生物產業生態圈。目前有460餘家企業入駐,10000餘名生物醫藥專業人才就業,其中集聚了63位國家千人計劃專家,形成了新葯創製、醫療器械、生物技術等特色產業集群。而在醫療器械領域,目前園內8家醫療器械企業的9個產品已經進入國家醫療器械創新產品審批「綠色通道」,佔蘇州市的82%,占江蘇省的50%。在三類高端植介入醫療器械領域,園內企業已獲60張產品註冊證,21張產品生產許可證。預計隨著研發投入的不斷增加、臨床試驗的加快推進和新品的逐步上市銷售,企業經濟效益將實現持續提升,近年園區生物醫藥產業將呈現爆髮式成長態勢。

本網站所有註明「來源:生物探索」的文字、圖片和音視頻資料,版權均屬於生物探索所有,其他平台轉載需得到授權。本網所有轉載文章系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確註明來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轉載的媒體或個人可與我們聯繫(editor@biodiscover.com),我們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所有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生物探索 的精彩文章:

希望!Nature:科學家成功讓失明小鼠「重見天日」
改寫認知!Cell首次證實:「垃圾DNA」是胚胎髮育的關鍵

TAG:生物探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