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孩子晚一年上學,可能改變一生軌跡!(父母必看)

孩子晚一年上學,可能改變一生軌跡!(父母必看)

點擊標題下的

親子派,

關注後每天閱讀

親子刊物!





來源丨凱叔講故事(ID:kaishujianggushi)




1




又到開學季,一條新聞在家長群里炸開了鍋:




為了能夠讓孩子早點入學,家長在入學年齡前「各顯神通」。



一位家長,改了孩子戶口上的出生月份。




很多預產期在9月初的准媽媽,要求8月底提前剖腹產,就怕孩子晚一年上學。








而身邊類似的例子更多,真是可憐天下父母心!



表姐的女兒生在9月底,因為8月31日的入學年齡關卡,她女兒去年沒能順利進入公辦小學。




表姐一家不甘心,於是採用曲線救國的方式,讓女兒去年上了民辦小學一年級。




前兩天,表姐請了假,跑前跑後,到處開證明、找關係,終於讓女兒順利轉學進了原本心儀的公辦小學,9月份讀二年級。



我對錶姐的做法很不解,問她為什麼那麼著急讓孩子提前入學,按正常年齡入學不好嗎?




表姐自豪地說:「孩子如果成績好,在班裡年齡又小,多有優越感!萬一孩子成績不好,還可以留一級,再跟正常年齡班走,什麼都不耽誤。」




確實,許多想讓孩子提前上學的家長,都有這種心理。






可大多數不足6歲的孩子,注意力、自控力、心智等各方面發展都不是很成熟,尤其是男孩,普遍比同齡女孩晚熟幾個月,提前送去小學真的很難跟上。




如果因為跟不上而留級,也會傷害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




初入學遭遇困難或挫折,父母極易產生這樣的心理:「孩子本身就比別人小點嘛,大點會好的。」



而這種心理暗示也會傳遞給孩子,當他遇到困難時就會想「因為我比你們小。」




當然,每個孩子成長節奏不同,有一些提前上學的孩子,理解能力、自理能力、社交能力各方面都不錯,但並不是所有孩子都能如此啊。





圖片來源:《起跑線》



我女兒生日在11月份,去年9月,她5歲10個月,孩子爸爸主張想辦法讓孩子早兩個月上小學。




本該是在草地叢林中蹦跳玩耍的年紀,早早讓她乖乖坐進教室,真是於心不忍。




最終,我還是放棄了提前上學的念頭,晚一年再送去!






2


過早上學,影響孩子社交能力





知乎上有一個話題:


9月份生日的孩子,晚一年上小學好嗎?




得贊最高的答主這樣說:



我5歲就念了小學,各種思想、處事方式與同學們不一致,自己有想法也不知道該如何實踐,甚為苦悶自閉。




還有答主說,自己因為早上一年學,不但學東西後知後覺,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連同學的興趣、愛好都明顯有差別,導致自己總是不合群。







社交對孩子生活以及成長的影響,遠遠超乎想像。它不但決定著孩子自身的幸福感,還影響孩子對世界,對他人的認知。




電影《放牛班的春天》里,年齡最小的孩子貝比諾經常遭受欺負,甚至被壞孩子蒙丹趕出床鋪。面對以大凌小的欺辱,貝比諾常常不知所措,嚇得瑟瑟發抖,變得更加閉塞。




不能很好建立同學、朋友圈,不但讓孩子身心受挫,還容易傷害自信。






圖片來源:《放牛班的春天》




事實上,去年在考慮我女兒要不要早入學時,我也做出了這樣的判斷:





女兒文化課應該能跟上,但由於年齡小,表達能力、思維寬度有限,在跟同學、老師的交往方面可能差一些。




可孩子各方面的表現,猶如提偶絲線,都是互相關聯的,當她處理情緒、關係能力差時,又難免影響成績。




如蝴蝶效應一般,孩子社交能力差,很容易殃及她在各方面的表現。




而同齡孩子,因愛好、感受、能力相當,彼此之間建立社交更容易。




一位從教多年的小學老師說,他會更信任那些「成熟、靠譜」的孩子,這些孩子的領導、組織、策劃能力都有更多的鍛煉機會。





圖片來源:《小淘氣尼古拉》




3


超前教育的危害,可能在二年級後爆發





武漢一位媽媽,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5年內花12萬給兒子傑瑞報了17個培訓班。




傑瑞5歲時就學完了小學二年級的課程,小托福考試得了全國前三名。




可謂起跑年齡小,起跑跨度大。




高強度的學習下,傑瑞沒有遊戲、玩耍機會,連休息時間都不足,每周只能休息半天,每天都要學到晚九點才回家。




一年級時,傑瑞成績非常優秀。但到二年級,傑瑞成績就開始下滑,從尖子生落到中等生,漸漸地,他開始厭學、不寫作業、上課走神……





圖片來源:《想飛的鋼琴少年》




不顧年齡的搶跑,損傷了傑瑞的健康,打消了他對未知知識的好奇,磨耗了一個孩子的正常心志。




美國心理學家格賽爾曾說:


任何一項訓練或教育內容,成熟都是推動孩子發展的主要動力。




提前學習、訓練,帶給孩子的,是生理、心理、性情的多重傷害。




拼盡全力讓孩子提前上學,因孩子生理、耐力、持久力、抗挫力等不成熟,很可能磨損了求知慾和探索欲。





圖片來源:《地球上的星星》




有人會說:「9月份的孩子,跟8月份的只差一個月啊,孩子能有多大差別呢?」




可是別忘了,班級里可不都是8月份的孩子啊。兒童期的孩子生長迅速,幾個月的年齡差,就能讓孩子身體和思維發生日新月異的變化。




我非常慶幸去年沒有提前把女兒送進小學,多一年的成長時間,她的各種能力都成熟很多。




記得去年,每天早晨送她去幼兒園,都要左喊右叫才起床。而今年上半年,女兒居然每天早晨準時起床,如果我沒睡醒,她就自己在房間看書。




生理的成熟,讓孩子朝氣蓬勃,自理、自律等品格都逐漸形成,對知識,更是有著本能的渴求。







4


6歲後再上學,可以拯救孩子的視力





前段時間教育部發布了《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實施方案(徵求意見稿)》,因為近年來,兒童近視率居高不下、不斷攀升,還有近視低齡化、重度化的趨勢。




而據世衛組織的一項研究報告顯示:目前我國近視患者高達6億,青少年近視率居世界第一,小學生的近視率接近40%。







而學齡前是孩子視力發育的最佳時期。




不足6歲的兒童入學,寫字、作業量都比幼兒園時大很多,孩子視力低下的幾率變大。




鄰居的兒子5歲3個月入學,孩子們課間時間短,很少下樓玩耍,而每天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做作業。




這樣算來,孩子的戶外活動時間並不充足。




而此刻,同齡的孩子,正在享受幼兒園每天2小時以上的戶外玩耍。








新加坡的一項研究發現:6歲以下兒童戶外活動時間不足兩小時,孩子近視幾率會大幅增加。




如果為了讓孩子早點上學,而搭上孩子的健康,想想就讓人心疼,有點得不償失呢!




5




孩子上小學,滿了6歲自然是最合適的,真的不鼓勵孩子早上,尤其是男孩,晚上一點會更好。




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孫雲曉曾建議:


男孩更不宜早於6歲入學。




他說,男孩的發育往往遲於女孩,有些5歲男孩的語言能力甚至只相當於3歲半的女孩。




如果提前入學,課堂上聽得雲里霧裡,回答問題也含含糊糊,勢必影響今後的學習。







把三個兒子都送進斯坦福大學的陳美玲說:





能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的,不是提前送孩子去學習,而是在家裡教孩子的頭腦力、專註力、溝通能力和創造力。




這些東西,不是學校和興趣班可以教的,更多是孩子在家庭里養成的。




作家六六說:跑得快不如走得遠。




對於孩子而言,又何嘗不是。







跟提前入學比起來,「晚一點」才是智慧父母送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雄鷹之所以能爆發潛力,最終仰望蒼穹,搏擊長空,是在它羽翼豐滿矯健之後。 




「長大」兩個字,連偏旁部首都沒有,一看就很孤獨。




在孩子長大前,請好好陪他看螞蟻、聽蟬鳴、追風箏,春看百花秋賞月,夏撫涼風冬玩雪。




一生很長,請給孩子時間,


讓他自由舒展地長大。




轉載於微信公眾號「凱叔講故事」(ID:kaishujianggushi),1400萬孩子的故事大全,爸媽的育兒寶典,轉載已獲授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親子派 的精彩文章:

兩口子再親密,這四種話也不能說,要不然你們的感情早晚要破裂
一件衣服害孩子反覆肺炎三個月,這四種衣服爸媽千萬別買給孩子穿!

TAG:親子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