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味中藥,救過胡適的命!去水腫,潤膚色,喝它就夠了
近幾年,我在「分答」上給大家的答疑中,推薦最多的藥物是就是黃芪,身邊也有多位受益於這個推薦的朋友,事後紛紛致謝,說多虧這味葯,
改變了他們面色發黃,沒力氣甚至身材胖腫
的問題。
從中醫角度講,
黃芪能補氣,這個「氣」指的是身體的能量
,補足了能量之後,氣血就能上到頭面了,面色自然好看;之前因為無力推動而停留在體內的水液,也可以被補足的能量代謝出去,重到因病導致的浮腫,輕到因虛導致的臃腫,都可以在吃了黃芪之後變緊緻。
1
歷史上,
黃芪曾治好過胡適的糖尿病,在那個沒有腎透析的年代,幸得這味中藥,才讓一代思想家起死回生。
胡適自己在1921年3月30日的《題陸仲安秋室研經圖》中寫到:
「我自去年秋間得病,我的朋友學西醫的,或說是心臟病,或說是腎臟炎,他們用藥,雖也有點功效,總不能完全治好。後來幸得馬幼漁先生介紹我給陸仲安先生診看。陸先生有時也曾用過黃芪十兩,党參六兩,許多人看了,搖頭吐舌,但我的病現在竟好了。
去年幼漁的令弟隅卿患水鼓,腫至肚腹以上,西醫已束手無法,後來頭面都腫,兩眼幾不能睜開,他家裡才去請陸先生去看。陸先生用
參芪為主,逐漸增到參芪各十兩
,別的各味分量也不輕,不多日腫即消滅,便溺里的蛋白質也沒有了。不上百日,隅卿的病也好了,人也胖了。
」
當時有名的西醫俞鳳賓博士,發表《記黃耆治癒糖尿病方葯》一文:「
胡適之先生,患腎臟病,尿中含蛋白質,腿部腫痛,在京中延西醫診治無效,某西醫告以同樣之症,曾服中藥而愈,乃延中醫陸君處方,數月痊癒。
」救治了胡適的是京城名醫陸仲安,因善用黃芪治療重病,人稱「陸黃芪」。
2
從西醫角度講,導致浮腫的原因很多,可以因腎臟、心臟、肝臟,還可以是內分泌的激素失衡。在中醫,不管什麼原因引起的浮腫,多辯證為
氣虛之後水液運化不佳
,所以,
健脾是消除浮腫的關鍵
。
而黃芪是健脾葯之首,對於浮腫的病人,它是很好的消腫藥,對胖腫的亞健康人,它是很好的緊緻劑。
畢竟浮腫到病的程度的人,還是少數,更多的人用黃芪可以使氣色變好,身材緊緻,體力恢復,可以
每天用10-20克開水沖泡後代茶飲,一定要用
生黃芪
,這樣補氣的力量更大
。
另外提醒大家,黃芪水是好,但喝多了確實容易上火。如果擔心上火問題,可以用黃芪10g搭配麥冬10g,可以有效防止上火。
對因病虛弱者,可以
用黃芪和糯米煮粥,用藥粥調養,生黃芪20-30克,糯米30-50克
,像家常熬粥一樣煮到米爛就可以,這在歷史上也是有記載的。
中醫典籍《冷廬醫話》載:「王某患腫脹病,自頂至踵,大便常閉,氣喘聲嘶,二便不通,生命垂危,求醫于海寧許珊林。許氏用生黃芪120g,糯米30g,煮粥一大碗,令病家用小勺頻頻送服。葯後喘平便通,繼而全身腫消而愈」。
近代名醫范文虎治療一例產後水腫,腹大如鼓,後漸及全身,按之軟,皮膚不起亮光。病人氣喘脈弱十分危急。范文虎遵照以上方法,用生黃芪30g煎汁,煮糯米半杯,成粥,淡食,5日其腫自消。
END
排出內濕,安度一夏。
身體沉重,頭昏腦沉,濕疹……都提示你該祛濕了!
【
佟道·茯苓荷葉飲
】嚴選茯苓、白扁豆、荷葉、藿香、砂仁等藥材,每日一飲,健脾祛濕,助你安度梅雨季節。
||責任編輯:張曉雪
||本平台所使用的圖片屬相關權利人所有,
因客觀原因部分作品若存在不當使用的情況,
請相關權利人隨時與我們聯繫,以協商授權事宜
。
||
如有健康疑問,可點擊這裡
向我諮詢
||
點擊閱讀原文
獲取更多養生好物!


※用珍珠粉敷面膜,真的能美白嗎?
※西醫的貧血不等於中醫的「血虛」,西醫比中醫,差了一口「氣」!
TAG:健康新佟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