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民國大員朱培德猝死引發的諜戰疑雲

民國大員朱培德猝死引發的諜戰疑雲

原標題:民國大員朱培德猝死引發的諜戰疑雲


若干年前,已故國民黨高級將領朱培德的海外後人來南京掃墓時,再一次公開表態:民間很早就流傳的朱培德死於日本間諜之手或被戴笠謀害的說法並非事實。朱是在1937年2月17日,因患病注射抗貧血藥劑,引起血液中毒而突然死亡。


此表態的權威性當然不容懷疑,但前一種流傳甚廣的說法也並非空穴來風,因為日本軍部大特務和知鷹二與津田靜枝的回憶錄中,都曾提及抗戰爆發前一段時期,潛伏在南京的日諜確實曾謀劃刺殺朱培德,這是怎麼回事呢……


小倉山上朱公館雨夜驚魂


上世紀30年代中期,迭任南京國民黨軍委會辦公廳主任、參謀總長、軍事參議院副院長等高職的陸軍上將朱培德,是一個很有故事的人物。他生於1888年,雲南鹽興人,曾參加雲南辛亥革命和護國起義,戎馬征戰多年,20年代歷任駐粵滇軍總司令、廣州警備司令、國民革命軍第三軍軍長、江西省主席等要職。進入30年代,朱培德被蔣介石調來南京,儘管資格老、職務高,卻有職無權。他平日行事低調,對蔣介石保持戒心。


但是1933年秋一個雨夜裡,一場神秘的未遂襲擊,還是讓這位久歷沙場的滇軍宿將嚇得不輕。當時朱培德在南京城內擁有兩處住所,一處在新街口青石街,一處在城西小倉山上,均為小洋樓。朱培德知道自己和李濟深、李宗仁、白崇禧等地方實力派人物都是蔣介石「重點關照」的對象,都受到軍統特工的暗中監視,不能不處處小心,但危險還是悄悄逼近。


那個雨夜,兩條人影繞過山坡下的警衛室門崗,翻牆而人,沿樹叢中的水泥台階拾級而上,潛行到小洋樓下。正待進門,忽被10多米外鄰家小樓上飛出的短刀兩發兩中。接著,警鈴聲大作,幾名警衛衝出來。那兩名刺客束手就擒,都傷得不輕。


朱培德命人速送他倆去醫院,附近的憲兵執勤小隊聞警,緊急出動。在憲兵到達之前的幾分鐘,待在山下廣州路邊的兩輛黑色汽車已逃之天天。


朱培德驚魂方定,他心中當然有數,在國民黨的首都南京,究竟誰有此膽量敢對自己這位上將下手?對於剛才救了自己一命的副官孔慶余,他感到很滿意。


孔慶余,雲南昭通(一說彌勒)人,出身貧苦,讀過雲南講武堂初級班,精於射擊,是公認的神槍手,而且武功精湛,人又很機警聰明。19歲那年,他加入朱培德領導的滇軍。1926年底,朱培德帶領北伐第三軍攻佔南昌,當上了江西省主席,特調孔慶余為副官兼貼身警衛,給予優厚待遇,並為他操辦了婚事。這令孔慶余萬分感激,誓死效忠。其後幾年裡,孔慶余不離朱培德左右,幾次為他化險為夷。


孔慶余不但勇猛過人,而且很有心計。他知道朱培德和楊虎(20年代任過廣州大元帥府海軍代司令,後任淞滬警備司令,曾是蔣介石的拜把兄弟)交情頗深,而楊虎又是青幫大頭目之一。於是,孔慶余請朱培德向楊虎求助,由楊虎到南京跟他的幾個青幫徒弟打了招呼,為朱培德及其家人提供暗中保護,在朱培德的兩處住所附近都布了暗哨,監視四周動靜,隨時給孔慶余通風報信。


小倉山上朱公館右側10多米外的一幢米黃色小洋樓,為楊虎於1931年投資所建,是送給其青幫師傅堯茂天60壽辰的重禮。堯茂天,安徽寧國人,在青幫中輩分較高,徒眾甚多,一度控制了皖江、南京等地的青幫。堯茂天雖得到南京城西小倉山7號的別墅,但不怎麼喜歡住,更愛住在寧國的深山裡邊,所以這棟房子常空著。


於是,孔慶余便請朱培德出面租下(每月付100塊大洋),在二樓上設下警衛哨,對朱公館實行全天候警衛。平日由3名訓練有素的彝族衛兵輪班值守,監視周圍動靜,以確保朱培德和家人的安全。兩樓之間還有圍牆上一個隱蔽的暗門可相通,遇緊急情況可由小暗門撤逃,這的確是一著妙招。再加上朱公館的8名警衛,確實安全多了。孔慶余也常在堯家二樓值班守望,可謂精細謀劃、忠心耿耿。這一次也不例外,孔慶余早一兩天前就得知有幾個身份不明的人在兩處朱公館外轉悠,他做了防備,還特地潛伏在鄰家閑置的小樓上觀察動靜。


其實,蔣介石還不至於派手下特工謀殺朱培德,只是嚇唬他,給點顏色看而已。須知滇軍主力已歸龍雲和盧漢掌握,朱培德早成了光桿司令。平日朱培德也算行為收斂,況且他的影響遠不如兩廣的首腦胡漢民與李濟深。這回,蔣介石授意戴笠派出手下特工襲擾朱培德,是出於出氣和報復,因為這一時期朱培德表現出較大的抗日熱情,竟在軍委會的高層會議上,批評當局不該壓制打擊馮玉祥、吉鴻昌等將領領導的察綏抗日同盟軍,而應給予全力支援,這令蔣介石很不快。這次襲擾事件發生後,朱培德更加處處小心,謹言慎行,果然之後三四年里相安無事。但是,另一個危險又悄悄向他逼近……


日諜做好下毒手的準備


1936年6月中旬的一天,蔣介石夫婦破例在南京黃埔路中央軍校內的校長官邸,設便宴款待了桂林歸來的朱培德,還特邀張治中、徐永昌、林蔚等將領作陪。


因為在一個多月前,兩廣的陳濟棠、李宗仁、白崇禧等人籌劃聯合反蔣,打出的旗號是:趕走媚日妥協的蔣介石,成立抗日聯合政府。桂軍主力 7個師屯兵桂湘邊界,粵軍也在大規模集結調動,一場內戰一觸即發。朱培德奉蔣介石之令,急急趕往桂林進行斡旋,懇勸桂系頭領顧全大局,息兵罷戰。爾後,朱培德又趕往長沙,秘晤湖南省主席兼湘軍總司令何鍵,向他陳說利害,要求他通電錶態擁護中央。

這次斡旋,朱培德取得成功,各界對他讚揚備至,但卻令日本侵略者極為痛恨。據和知鷹二(當年曾任桂軍高級顧問)的回憶錄披露:當年桂系的李宗仁、白崇禧雖主張抗日,但也和日本軍部一些人保持聯繫,藉以提高桂軍戰鬥力,並對南京方面有所牽制,日方曾在廣西秘密駐有軍事顧問組。但桂系首腦很精明,拒絕來廣西的日酋松井石根等將領參觀柳州兵工廠和飛機製造廠等軍事設施,亦謝絕日本幫助裝備5個師桂軍等「好意」。


這回兩廣策劃軍事倒蔣,完全與日本方面無關,但正中日本人下懷,令他們欣喜若狂。因為戰火一旦燃起,長江中下游地區和華南各省勢必大亂,更有利於日軍在華北的擴張和侵略。


事變突然和平解決,令日本軍部痛恨朱培德,上海的日軍特務機關頭目密令潛伏南京的日諜,跟蹤朱培德座車,企圖製造撞車事件,或開槍襲擊,或設法下毒,總之要除掉朱培德,並製造出乃戴笠軍統特務為之的假象。



奉命暗殺朱培德的是日軍陸軍情報系統上海特工機關的南京諜報組,其負責人是在城中逸仙橋左側開牙科診所的特工頭目岩井次郎(中文名匡周義)。岩井次郎又把這個任務交給潛伏在東郊30公里外、湯山鎮上以開眼科診所為掩護的部下神田久之。


神田久之出身於日本間諜世家,其父神田健忍是老牌間諜,甲午戰爭後潛入江西南昌,進行長期潛伏。他在南昌人籍,成家立業,表面職業是東洋瓷器行老闆,經銷景德鎮瓷器。1927年2月,朱培德的北伐第三軍攻下南昌,居民舉報開瓷器行的神田健忍與軍閥孫傳芳的部將盧金月有勾結,常遞送情報,朱培德即下令將神田健忍抓捕歸案。經審訊,神田對所犯罪行供認不諱。朱培德大怒,不顧副軍長王均和第六師師長李明揚勸阻,下令將神田健忍公開處決。


一年後,神田久之移居南京,仍從事間諜活動。他立誓復仇,奉命潛伏在京杭國道上的重鎮湯山,在日本海軍情報部門女幹將南造雲子等同夥配合下,竊得中國大量重要的軍政情報。正因與朱培德有殺父之仇,神田久之這次特別賣力,自信他設計的計劃一定能夠成功。他讓自己美貌的妻子、職業間諜工藤由紀子,化名趙琳珈應聘朱公館的家庭音樂和外語教師。



真是無巧不成書,神田久之等日諜正準備下毒手時,積勞成疾的朱培德卻突然病亡於南京中央陸軍醫院,讓世人很容易懷疑是日諜所為。當然,也有人懷疑乃蔣介石授意戴笠所為。總之,眾說紛紜,莫衷一是。南京的民間議論頗多,大多傾向於此乃日本間諜所為。


楊虎驚聞噩耗,特和夫人田淑君赴南京弔唁至交朱培德,好言安撫朱的夫人和8個兒女,還詳細了解朱培德死亡前後情況,表態很謹慎。幾年後,楊朱兩家在重慶結為兒女親家,關係更為密切。


朱培德的葬禮極為隆重,墓道建在中華門外南郊小行丁家山上的樹林間,與明初功臣朱亮祖墓道為鄰。蔣介石、林森、于右任、戴季陶等百餘名民國政要元老均參加送葬。據小行里一帶老人們回憶:朱培德的葬禮規格僅次於1930年辭世的國府主席譚延閭,可謂備極哀榮。


至於孔慶余,則不知所蹤,南京民間傳說他極可能在朱培德死後即遭戴笠謀殺,因他一直不肯為戴笠效力。孔慶余的妻子在抗戰勝利後,從西南內地返回南京,住小行里山下一小村裡,務農為生,至解放後多年,一直守護朱培德將軍墓道。據稱她是出於恪守先夫遺願,亦是報恩。她對鄉鄰說過,其夫孔慶余是抗戰中期犧牲於鄂北抗日戰場上,是為國盡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很好玩兒 的精彩文章:

那些年蘇聯確實向中國「逼了債」
南懷瑾在台灣的日子

TAG:歷史很好玩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