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老爺機再次迎來第二春——未來人類X799升級4790K處理器 小記

老爺機再次迎來第二春——未來人類X799升級4790K處理器 小記

前言

雖然之前裝了一台台式機,但是在日常使用的時候,大學時候購買的未來人類X799依然有著非常高的出鏡頻率

並且,隨著時間的推移,當初完全可以滿足使用的E3 1231 V3處理器,也漸漸的無法滿足需求了,許多時候,電腦風扇在咆哮,但是滑鼠依然卡成幻燈片

未來人類X799採用的是Z97主板,cpu擁有四項供電,理論上可以升級的cpu也就4790K和5775C了,然而5775C找不到賣家,並且價格高高在上,高達1k5,反而性能相對比較強一些的4790K價格才1k左右,遂入手

開箱

入手渠道來自鹹魚二手,盒裝個人一手

包裝還是挺靠譜的,一大堆泡泡紙

說實在話,intel的處理器買過不少,但是盒裝還真沒買過任何一塊……這個小藍盒只在圖片上見過

打開之後,裡面是個小紙包

外觀

再取開,就能直接看到4790K本體了。另外科普一個小知識點,intel的處理器有多個產地,不同產地的表面字體印刷效果相差很大,有的居中、小巧、漂亮,例如哥斯大黎加;有的也居中,也小巧,但是明顯不漂亮,例如馬來西亞;有的既不居中、也不小巧、也不漂亮,例如越南……

看看側面,封膠完好,應該是沒開蓋的

背面的觸電完好,但是上部和右側有輕微發黃

用酒精擦拭之後,情況略有好轉

安裝

拿出用了多年的筆記本

翻到背面,大體分成三部分,有大面積的進氣格柵

拆機第一步,拆掉電池

然後擰掉四顆固定螺絲

輕輕一推,就可以將後蓋拆掉,然後就可以進行清灰、更換硅脂和配置升級,整個過程非常簡單。打開後蓋,就能看到在筆記本中算是豪華的散熱了,總共是7熱管雙風扇,散熱效果暴力,重量也暴力

但是從側面看,鰭片厚度太薄,實際的散熱效果比較一般,如果加厚的,應該效果會更加出色

散熱磨具由八顆螺絲固定,有相應的固定順序

擰掉螺絲,就可以拆掉散熱磨具了。散熱磨具一面黑色,一面銅本色

可以明顯看到硅脂的數量不少,這也從側面反應了這種散熱磨具的扣具力度不是太夠,和處理器之間的空隙比較大

980M,當年的旗艦移動顯卡

性能逐漸不夠用的E3 1231 V3

背面的觸點完好

還上4790K,一眼都不想多看這個印刷字體

扣上扣具

硅脂選擇貓頭鷹的NT-H1

說實話,這個硅脂量真的不多……

裝回散熱磨具

記得按照順序一個一個來

蓋上蓋板,裝回電池

測試

開機之後,由於更換了處理器,電腦默認進bios,可以清晰的看到4790K

之前在使用e3 1231 V3的時候,隨便截個圖,這就是我更換4790K的原因,雖然性能不夠用,但是我們先測試下,看看更換4790K能提升多少

看看配置

打開CPU-Z,四核心八線程,三級緩存8MB

內存就是DDR3 1600 CL9

簡單跑個測試,單核性能1515,多核性能6563

象棋多核跑分11419

象棋單核跑分2667

鎂光M600內存呢加速跑分,1W7

日常待機溫度,e3處理器,在55℃上下

緩存、內存跑分測試

單烤FPU,溫度穩定在90℃以下,四核心穩定睿頻3.6GHz

開啟強冷之後,溫度降了一些,大約在87℃左右,另外硅脂用的是TX4,好長時間沒換了

降溫曲線還是很漂亮的

看看4790K的配置參數

處理器TDP從80W升到了88W

簡單跑分,單核心跑分1804,多核心跑分7879,性能提升在20%左右,很明顯

象棋多核跑分15087,這個分數有點低

象棋單核心跑分3044

鎂光M600開啟內存加速跑分,1.3W

待機溫度差不多,也在55℃左右

內存、緩存跑分測試,內存和緩存性能均有提升,全方位碾壓E3 1231 V3

單烤FPU試試,哈哈,果然,過熱降頻,溫度在96、98℃左右徘徊,四核心睿頻只能穩定在3.7GHz,也就比E3 1231 V3強一點

開啟強冷,溫度沒有變化,還是那個溫度,但是隨著時間的增加,熱量堆積更加嚴重,四核睿頻只能穩定3.4GHz了,比E3還弱了

停止烤雞之後,溫度下降很快,然而沒啥用

另外,象棋多核跑分的時候,過熱降頻,導致多核跑分不高,我就說剛剛那個分數不太對勁

象棋單核跑分沒問題,不會過熱

但是,對於intel的cpu來說,單烤FPU這種使用場景真的很少遇見,換個cpuz的溫度壓力測試,貌似並不會降頻,溫度整體控制在90℃上下,不會降頻,心中略微有了一點安慰

cpuz壓力測試的時候,四核心睿頻4.2GHz,核心電壓1.185V,貌似這個電壓還不錯?

晚上一局lol試試,處理器的整體負載在30%左右,沒有降頻,就是溫度不太好看

總結

1、相比較於E3 1231 V3來說,更換4790K的性能提升是非常、非常明顯的,日常使用就有非常明顯的性能差距的感覺,很多E3會卡、會愣一下的場景,4790K都不會出現。並且,由於單核心睿頻最大可以來到4.4GHz,而日常操作流暢度基本都看單核心睿頻,因此,日常使用會更加順暢

2、22nm的4790K真的是個大火爐,並且還是硅脂U,讓X799完全無法壓住完全釋放的4790K,不過,日常基本不會滿載,但是滿載的時候大多數都會降頻,比較尷尬

3、開蓋,或許只有開蓋才能解決這個問題了

謝謝大家!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蘑菇評測 的精彩文章:

從硬體、軟體、續航來看一加6:使用三年依舊流暢
既有簡約之美,又有實用之便——酷冷至尊MasterBox MS600機箱 裝機評測

TAG:蘑菇評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