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米其林星廚上海連開三家新店,傳統英倫佳肴也要迎合中國胃

米其林星廚上海連開三家新店,傳統英倫佳肴也要迎合中國胃

工作再忙,47歲的英國大廚詹森·阿瑟頓(JasonAtherton)每天下午都要抽空去練拳擊,以便穿得上修身有型的廚師服。雙排12粒紐扣、左胸口綉有字母a的精緻制服,一模一樣的他有50件。儘管廚房免不了油膩和污漬,他也要腳蹬一雙250道工序定製的昂貴Berluti皮鞋。

不同於大腹便便的主廚形象,詹森無疑是最熱愛時尚的名廚之一。他習慣穿塞維爾街(SavileRow)的定製男裝,費心從蘇富比拍下瑞士製表品牌愛彼1972年的初代皇家橡樹腕錶,二手精鋼款花了24萬元,「懂表的人都會問,你從哪裡搞來的這塊。」說起這些他頭頭是道。但一踏入廚房,他又回歸那個叛逆、狂熱的美食愛好者,心無旁騖地用精緻而複雜的料理征服全世界的挑剔食客。

8月,詹森主理的上海小酒館(ShanghaiTavern)、日料餐廳日矢(HIYA),中餐廳粵味(CantonDisco)在上海艾迪遜酒店揭幕。從南京東路的酒店大堂步入,經過全手動控制的老式旋轉門,上海小酒館挑高七米的餐廳空間搭配整片沿街的玻璃窗,偶爾有紅色雙層巴士從窗外駛過,吃著鮮蝦雞尾杯、炸魚薯條的人們可能會恍惚覺得自己身處倫敦。

餐廳主打英倫風,但入行30多年的詹森從不對當地美食的可塑性掉以輕心。八年前決定把店開到上海時,他為了熟悉本地的食材和口味,常常抓上幾百塊錢,打個的就直奔菜場,在討價還價的樂趣中,找到最新鮮、可以入菜的原材料,然後用自己的烹飪方法,讓它們成為菜譜的一部分。

上海小酒館的菜單簡簡單單一頁紙,省去了中餐廳令人眼花的厚重菜譜。傳統英倫佳肴與改良菜並重,比如將英國人愛吃的圓形豬肉派做成方形,由侍者推著餐車當場切配,擺盤像極了吐司。裹著腌漬豬肉泥的酥皮帶上餘溫,更符合中國人熱食的習慣。蟹肉吐司沙拉則用到了檸檬凍和腌黃瓜調和酸甜,與中式蟹菜中的醋和姜功能大同小異。

作為四間米其林星級餐廳的主理人,菜單上少不了詹森的招牌菜芝士焗通心粉。食材被裝在淺底鐵鍋里上桌,一層厚實的芝士上面是紮實的大塊牛肉,頂部再撒滿炸至焦糖色的芝士碎屑,分外誘人。牛肉韃靼也延續了詹森在韃靼菜品上的一貫掌控力,一道蘇格蘭海鰲蝦韃靼,配西柚凍、牛油果和手指青檸,曾是紐約艾迪遜酒店鐘塔餐廳(TheClocktower)的口碑之作。

在法餐、西班牙菜、美式、日系等風格中不斷遊走的詹森,似乎跟保守的英國美食界格格不入。這個出生在英格蘭約克郡的小鎮青年,16歲便趁著父母外出度假,買了張單程機票隻身逃到倫敦打拚。後在母親的建議下加入陸軍給養部隊(ArmyCateringCorps),六個星期的培訓結束後,他恨極了這種教條式的古板烹飪。

1998年,他拋下倫敦的一切,來到以分子料理聞名的西班牙鬥牛犬餐廳(ElBulli),成為第一個學廚的英國人。抵達的那一夜,他身上只有一個小背包和這家米其林三星餐廳的地圖。在沙灘睡了一夜後,第二天早上他騎著自行車翻越山嶺來到餐廳,懇請留下工作。「普通廚師需要1小時才能打開100個扇貝,廚師看到我只需要15分鐘就能搞定,所以他和我從此就成了好朋友。」他曾在接受採訪時回憶。

多年來,四處遊走的詹森受到馬可·皮爾·懷特(MarcoPierreWhite),以及分子料理掌門人菲爾然·阿迪亞(FerranAdrià)等多位頂級大廚的指導。2001年,他加入暴脾氣的「地獄廚神」戈登·拉姆齊(GordonRamsay)團隊,負責運營Maze系列餐廳,並撰寫了《美滋餐廳白皮書》(Maze:TheCookbook)、《五英鎊美食精選》(GourmetFoodforaFiver)兩本美食暢銷書。

效力近十年後,他和戈登不歡而散,轉而單飛,和菲律賓妻子經營起了自己的餐飲集團TheSocialCompany。2011年,旗艦餐廳寶侖街社交場(PollenStreetSocial)開業半年後便被授予了米其林一星。《TimeOut》倫敦版的美食編輯評價詹森,「他是一位非常有天賦的廚師,一位低調而安靜的成功人士,名聲在外卻不在乎聚光燈。」

8年開了20家餐廳,這是任何一個米其林星廚都不可小覷的戰績。

算上2010年為水舍酒店(Waterhouse)打造的外灘第一台(TableN0.1)和2013年在江寧路開業的食社(TheCommuneSocial),這是詹森第三次布局上海餐飲市場。「外灘第一台雖然結束合作了,但食社非常成功,過去幾年一直很忙。現在我們在這個市場沉澱夠久了,是時候去做一些商業上的長遠規劃。」詹森告訴第一財經,就上海小酒館的合作,他和上海艾迪遜酒店洽談了兩年,具體籌備了六個月。

彼時,《米其林指南》在千呼萬喚中來到中國內地,2016年首次推出上海版,引得滬上餐飲界震動,尤以開業兩三年的餐廳最受輿論關注。儘管TheSocialCompany旗下餐廳共攬獲四顆米其林星,詹森也一向以這本紅皮書的標準來經營餐飲,但看到不少大廚朋友如果沒有米其林星,連覺都睡不好,他始終覺得,「《米其林指南》不是給廚師的,是給食客參考的。餐廳首先要滿足顧客,如果你為一本指南烹飪,那就可笑了。」

所以寶侖街社交場一戰成名後,他和合伙人又在新加坡、迪拜等地複製了經營模式,但沒有一家新店是十足的翻版。「照單全搬是比較聰明保險的,我覺得喬·盧布松(JoelRobuchon)這方面執行得非常好。但以我的個性,不可能。我不喜歡重複同一概念。複製的動作無法讓我保持亢奮的心情,我寧願費神想新的構思,也許最後不一定成功,但起碼心理上滿足。」上月剛去世的法國名廚盧布松是全球摘得米其林星最多的大廚,超過30顆。也是在2016年,他的第一家美食坊在上海外灘開業。

對照盧布松龐大的美食王國,很難不去聯想TheSocialCompany的全球擴張計劃。按照時間表,再過兩個月,詹森在卡達和多哈的新店即將揭幕。「娶了菲律賓老婆之後,一切關於亞洲的好事接踵而來。」他打趣道。

「現在社會被金錢主義所籠罩,熱錢太多,太瘋狂了。人的一生對大千世界來說真的太微不足道了,你的興趣不能只是賺更多的錢。」但為了保證1400名員工的福利,他必須做好商人的角色。「兩年前,我們倫敦的餐廳業績大幅下降20%,沒想到過了兩年經營好轉,又升了回去。所以,比賺錢重要的是,讓你的事業細水流長。」

「成為一個好廚師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甚至可能比培養醫生還長,有時要20年。所以我母親一直跟我說,人活一世,開心最重要。」如今,詹森依舊是「空中飛人」,回到倫敦家中的時間屈指可數。但兩個女兒出生後,這種「用力工作、用心生活」的生活態度也影響了她們。「不管姑娘們以後對烹飪感不感興趣,好在相比20年前,現在女性主廚很多了,只要你夠強大。」他揮舞了一下自己健壯的手臂。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第一財經 的精彩文章:

稀土礦鎢礦開採指標下達,資源型上市公司受益
上海率先部署新信息通信技術,關注通訊及網路升級

TAG:第一財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