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手臂上有一個「熱病穴」,輕輕一按,瀉肝火,補脾胃!

手臂上有一個「熱病穴」,輕輕一按,瀉肝火,補脾胃!

白露剛過,天氣轉涼,很多人不注意添加衣物,很容易受寒感冒,產生頭痛、發燒、鼻塞流涕、扁桃體炎、咳嗽等癥狀,雖然是小毛病,但也令人痛苦。

今天養生君教大家幾招,在感冒癥狀初起時,利用我們身上的穴位經絡,輕鬆將感冒「扼殺」在搖籃里。

頭痛:手三里穴

取穴:此穴在前臂背面橈側,當陽溪與曲池連線上,肘橫紋下2寸。

按摩方法:感冒初起頭痛,主要是由於氣鬱積在經絡,在手三里處找到痛點,用拇指輕揉(不用過於用力),疼痛處多有結節,揉開後,頭痛便會減輕。

功效作用:

手三里穴是人體腧穴之一,屬於手陽明大腸經,出自《針灸甲乙經》,有疏經通絡,消腫止痛,清腸利腑的作用。

發燒:天河水

取穴:位於前臂正中總筋至洪池(曲池)成一直線。

操作方法:發燒時,推按手臂上的天河水,可以較快退燒;用食指和中指指腹自腕橫紋推向肘橫紋,約推100至500次為佳。

功效作用:

天河水所在位置,正好是心包經的位置,逆推心包經,即可瀉肝經之火,又可補脾經之血,肝火得瀉,心裡自然清涼,脾經得補,胃口必會大開。

所以對於那些夜裡手腳心發熱,汗出燒不退,煩躁難眠,夜咳不止等熱性病症,最為有效。

鼻塞流涕:液門穴以及大腸經

取穴:液門穴位於手背部,當第4、5指間,指蹼緣後方赤白肉際處;大腸經取穴位置是食指第三關節內側。

操作方法:當風寒感冒鼻塞流涕時,按壓液門穴配合大腸經,可以起到防治作用。

功效作用:

液門穴是手少陽三焦經的滎穴,五行屬水。液即水液,門即門戶,有通調水道之功,猶如水氣出入之門戶,故名液門;鼻塞呼吸不暢時,按摩此穴,鼻子馬上就能通氣。

大腸經流經人體的食指,此經所屬穴位能主治「津液」方面的病症,對於流清涕或鼻血有療效。

咽喉腫痛:少商穴

取穴:位於手指,拇指末端橈側,指甲根角側上方0.1寸。

操作方法:分三個刺激點,每個點用指腹或者牙籤按壓50下左右,不要過於用力。

功效作用:

少穴為肺經之井穴,有疏通、條達、開泄的功效,善清肺瀉火,驅邪外出,治療外感風熱郁遏肺經之咳嗽氣喘,咽喉腫痛、鼻出血。

咳嗽:湧泉穴

取穴:湧泉穴位於足底部,蜷足時足前部凹陷處,約當足底第2、3跖趾縫紋頭端與足跟連線的前1/3與後2/3交點上。

操作方法:把蒜切片(約一元硬幣厚),貼到湧泉穴上,可用創可貼固定;貼敷15-30分鐘,以局部皮膚紅潤為度,請勿整夜貼敷,以免出水泡。

功效作用:湧泉是足少陰腎經的首要穴位,是腎水的源泉,人體長壽的大穴。湧泉是外敷藥物治病的常用穴位,湧泉外敷藥物可以引火下行,治療腎水不足、虛火上升的多種病症。

- END -

養生優品店

9.10教師節

桃「禮」滿天下

優惠活動

即將開始

大麥若葉青汁下單立減30元

黑芝麻丸下單立減10元

春娟寶寶蜜下單立減10元

都市貝貝洗衣液5折優惠

敬請期待!

先領優惠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養生雜誌 的精彩文章:

打敗繼皇后的不是魏瓔珞,而是它!
這款養顏減脂茶,每天一杯,輕鬆迎接小蠻腰

TAG:養生雜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