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張宇初:金戈鐵馬動地來

張宇初:金戈鐵馬動地來

於是張宇初天師抓緊在這段難得的清靜日子裡修鍊內功。張宇初天師強調內煉為外法之本,一切齋醮祭煉、各派雷法,均須「明性命根宗,累積真功實行」。

例如,要超度靈魂,必須先自己內煉成丹,然後以己之真陽點化鬼魂的靈魄;如要施道行法,必須「性天道法」、「心地雷霆」,然後才能「靜則金丹,動則雷霆」,達到祈雨求晴,誅妖降魔,禳災去凶等目的。

而他自己作為天師道的領袖人物,從來都堅持修鍊內功,一來備各種齋醮大典之用,二來為人師表,以身作則。

明性命根宗,累積真功實行(資料圖)

峴泉精舍的這段讀書修鍊歲月被張宇初天師寫到詩文里,有詞為證:

悟幻尋真,參求幾載,自誓頓超生滅。

風抄雪纂,夜讀朝吟,探究古今賢哲。

道妙禪宗,萬殊一本,勘破底須分別。

這堂堂無礙,真空非與,太陰圓缺。

堪笑處,竹椅薄團,松窗桂牖,邁步便同高潔。

塵世相違,水云為伴,高卧故園風雪。

駿馬貂裘,翠袖紅螺,過目浮華閑說。

速回頭是岸,簾幃光透,性天心目。

山居峴泉的歲月,張宇初礙於當時的大環境,沒法作為一個天師道領袖開展更多的興教工作,所以醉情于山水之美,沉浸於詩文之樂,然這恰也體現了道家的深遠境界:

塵湖峰下結雲松巢,子動忘昏曉。

浮世衰榮無限事,一笑浪漚。

萍蓼翠竹黃花,水聲山色,此味知多少。

湛然瑩澈,色空俱自明了。

天光雲影徘徊,寫長空色一,鏡澄清沼。

春去秋來心自在,付與野情魚鳥。

海闊江平,月明風風輕,清籟傳音色,便須飛步滄溟,朗吟天表。

春去秋來心自在,付與野情魚鳥(資料圖)

此詞境界深遠,妙不可言:于山水間情醉,色空俱了,紅塵興衰俱忘。

詞雖如此,可身為天師的張宇初畢竟仍難忘懷世事,他曾被譽為「列仙之儒」,深受儒家修齊治平理想的影響,內心深處還是希望能對國家盡一份力量,同時也為振興道門盡一位領袖應有的責任。

局勢風雨突變,靖難之役把曾經的逆臣,建文帝的叔叔朱棣推上了皇帝的尊位,而建文帝則在一場熊熊大火中不知所蹤。歷史翻開了新的一頁。

靖難之役,明成祖朱棣證明了自己確實是一代梟雄,而命運也對他時時眷顧。

建文帝雖然初當政就大力削藩,但由於他自己和身邊的主要參謀,如齊泰、黃子澄、方孝孺以及後來領兵作戰的李景隆等人,

基本上都是沒有多少實際經驗的書獃子,所以不論一開始的整體謀劃還是後來的具體操作,都顯得不夠成熟。

再加上朱元璋晚年把會打仗的將領基本上都殺光了,所以當建文帝和朱棣這樣一位久經沙場、經驗豐富而又奸詐無比的駐守邊疆的叔叔交戰的時候,朝中幾無大將可用。

一場大火中建文帝不知所蹤(資料圖)

據歷史記載,朱棣通過欺騙手段脅迫了寧王朱權,並得到當時明朝最厲害的蒙古僱傭騎兵——朵顏三衛,因此實力大增。

最為致命的是,每當雙方激戰正酣、形成膠著局面之時,朱棣總是能夠得到命運的眷顧而獲得勝利。

建文帝朱允炆這位文弱而迂腐的好人,終於沒能躲過亂世奸雄朱棣的猛烈炮火,在大火中消失了蹤跡,引起無數後人的猜測和憑弔。歷史往往建立在血和淚、火與劍的基礎之上,善良規矩的人們卻往往承受了的無情而殘酷的命運。

張宇初天師雖然生於道門,但從小熟讀儒家經典,因而也具有相對正統的儒家歷史觀。

張宇初天師明白,在殘暴濫殺的朱元璋之後,百姓真心喜愛朱允炆注重仁孝的溫和的德政,而種種機緣下天師與建文朝名臣方孝孺有過一面之交並深深敬仰其為人。

因而靖難之役一開始的時候,張宇初天師的內心深處其實並不希望建文皇帝失敗,儘管建文一朝的道教政策並不非常理想。

傳說鄭和下西洋也是為了尋找消失的建文帝(資料圖)

可是歷史是無情的,並不總順著人們的心意。

那一場大火後建文帝的下落,張宇初天師也和其他人一樣熱切地搜尋打聽,他多麼希望那位善良卻文弱無助的皇帝還活在人世,至少給善良的人們一點安慰。

有情的人們處在無情的歷史中,總引得嗟嘆再三。清初李玉在《千鍾祿》中的慨嘆道:

收拾起大地山河一擔裝,四大皆空相。

歷盡了渺渺程途,漠漠平林,

疊疊高山,滾滾長江。

但見那寒雲慘霧和愁織,

受不盡苦雨凄風帶怨長。

雄城壯,看江山無恙,

誰識我一瓢一笠到襄陽?

永樂元年(1403),明成祖朱棣通過殘酷的戰爭和血腥的大屠殺登上了歷史的舞台。

張宇初天師自然不會錯過這樣的機遇,遂率領一行高道前往南京慶賀新皇帝登基。

當時還有大批人士反對朱棣,多數人仍在狐疑觀望,張宇初天師審時度勢,公開率眾前來祝賀,這對於明成祖朱棣來說,不啻政治上和精神上的巨大支持。

張天師的支持明成祖非常看重,所以下令熱情接待並大加賞賜,還賜緡錢修葺龍虎山上最主要的祀神之所——大上清宮。

清代寫實派畫家關槐所繪上清宮布局(資料圖)

張宇初天師的這種政治投資,在一些迂腐的正統人士來看會覺得未免過於急功近利和露骨,但從當時國情和道教的發展狀況來看,不但應該,甚至是必須的。

於是張宇初天師抓住這次機會,全力以赴修葺上清宮。修建了的上清宮的建製為:「易紫微閣為正一堂。鐘樓下有雷祖祠,鼓樓下有五嶽聖帝祠,玄壇殿北有昊天殿,真風殿東有福地仙官殿,西有留侯殿,又南有十二真君殿,真君殿西北有南斗殿。

方丈東西有提點提舉所,又有法堂在方丈南。真君殿在法堂東。而舊時之虛皇殿、壽星堂、玄帝殿則無有矣。

張宇初參見明成祖朱棣的時候,還是被他的氣魄震懾住了。這個據傳母親是蒙古妃子的永樂大帝,高大偉岸,一臉絡腮須,威嚴無比。

雖然明成祖對他比較友好,但剛剛發生的大屠殺,特別是方孝孺族滅案,讓人對其殘忍好殺的脾性心生忌憚:張宇初想起了他的父親朱元璋。

明成祖朱棣(資料圖)

朱棣以藩王的身份叛亂成功,奪得了自己文弱的侄子朱允炆的地位,這在正統的人士那裡是十足的大逆不道,名不正言不順。

所以為了收服人心,維持統治,朱棣就對不服從的人士大開殺戒。

史載:鐵鉉,割耳鼻後煮熟,塞入其本人口中,凌遲,殺其子;黃子澄,凌遲,滅三族;齊泰,凌遲,滅三族;練子寧,凌遲,滅族;卓敬,凌遲,滅族;陳迪,凌遲,殺其子。

方孝孺,凌遲,滅十族。這些殺戮,尤其是名聞天下的大儒方孝孺的凌遲滅族,讓張宇初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難以接受。

未完待續……

(編輯:靈瑾)

聲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道學 的精彩文章:

道由心學,感於神明:焚香與生活的修行
道士出國游:探尋古老文化,孝親健康之旅

TAG:騰訊道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