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在戰敗後,哪裡來的錢繼續發動二戰?幕後真兇竟是此國
德國作為一戰的戰敗國,在戰後自然得給戰勝國賠錢,但是在十幾年之後,德國竟然再次發動了二戰,那麼德國在這短短的時間內哪裡來的錢去發展軍工呢?
首先我們要搞清楚,德國是在1933年希特勒上台之後才開始突破一戰條款對本國軍力的限制,所以其發展軍工業的時間都不足5年,而在這5年的時間內,德國由一戰戰敗國瞬間發展成了歐洲大陸第一軍事強國,這五年的時間所花費的經費可不是一點半點。
其實希特勒執政之後,花費的巨額經費主要是來自於國際貸款以及政府發行的債務,還有一點是來自於對國民的隱性掠奪。說直白一點,希特勒發動侵略戰爭的經費完全是由其他國家給其買單的。
希特勒發展軍工業這麼順利,離不開一個人對其的幫助,這個人就是沙赫特,並且德國在1933年之後的金融體系完全就是由此人親手締造,而沙赫特的成功又離不開其父親的幫助。
沙赫特的父親曾經在紐約的金融行業混了30年,而沙赫特在22歲的時候就獲得了經濟學博士的學歷。後來的沙赫特憑藉其父親的人脈以及自身的努力,在上世紀20年代的時候成功遏制了德國的金融危機。後來世界性的金融危機爆發之後,由於沙赫特和當時的魏瑪政府政見不合,所以沙赫特便歸隱山林。
後來由於世界性金融危機的影響以及魏瑪政府的所作所為,德國國內的失業率居高不下,此時希特勒出來鎮臂高呼,得到了很多德國人的支持,而沙赫特就是其眾多支持者的一員。希特勒上台之後,沙赫特被其任命為國家銀行的總裁,同時出任德國的經濟部長,此時的沙赫特可以說完全成為了希特勒背後的男人。
沙赫特利用德國整個國家的信譽從華爾街獲得了大量的經濟貸款,作為回報,德國會從這些金融巨頭旗下利用貸款購買其軍事裝備和軍事技術,像美國的杜邦、美孚、福特等等大型企業都是德國的合作夥伴。
因此,美國的金融危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遏制,歐洲一些國家也開始效仿美國的做法,爭先恐後的給予德國「幫助」。其實這個原因,也是歐洲國家對德國衝破一戰條款限制視而不見的主要原因。所以德國能在短短的時間內成為軍事大國,完全離不開這些國家的幫助。


※百歲抗戰老兵祭奠張自忠將軍,墳前說了一句話,引人淚目
※世界盃期間,三大軍演同時上演,俄羅斯36艘軍艦開赴巴倫支海
TAG:軍迷大追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