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圖說清末不堪回首的屈辱之戰,北京「合城之人死六成」!

圖說清末不堪回首的屈辱之戰,北京「合城之人死六成」!

原標題:圖說清末不堪回首的屈辱之戰,北京「合城之人死六成」!



1900年8月4日,英、美、德、法、俄、日、意、奧等八國在攻佔天津後,近兩萬人的聯軍從天津沿運河兩岸進犯北京。


為了阻止聯軍北進,清政府在京津之間構築了兩道防線,並派遣了裝備精良的武衛軍在兩處駐防。北洋大臣裕祿統帥清軍在楊村被侵略軍擊敗,裕祿舉槍自殺。8月9日,由李秉衡率領勤王的地方部隊和義和團出城迎戰,兩天後,退到通州的李秉衡只剩幾個幕僚,這位70歲的老人含恨服毒自殺。



沿途義和團和群眾進行了抵抗,但依然無法阻止裝備精良的八國聯軍進攻。8月10日,侵略軍抵張家灣,炮擊通州,8月14日俄軍率先攻擊東直門、隨後日軍攻擊朝陽門、美軍攻擊東便門、英軍攻擊廣渠門、其他各國軍隊留守通州。


據《庚子記事》記載:北京城淪陷後,洋人先縱火焚燒,由鼓樓起,前後左右四條大街,「四齣挨門搜擄財物,淫污婦女,奸擄幼童」,「合城之人死六成」,「死屍填滿閘橋之河,水流為之堵塞」。



清軍在京城各處與聯軍展開巷戰,清軍死傷慘重,目擊的美國人說:「有中國死屍在地,此皆性質堅毅,遇攻不退,死而猶烈者也。」圖為正陽門,俗稱前門,是明清兩朝北京內城的正南門。1900年,城樓和箭樓為八國聯軍所毀。1903年和1906年分別重建。照片上是重建前的前門。


太和門:紫禁城內最大的宮門,也是外朝宮殿的正門。清代初年的皇帝曾在太和門聽政、賜宴,後來「御門聽政」改在乾清門。但在1900年的庚子事變中,曾被聯軍踐踏。這張照片頗有「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感覺。



大清門迎鑾,應該是1901年慈禧、光緒自西安迴鑾時進大清門時的情景,遠處是天安門。



東便門角樓,1900年8月初,八國聯軍攻佔後,損壞嚴重。


北海大西天,1900年,八國聯軍侵入北京後,放火燒毀萬佛樓,1919年,大佛殿及大圓鏡智寶殿等又一次失火燒毀,至此,號稱大西天的建築群化為灰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胡讀歷史 的精彩文章:

1937年日本記者自己拍攝的侵華鐵證照片集
二戰名槍知多少?其中一把影響AK47幾十年!

TAG:老胡讀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