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何新解讀毛澤東的四首詞(1):獨立寒秋

何新解讀毛澤東的四首詞(1):獨立寒秋

原標題:何新解讀毛澤東的四首詞(1):獨立寒秋


何新讀解毛澤東詩詞(1):


黃鐘大呂氣吞日月



詩詞乃毛澤東之餘事

【序言】


古人云:詩言志,歌詠言,詩詞如其人。


毛澤東,人中之龍,中國歷史中第一大英雄也。萬機之暇,偶以詩詞為餘事,而其詩詞則多為述懷抱、言志向之作。


毛澤東一生所作詩詞甚多,傳世者數十首。我竊以為,其中特別有四首堪稱黃鐘大呂,氣吞日月之代表作也。但前人對茲誤解及曲解亦頗多。


茲不揣淺陋,分別略為解讀如次。


一、糞土當年萬戶侯


沁園春·長沙



【讀解】


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

(何新按:此句為起興。)


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漫江碧透,百舸爭流。


(何新按:對眼前即景所見的精鍊概括。)


鷹擊長空,魚翔淺底,


萬類霜天競自由。


(何新按:此句融入已非單純寫景而主觀,借景言志,即王國維《人間詞話》所謂「有我」之境界。


「萬類」,不是指萬物,類是有生命物。「競」,即競爭——當時的流行語是「物競天擇」即生存競爭。霜天,是秋景也是借喻與象徵,比喻嚴酷的生存環境也。19世紀末嚴復引進中國天演觀念(進化論),即物競天擇,生存競爭,優勝劣敗,適者生存。


「自由」二字,也是20世紀初自西方傳入中國之新潮觀念。


20世紀初,英國哲人羅素訪華,羅素被認為是自由主義思潮之巨擘。


1920年10月底至11月初,湖南省教育會在長沙舉行中外名人學術講演大會,邀請在中國講學的杜威、羅素,以及著名學者蔡元培、吳稚暉、李石岑、張東蓀、章太炎、楊端六等來湖南講演,內容涉及哲學、教育、社會改造、男女平等諸問題。

其時,正值毛澤東參與發起的湖南自治運動失敗,思想迷茫之際。毛澤東前往聽講演,同時應《大公報》之邀,擔任特約記錄員,為演講做義務記錄。只是此時的羅素絕對不會想到,眼前擔任記錄的這個年輕男子,日後會徹底改變中國與世界。


30多年後,羅素為毛澤東撰寫了一本解釋西方自由主義的哲學書——《西方的智慧》(此書是作者《西方哲學史》的簡明版)。羅素把此書題辭敬獻給毛澤東。)


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


(何新按:寥廓即遼闊,指空曠蒼茫而虛無的空間。毛澤東環顧上下四方一片空虛蒼茫,不見人物,感到惆悵。於是毛澤東發問:眼前的這片蒼茫大地——究竟誰是你們的主人,決定你們的命運?而此詞之下半首,就是毛澤東對此問題的回答。)


攜來百侶曾游,憶往昔崢嶸歲月稠。


(何新按:追憶往事,當年曾與眾多朋友遊學此地。)


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


(何新按:那時我們正年輕,意氣風發,無所畏懼。)


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


(何新按:我們砥礪意志,點評時事,藐視當朝那些大人物。)

曾記否,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


(何新按:還記得嗎,我們一起躍入大江,奮臂縱游!我們激起的浪花,改變了江船的航向!


這也就是是對上闋問題的回答——誰能主宰沉浮——就是我們自己!)


【解題】


獨立寒秋,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可以概括此詞意象。此詞作於1925年,乃是毛澤東即將告別家鄉整裝待發之際,勵志賦詩,決心登上歷史舞台而做時代主人的一首告白之作。


【譯文】


獨自佇立深秋的橘子洲頭


眺望湘江緩緩北流


看萬山群峰都已丹紅,


一層層樹林好像染了顏色

江水碧藍清澈


眾多船隻乘風破浪爭先恐後


雄鷹搏擊在長空


魚兒翱翔在水底


萬種生物在霜秋中競爭而追求著自由


惆悵面對遼闊無邊的宇宙


我要問這蒼茫的大地,


究竟是誰主宰著萬物的命運


當年攜手夥伴到此悠遊


追憶往日,那些不平凡歲月縈繞心頭

我們規劃山河,抨擊時事


藐看那些大人物如同糞土!


可記得否?


當我們縱游到大江中流——


那飛騰激起的浪花


竟擋住了飛奔而來的航舟!



毛澤東:1925


【解讀】


《沁園春·長沙》是毛澤東1925年秋所作。長沙是毛澤東人格形成的地方,長沙也是毛澤東初期從事政治活動的中心。

1911年,毛澤東自湖南窮鄉僻壤的韶山沖來到省城長沙第一師範。毛澤東在此初步形成了自己的人生奮鬥目標和世界觀。


1917年,毛澤東組織新民學會,抱著救國救民的理念,開始從事早期社會活動。


1920年,周作人在北京建立烏托邦新村北京支部。4月7日,毛澤東親赴八道灣拜訪周作人。此時,毛澤東也起草了自己建設新村的計劃書《學生之工作》,並擬於在長沙嶽麓山實施這一烏托邦計劃。


[1936年,毛澤東在陝北的窯洞中同美國記者斯諾談起這段往事,如此說道:「(我)對政治的興趣越來越大,思想也越來越激進。可是當時我的思想還是混亂的,我正在尋找出路。」]


7月,毛澤東回湖南,參與湖南自治運動。他跑遍了嶽麓山下的每個村鎮,但沒找到合適的新村實驗基地。


9月3日,毛澤東在《大公報》刊文《湖南建設問題的根本問題—湖南共和國》,正式提出建設「湖南共和國」。


10月毛澤東擔任羅素等著名學者來長沙演講的記錄人。


1921年,毛澤東接受馬克思主義,參與發起建立中國共產黨。


1922年,毛澤東在安源組織工人補習學校,同年領導長沙土木工人罷工,促進了湖南省總工會的成立。因之第一次被通緝而出走。


1925年春,毛澤東回到湖南。他回鄉組織農民運動,遭湘潭縣團防局緝拿。

8月28日,毛澤東在韶山親友的掩護下,擺脫追捕,抵達長沙,應召去廣州參加國共合作,投奔國民革命運動。


這是毛澤東早年生涯的一個轉折點,從此以後,毛澤東成為一個職業政治活動家和革命家。


此次在長沙,臨行之際,毛澤東重遊了學生時代常遊歷的湘江畔的嶽麓山、橘子洲等地。


時方值而立之年。毛澤東站在橘子洲頭,回顧自己人生的前30年,特別想起1911~1923年在長沙求學生活和社會活動,想起其間發生的辛亥革命、五四運動、五卅慘案、國共合作等等,思緒萬千。感慨之餘,乃賦此詞,吐露激情壯志、理想和抱負。


好詩詞必有名句為詩眼。此詞之詩眼即在上半闋之此句——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


而下半首的最後兩句——「曾記否,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正是對這個問題的回答。


【餘論:比較毛澤東與胡適早期的兩首沁園春】


胡適一生學而無術,尤其不懂詩詞。


但是,胡適卻曾與人(歷史學家何炳棣)爭論,譏諷雲毛澤東不會寫詩詞——似乎胡適自己很懂很會寫的樣子。


其實若以詩詞而論,胡適所作之詩詞與毛澤東相比,差距不可以道里計。

例如,在毛澤東寫作這首《沁園春·長沙》之前不久,胡適也寫過一首《沁園春·詠俄國革命》。


天下事,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我們不妨以之與毛澤東的這首《沁園春》放在一起,兩相比較一下,其優劣立即可以昭然於目也。


胡適1917年作的《沁園春》詠俄羅斯革命,原文如下:


客子何思?凍雪層冰,北國名都。


想烏衣藍帽,軒昂少年,


指揮殺賊,萬眾歡呼。


去獨夫「沙(皇)」,張自由幟,此意於今果不虛。


論代價,有百年文字,多少頭顱?


冰天十萬囚徒,一萬里飛來大赦書。


本為自由來,今同他去;


與民賊戰,畢竟誰輸!


拍手高歌,「新俄萬歲」!狂態君休笑老胡。


從今後,看這般快事,後起誰歟?


胡適此詞作於1917年 俄國推翻沙皇政體的二月革命爆發之際,故題名「新俄萬歲」,登載在當年的《新青年》月刊三卷四號(民國六年六月一號)。


但是,此詞意境淺薄,用語生澀拗口。例如什麼「本為自由來,今同他去;與民賊戰,畢竟誰輸!拍手高歌,新俄萬歲」!什麼「去獨夫『沙』(指沙皇)」,「張自由幟,此意於今果不虛。」——乃是以政治口號直接入詞,堪稱20世紀流行的政治標語詩體的開山之作。後來有人指出郭沫若詩詞亦多用此體,為後人所譏笑——殊不知開創此體的,恰恰是胡適。


胡適與毛澤東的這兩首沁園春詞,都寫於20世紀初葉。但是可以看出,無論是以思想內涵還是文學詞章比照,這兩首詞根本不在一個數量級上,相差不可以道里計。


胡詞氣勢孱弱,想像乏力,文辭生硬。其詞既無「悵寥廓, 問蒼茫大地, 誰主沉浮」的雄偉意象,也不具有「書生意氣」,無力「揮斥方遒」「糞土當年萬戶侯」,更不配「指點江山,激揚文字」。


而毛澤東早年的這首《沁園春》卻意象雄偉,意味深長。當時的毛澤東還是名不見經傳的一個草根小人物,一介平民。但是「棲鳳枝頭猶軟弱,化龍形態已依稀」。正是寫完此詞後,毛澤東永遠地告別了他的家園,走向革命,走向政治,走進歷史,而且開始創造歷史!


胡適那種酸人語與青年毛澤東欲主宰天地力挽沉浮的氣概,豈可以同日而語?!


(2017-03-17)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何新時事 的精彩文章:

何新解放戰爭研究雜記:關於陳粟部的華野指揮權問題
何新:伊尹史事鉤沉

TAG:何新時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