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準確掌握投茶量?你是不是很糾結這個問題?
現在喝茶可謂越來越流行,在各種頂級的會面上,最顯眼的往往也是那杯綠茶。
於是乎,不少人躍躍欲試。但有人拿到茶時,瞬間傻掉:連投多少茶葉都沒個概念。甚至有人因投茶的問題而遠離了茶:投多了苦澀,投少了寡淡,對茶的味道留下了壞印象。
而許多教法都是直接說綠茶投2-3克,紅茶3-4克。這明顯不對,因為忽視了杯子或壺的容量。難道一個600毫升的大壺和一個200毫升的杯子也要遵循這個量?
今天就和大家說說投茶量(老茶客請忽略不看)。
綠茶、黃茶
綠茶和黃茶是公認最鮮嫩的茶類,浸出物出來得快,蓋碗沖泡的時候,放差不多剛好覆蓋滿蓋碗底部的量就可以了。
西湖龍井的茶水比率通常為1:50(1克茶葉用50毫升水,其它綠茶黃茶基本類似),同時記得用中投法,水溫控制在85度左右,不要蓋上蓋子。
當然,投茶規律雖然適合大多數人,但卻是死的。實際沖泡時我們可以根據自己口味喜好做出調整。我們茶廠的一個制茶老師傅,他泡的茶我從不敢喝,因為實在太濃。那是他多年來根據自己口味來調整的,你不能說他不懂泡茶,但是他的泡法可能就不適合你。
紅茶
紅茶與綠茶類似,投茶量大概1:50,可以比綠茶多放一點點。大葉種的葉片體積較大,可以比小葉種紅茶多放一點。
而紅碎茶的浸出速度很快,且並不太在意它的耐泡度,所以投茶量要減少1/3。
烏龍茶
用茶量最多的是烏龍茶,條形烏龍(大紅袍、肉桂等)每次投入量幾乎為茶壺容積的1/2,甚至達到2/3。球形烏龍(不少台灣烏龍茶是球形的)則可以相對少一半。
烏龍茶屬於半發酵的茶,用沸水沖泡會強烈激發它的香氣和滋味,特別是高山烏龍,一定要用沸水沖泡,用溫吞的熱水沖泡簡直是暴殄天物。
普洱茶、黑茶、白茶
普洱茶屬不屬於黑茶,一直存在爭議。但是它們投茶量大體一致,一般為1:30左右。散茶多放些,餅茶少放些。
這兩種茶要用沸水沖泡,也要記得洗茶,陳年熟普或黑茶洗兩次都可以。
白茶由於沒有經過揉捻,干茶普遍較輕且蓬鬆,投茶量會比較大。散茶約佔蓋碗容量的3/4或1/2;白茶餅的話,差不多佔蓋碗容量的1/5就可以了。
小白們剛開始時可以參考以上標準,以後茶喝多了,自然就會掌握自己口味的濃淡,調整投茶量,泡出適合自己的茶。
茶產自名山,乃天賜靈草;取之為飲,存乎一心;死板地按標準來是享受不到茶的三味的。
(版權歸原創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
【此文章為英德姐妹茶莊的懂茶妹整理髮布,轉載請說明,特此聲明!】有任何問題直接留言或加私信我懂茶妹交流哦~
喜歡喝茶和懂茶是兩回事,喜歡並不代表一定懂,你愛喝茶,那麼請你也要懂得如何正確挑選茶買茶,正確泡茶喝茶。喝茶不是一種盲目的喜好,你懂茶,茶也會自然的懂你
( 有任何問題直接留言或加私信我交流哦~)


※中國茶文化——唐代茶文化得以形成的社會原因(一)
※這幾個關於古樹茶的疑問,你是不是和我一樣想知道答案?
TAG:中國茶源地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