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時尚 > Stayreal不二良:大家穿寫有我們logo的T恤,不代表什麼

Stayreal不二良:大家穿寫有我們logo的T恤,不代表什麼

原標題:Stayreal不二良:大家穿寫有我們logo的T恤,不代表什麼



題圖來自視覺中國


對於擁有充足流量的明星藝人,「演而優則商」已不是什麼少見多怪的事。現如今,明星IP的變現方式中,打造服裝品牌和開餐廳怕是最常見了。


有數據顯示,目前國內主流明星開店數量已超過300家。RET睿意德的《2017中國明星店發展研究報告》顯示,有超過60%的明星歌手都選擇了做自己的服飾品牌,而這之中有不少人都選擇了成為潮牌主理人。


圍繞著自己的IP,國內外正有一大批明星走在生產潮牌和周邊的路上。但是就國內而言,能被說出個名堂的,依然還是比較早期的幾個品牌:五月天阿信的品牌Stayreal;Edison陳冠希主理的CLOT;林俊傑的SMG;羅志祥的STAGE;余文樂的madness;潘瑋柏和李晨NPC......


SMG主打軍事風,其品牌Slogan即是「在槍林彈雨中穿梭」,軍裝和街頭,依然是SMG今年春夏的主題;madness則主打日潮,看起來略微保守,沒有純街頭式的狂放,有些單品甚至更偏向休閑商務的性冷淡。


小豬的STAGE創立於2006年,可以說很早了,但它的品牌風格好像一直沒有明確的定義,基本以街頭和運動為主,其中也不乏工裝、迷彩的元素,「舞王」本人的穿著本就多松垮、休閑的風格,這也基本能代表他的品牌的調性。


Stayreal更多的是玩具和動畫的元素,這是因為其創始人之一——不二良本身就是位插畫師,成人視角下的「童趣」形象,使得Stayreal相較其他品牌少有「暴烈」或者外放的風格,但色彩略豐富。同時,由於五月天的意志,阿信和不二良還為Stayreal加進了「搖滾」的含義。


阿信和五月天,已經成為部分80後和90後年輕人心裡的一個標籤。8月24~26號的鳥巢演唱會結束後,五月天歌迷在地鐵上自發合唱《溫柔》,場面感人。


不二良是阿信的高中同學,二人在2007年共同創立了Stayreal品牌。在今年的YOHOOD 2018潮牌嘉年華上,虎嗅專訪了不二良,聊了聊「明星潮牌」這回事。



小眾的「大眾化」?


儘管每個潮牌都喊著自己獨特的Slogan,向受眾發散著不同的信仰,但多數人對潮牌的印象依然禁錮在街頭、嘻哈、搖滾、軍事、工裝這幾個詞中。

沒錯,潮牌一直都是「小眾」的。


對於市場尤其是資本市場來說,「小眾化」從來都不是個帶有樂觀情緒的詞語,市場規模被主流品牌霸佔著,風格也有一定的局限。但在潮牌、音樂這些領域,這種現象怕就成了一種狂歡:「小眾」畢竟標榜著與眾不同與特立獨行。


但是現在,潮牌與大眾品牌的邊界似乎在慢慢溶解。


在今年的YOHOOD的潮牌展中,依然出現了優衣庫的身影。沒錯,就是那個「程序猿的衣櫃」、深受雷軍喜愛的優衣庫,從來都是簡單、中規中矩的日系風。



YOHOOH 2018潮流嘉年華上,優衣庫展位


如果說優衣庫的入駐跟四周一眾飛揚跋扈的潮牌不搭,相比之下,那些運動品牌則似乎更堂而皇之一些:耐克、彪馬等已經有越來越多的運動品牌被納入了「潮」的範疇,一同潮起來的還有近幾年崛起的,相當有年代感的「新國貨」勢力:回力、飛躍、人本......類似的還有年近100歲才「爛大街」的美國運動品牌Champion。


被這些「現象」裹挾著,潮牌有沒有「脫離小眾」的風險和擔憂?


不二良向虎嗅給出了他的答案:「我們並不覺得這是一個『擔憂』。」


「這反而是一個好事。」不二良說,近幾年來,這種東西(潮牌風)其實也被打得更開了,越來越多的高端時尚品牌也發現,只是講究精緻的話,年輕人已經不能完全接受了,它們也會更多往潮流品牌方向去做、或者和潮牌合作,也在往年輕化的方向前進。「現在的潮牌定義可能比以往來得更開闊一些。對我們來講,這不是個擔憂,是個必須面對的現象。」

不二良還回憶起自己當初和阿信創立品牌的時候,並沒有「潮牌」這個概念,後來市場經過了一段時間的塑造,才形成了「潮牌」這種現象,這個字眼。


Cover了幾乎全部商場和購物中心的主流品牌如今也拿出了「低姿態」,打入潮牌界輕而易舉,但是潮牌想要往品牌的方向進階似乎就多了一個高高的門檻,較之「品牌」的包容度、規模和產業化,明星潮牌前面還有著一條鴻溝。


但是有一點,主流品牌可能要低潮牌們一頭,那就是粉絲的忠誠度。


「陳信宏是我的一切!」


「陳信宏(阿信)是我的一切。」林曉對虎嗅說。


林曉是五月天和Stayreal的死忠粉,坐標上海。跟虎嗅說這句話的時候,她剛回到上海沒兩天,而值得她請假,跨越一千多公里去看的,就是五月天在北京的這場演唱會。


「我是去年掉『坑』里的,你一提阿信我班都上不下去了。」提到自己的偶像,林曉的興奮溢於言表:「我之前就挺喜歡Stayreal的,後來喜歡阿信了,就更喜歡了。」據林曉自己介紹,上海每一家Stayreal門店的店員微信她都有,為的就是不錯過任何一次上新和一些限量款、紀念款的發放。


「說的俗一點。」林曉繼續說,「如果能和阿信穿同款,嘿嘿......」


「同款」效應,是明星IP商業化的有效催化劑。余文樂同款、JJ同款的字樣,往往都會帶來大批「死忠」的擁護。明星的名字是對帶貨能力最好的詮釋,所有的藝人相關品牌,都有著這個叫做「粉絲」的附加值。


顯然小豬對自己的品牌傾注了不少的心血,在他的店中,多款商品都是自己親自上陣做model進行拍攝,而STAGE每一款商品的標題也都是以「STAGE小豬羅志祥潮牌」作為關鍵詞打頭,「明星同款」四字通常緊隨其後。


在Stayreal的網店中,阿信的形象沒有鋪天蓋地的露出,但全店銷量最高的一款商品,一度還是以阿信演唱會照片為主圖的一款阿信同款黑色T恤。



林曉解釋道,Stayreal的衣服通常會加入一些五月天歌曲的元素,本身就喜歡阿信和五月天的歌的話,換成衣服當然也「超級喜歡啦」!


明星潮牌就是粉絲的衣櫃?關於阿信的藝人身份對Stayreal的幫助,不二良坦言現在已經不會去避諱這個問題,「但是最初。」不二良說,「我和阿信並不希望做出一個只能用來服務粉絲的東西。」


「我們當時刻意避開了最快服務粉絲的方式,就是電商。因為電商是很快能夠聚集銷售,傳播訊息的,所以我們一開始走的是實體通路,而且我們最初沒有自己直接開店,而是找經銷渠道,做推廣的時候也沒有拿出和阿信有關的字眼,只對別人說我們是一群設計師。當時也不是那麼容易,因為大家競爭很激烈嘛,慢慢會有一些店家願意賣賣看,一些過路客也覺得挺有趣,畢竟這跟市場上的商品有點區隔,雖然貴一些,但他們還是能接受的。」


「後來我們覺得把產品放在每個店裡,好像品牌的形象不是很明確,我們這才想著說,試一下電商或者別的(方式)。當然粉絲們一定會發現、會知道,也會支持,這是阿信和我非常感激他們的地方。」


不二良坦言現在並不會排斥外界談及阿信藝人的身份對品牌的加持。「相比很多別的藝人品牌,阿信在Stayreal中的形象佔比算是很低的。不然應該是大剌剌的,店鋪門口各種人形立牌,店鋪形象幾乎全部是藝人包辦,我們其實很少。


在五月天的粉絲群中,自發購買偶像周邊被稱為「交水電費」。聽聞粉絲們對阿信和Stayreal的追隨,不二良笑了出來:「偶像的力量確實很強大。」


所有的明星潮牌大概都有這樣的現象,這就催生了一個並不容易被驗證的問題:一旦品牌失去了明星本人的意志,粉絲們對品牌的忠實度會不會大打折扣?

「如果這個品牌和JJ/六叔(余文樂)/小豬/阿信毫無關係了,你會繼續買嗎?」對於這個問題,我們從一些粉絲路人那裡得到的答案多是:


「那就會考慮一下了......」


「買應該還是會買的,但可能不會買這麼多了吧。」


「原諒我可能會背叛的!」


未來式是「多元化」?


明星潮牌自帶粉絲和知名度進場,但真正能讓市場買單的,恐怕還是設計上的創新和商品本身的戰鬥力。況且,潮牌本身的價位,普遍比一般的品牌服飾再貴些許。如果是殿堂級的品牌,溢價可能就不止是幾倍的問題了。


不二良記得很清楚:Stayreal已經創立11年了。


「我記得剛剛創立品牌的時候,我們可能更多的被定義為年輕人喜歡的奢侈品。因為它會比一般的品牌服飾貴一些,但重點是,為什麼它會貴一點呢?這裡面多出來的是什麼?我和阿信會經常探討這一塊。」


「所以我們那時候沒有針對潮不潮啊、流不流行,反而是看它有沒有足夠支撐這個價位的該有的東西,比如創意、品牌追求......」


潮牌越來越多,服裝這個品類可以發揮的卻越來越少,風格也愈難做到差異化。未來,怎麼在局限中做出特別的東西,恐怕就是潮牌們需要面臨的棘手問題了。Stayreal選擇的都是和服飾不相干的事:商店形式延伸至餐飲、咖啡廳,產品品類擴充至雨衣、安全帽、麻將、充電寶、甚至桌游......

不二良說:


「剛開始的時候,所謂的潮牌,尤其在華人世界沒有那麼多,開始我們自己懵懵懂懂地做,但是蠻快有了餐飲、藝術展這樣其他的形式......Stayreal算是這個領域裡蠻先驅去做這些事情的,並不是我們有先見之明,我們單純覺得,一個品牌應該是立體的,在每個層面都有新的事物。你們僅僅穿一件寫著我們logo的T恤並不能代表什麼。阿信也會跟我討論,他還是希望未來這些商品能夠跳脫『視覺』。


一件體恤能討得所有人的駐足並為之買單,並不易。


市場上關於明星潮牌的反饋也並不都是正向的,粉絲買的單,偶爾也會摻雜不情願的成分。因為是自己偶像家的衣服,雖然一時覺得「好醜」,但還會不自覺地走向收銀台,嗯,「真香」。但對於不那麼「鐵」的粉絲來說,讓其乖乖買單似乎就比較困難了。


坐標福州的潮牌愛好者大魚,曾是mastermind JAPAN的追隨者,在其他的品牌中,他雖喜歡余文樂的穿衣風格,但卻並沒有覺得madness具體到一件外套、褲子有多特別,出於價位,他也並不會到處找代購,或者日夜兼程地出現在madness位於三里屯的旗艦店成為購買力之一。



YOHOOH 2018潮流嘉年華上,等待余文樂現身的粉絲們


「不能因為我喜歡余文樂就尬吹,丑談不上,我就是覺得普通的衣服沒必要那麼貴。」同時,大魚說自己在大學時候最喜歡的就是Stayreal,但現在對Stayreal的關注「也比較少了」。


對於設計師,如果為品牌保持了銷量和關注度的不是設計和產品本身,恐怕也是一件十分悲哀的事情,自己的設計和市場是否兼容,出現矛盾的時候自己會不會妥協?不二良思考了一下,向虎嗅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這十幾年下來,自己並沒有去妥協什麼。

他打比方道:「這就像朋友的關係,我跟你不熟的時候,我建議你的事情,你不太會聽,除非我投你所好。比如我知道你喜歡喝奶茶,我買杯奶茶給你喝你會覺得我很好;當你討厭喝咖啡但我非要給你喝,你就會覺得我對你不好,但當我和你很熟的時候,雖然你不喜歡咖啡,但是我說『咖啡其實蠻好喝的,試試看』,這時候你可能就會來嘗一口。」


「我覺得品牌和市場的關係也有點像這樣,當你拿出你覺得很棒但是市場不是很接受的東西的時候,很容易孤掌難鳴,但是當大家接受你了,也喜歡你了,這時候你可以試著去推動一些你覺得不錯的東西,再看市場的反應,這最起碼就有機會讓大家越來越知道你自己要幹嘛,這就是我們覺得所謂的市場和品牌的關係。」


既然是商業化,銷量就是個不可避免會談及的話題。


公開資料顯示,林俊傑的SMG在2012年營收就已近1600萬元,陳冠希的CLOT旗下各業務板塊的年收入早已達到1000萬美元;李晨和潘瑋柏的NPC,2016年銷售額近億元......


好在,不二良沒有完全避開這個話題,他坦言:「這個是必須要好好去關心的一個問題。畢竟漂亮的商品,如果市場的反應、銷售或者運營沒有做好,那也會慘兮兮的。」


「我們在電商的投入較晚,但成長很快,尤其是大陸的增長最強勁。去年到今年大概成長了兩倍,線上跟線下的佔比大概是一半一半。」不二良給出了大概的數據。


潮牌們各有各的渠道,但差不多的是,它們鋪開的實體門店數量都不多。目前,在大陸,Stayreal有11家服飾店;SMG只在上海、武漢有兩三家實體店;madness更少,其官網只顯示了其在北京三里屯的兩家......


對於在大陸的擴張計劃,不二良表示,Stayreal在開店方面一直比較謹慎,鋪的點不是特別多,「我們從去年(2017年)年底,到今年、到明年,大概有五六家店在準備、洽談當中。」


潮牌界的巔峰,一如可以登堂入室的Supreme,已經做到了就算是沒有設計的「設計」,也會讓一眾信徒趨之若鶩,但對於林曉這樣的死忠來說,自己偶像的潮牌並不需要做什麼,在她心中大概就已經位列殿堂級別了。


關於自己在喜歡阿信之後,對Stayeal的情感轉變,林曉是這樣形容的:「之前沒帶什麼感情色彩,後來就有一種回家的感覺,我不知道怎麼和你說那種感覺。」對她來說,Stayreal已經不僅僅是一個品牌那麼簡單了,「單就品牌而言,我明明還有很多可以選的。」

對於林曉這樣的死忠,家人朋友囑咐其多穿點都不如阿信在微博上發一句「多穿點」有用,細細數來,林曉已經買過Stayreal的不少夏裝、秋裝和包包,說著,她像剛反應過來了什麼一樣,「咦,為啥我還沒買冬天的?」


「那今年就要買了。」林曉十分乾脆地說。

(文中林曉、大魚為化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虎嗅APP 的精彩文章:

世界盃這麼火,但足球卻不算好生意
43億歐元天價罰單,歐盟對Google「趕盡殺絕」

TAG:虎嗅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