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當工筆畫遇上瘦金體,怎一個「美」字了得!

當工筆畫遇上瘦金體,怎一個「美」字了得!

弘揚民族文化,拓展收藏思路,與您共同分享收藏樂趣

他的工筆畫,

雕青嵌綠、富麗絢彩,

明艷卻不失清逸,細微之處尤可見真章;

他的瘦金體,

用筆細勁、瘦硬有神,

至瘦而不失其肉,大字尤可見風姿綽約;

當他的工筆畫與瘦金體結合,

又是怎樣一番景象?

于非闇(1889-1959),原名於魁照,後改名於照,字仰樞,別署非闇,又號閑人、聞人、老非。近現代工筆花鳥畫大家,書法習宋徽宗趙佶獨特的「瘦金體」書法,是近代寫「瘦金體」首屈一指的大師。

光緒十五年(1889年)4月21日,于非闇在北京的一個四合院出生。於家祖籍本是山東蓬萊,大約在他四代之前移居北京。於父屬內務府正白旗漢軍,於母為滿族人。1954年,于非闇改隨母親祖籍並正式登記為滿族。

《紅葉雙禽》立軸,1948年作

於家祖上三代都是清朝舉人,均以教書為生,于非闇從小耳濡目染,接受了來自祖父和父親的文化熏陶,對詩文和書畫篆刻非常感興趣。1908年,于非闇在滿蒙高等學堂讀書時,還曾隨日籍教員學過素描水彩等泰西畫法(油畫技法)。

《梅雀爭春》立軸

辛亥革命那年,22歲的于非闇改回山東蓬萊原籍,開始向民間畫師王潤暄先生學畫花鳥、草蟲,並學習飼養昆蟲及研製顏料之法。這位啟蒙老師擅工筆花卉草蟲,尤以畫蟈蟈聞名於世,對於非闇終生的藝術樣式都產生著影響。此後,于非闇曾廣泛地涉獵過山水、花鳥,工筆、簡筆,以半工半簡、勾花點葉的花卉居多。

于非闇曾在《自我介紹》一文中回憶:「我本來在十七八歲的時候,學習些工筆花卉,五六年的光景,只學會了怎樣調製顏色,怎麼配合襯托,不過在那時,我對宋人的畫,已有相當的認識。」加上母親和妻子都是愛新覺羅氏宗室後裔,家中收藏的法帖書畫、印譜拓片、筆墨紙硯十分豐富,于非闇受此熏染,之後研習書畫,自然水到渠成。

《秋梧鳴禽》立軸,丙子(1936年)作

「五四」運動前後,一批敏感的學者有感於中國畫競尚高簡、崇尚仿古的風氣,曾經大聲疾呼美術的變革,他們一方面主張引進西畫的寫實主義,也同時主張復興院畫的寫實作風,以救治中國畫的「弊端」。于非闇即在這一文化背景下走進了畫壇,他的工筆花鳥畫是個人的選擇,也是審美時尚更新的時代的選擇。

自1935年始,于非闇把藝術的重心移向了工筆,從內因講,這是「由博及約」的藝術規律使然,也是藝術家「發現自己把握自己」的結果。此時的于非闇已是不惑之年,起步雖晚,成就卻大,所繪工筆花鳥,雕青嵌綠、富麗絢彩,而白描的蘭竹水仙也是清逸絕倫。到了20世紀40年代,于非闇的名聲竟可與張大千同相輝映。

《水仙蝴蝶》立軸

從外因講,除前述時尚的變化,啟蒙教育埋下的種子之外,張大千對他的啟發亦不容忽視。于非闇與張大千是莫逆之交,于非闇曾為張大千代言與徐燕孫筆戰,張大千也時常關注于非闇的繪畫藝術。據包立民先生考證,張大千曾勸于非闇棄小寫轉工筆,專攻雙勾花鳥畫,並配以瘦金書題款,于非闇聽了他的意見,便致力於此,逐步形成了於派工筆花鳥畫的樣式和語言。

《朱竹翠鳥》立軸

為了掌握物象特點,于非闇還養了不少花和鳥。他觀察過鴿子,對鴿子的各式姿態瞭然於衷。一次,友乃求之作大幅的翔鴿圖,他為之犯難。平日放鴿,只是仰觀,從未俯視過鴿子如何飛翔。於是,他登上高高的城樓俯視鴿群起落,而後動筆描畫。本無意於養鴿的于非闇,卻意外成了專家,且著有專著,可惜被畫名所掩蓋。

他還注重於師法自然,即便晚年名聲日隆,仍時刻留意百卉蟲鳥,以求精確。每逢公園牡丹盛開,或聽聞某處菊花展覽,一定要去仔細賞覽,勾畫底稿數幅留存。

《工筆花鳥》立軸

在其人生的最後10年里,于非闇迎來了自己藝術創作的旺盛期。在他的畫卷里,藍天更加澄碧,翔鴿更加自如,牡丹更加富麗,筆法更加堅挺,色彩更加明亮,構圖更加嚴謹。

吳冠中曾言:「美術界大部分畫家的文化水平都不高,因此他們的作品情懷和境界上不來。」此現象自近代以來便成頑疾,這是多數畫家止於進步的主要原因。于非闇中年學畫,卻能脫穎而出,是在於其畫外功夫。

《花鳥》鏡心

于非闇的瘦金體在近代首屈一指,這源於他小時候學書法的底子,自晉唐楷帖入手,上溯秦漢篆隸,中年後改學虞(世南)褚(遂良),後專攻瘦金,運筆寓勁健於柔媚,輕重滑澀,耐人尋味。對於工筆畫家而言,瘦金體不僅能夠鍛煉筆力,且書風與畫幅相得益彰。書法之外,于非闇還善治印,師從齊白石,卻無大刀闊斧途轍痕迹,風格趨西泠一路,頗有古璽意趣。

《耄耋富貴》立軸,1948年作

除開書印,于非闇在作文章上亦有造詣。1928年5月,于非闇出版《都門釣魚記》《都門藝蘭記》《都門豢鴿記》,後者且有英譯本問世。1930年至1934年,他曾於《晨報》文藝副刊「藝圃版」任編輯,以「非廠閑人」和「非闇漫墨」為筆名,在京津滬等地報刊連載文章,為當時知名專欄作家。

于非闇雖天賦優越,但仍勤勉有加,每日必書畫,至老不懈。晚年雖只住3間小屋,仍不因環境局促而稍弛怠,費日課。

《草花蚱蜢》立軸,丙子(1936年)作

于非闇在生命的最後一年,掙扎疾病,題《喜鵲柳樹圖》跋云:「從五代兩宋到陳老蓮是我學習傳統第一階段,專學趙佶是第二階段,自後就自己的栽花養鳥的一些知識從事寫生,兼汲取民間畫法,但文入畫之經營位置亦未嘗忽視。如此用功直到今天,深深體會到生活是創作的泉源,濃妝艷抹、淡妝素服以及一切表現技巧均以此出也。」

如此用功,值得晚輩從藝者學習。

1959年7月3日,于非闇歿於北京,葬於京郊丰台。

在於非闇的繪畫作品中,

精到的筆法與艷麗的色彩並不衝突,

不會因「艷」而顯出「俗」,

這正是繪畫大師的高明之處。

艷美之色與高古之意整體貫穿在其中

是識別其作品的根本,

再配合「瘦金體」瘦硬的書風,

與工筆畫相得益彰,古意更濃!

【于非闇工筆花鳥畫 + 瘦金體】

溫馨提示: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中華古玩藝術網推廣的內容如有侵權請您告知,我們會在第一時間處理或撤銷。

中華古玩藝術網

古玩古董、藝術品、收藏品、歷史人文、茶道、香道、盆景

插花藝術、旅行攝影、心靈雞湯、養生美食

服務與合作

收藏界大咖都在關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華古玩藝術 的精彩文章:

在億萬富豪田家炳的家,看到的畫面卻令人潸然淚下……
荔枝熟了

TAG:中華古玩藝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