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動漫 > 「人需要用好設計滋養自己的眼睛」

「人需要用好設計滋養自己的眼睛」

日本是一個設計大國

建築,產品,平面等等領域,名家輩出

日本社會也十分看重美育

從將近150年前的明治時期

就把它納入了學校教育,成為核心學科

不僅培養情趣,也用它來改良人們的生活方式

日本最頂尖的設計師

都很看重把他們的理念分享給公眾

也很樂於直接和孩子們交流

引領他們本能地探索設計的奧秘

比如設計師原研哉

他向小朋友介紹自己最喜歡的作品

一輛用纖維製成的「微笑的小車」

原研哉希望小朋友多去提一個問題:

「如果這樣的話,會怎麼樣」

比如,

如果手機外殼如同動物的皮毛一樣柔軟,

會是什麼感覺?

這樣想來,世界應該會變得非常有趣。

建築師伊東豐雄

希望小朋友能夠多觀察自然

「從自然中觀察

比如樹枝為什麼不是直的

河流為什麼是彎曲的

只要去仔細觀察

就能夠有很多靈感。

先去觀察自然,然後把它們轉化成圖畫。」

工業設計師柴田文江

她自己最得意的設計是

她為歐姆龍設計的這款體溫計

她認為

設計師應該將人對東西的感受

用語言來表達出來

「比如有的東西柔軟的像一朵雲」

建築設計師隈研吾

這位2020年東京奧運會主場館的設計師

給小朋友的建議是

多玩積木

「向上搭建是一座城

橫著展開是一座公園

慢慢地你就能在腦海中

繪出你最想搭建的東西了

一定要多玩玩積木!」

觀察生活里的現象,問題

可以不斷地問下去

好奇心和想像力

本來就是孩子最寶貴的品質

……

比如,

為什麼地鐵里的扶桿要放在這個位置?

別以為它就是個供乘客扶手的鐵柱

沒有什麼特別

其實它之所以這樣設計

有特殊的目的

通常,一節列車的這一排座位

可以坐7人

如果沒有這兩個杆子

乘客一不注意

就會鬆散地坐6個人

再來一個人

到底坐還不坐

尷尬就這樣產生了

有了這兩個杆子

就可以做一定座位區分

可是問題來了

杆子放在哪個位置更好呢?

經過長期觀察

人們發現

乘客很喜歡坐在座位的

兩端或者最中間

因此

用兩根柱子將座位

隔離成232的形式最好

這樣一來是不是好多了?

既有效利用了列車的坐席空間

又讓單身出門的乘客

有空位可以坐

稍微大一點的小朋友

和家長去參觀博物館、美術館

會接觸到一些特定的參觀線路

很多人以為這和展覽本身布置有關

其實

這和控制觀展人流有密切關係

比如下面這個展覽

把那個小紅人當做是你

展覽的重頭戲是最裡面的

《蒙娜麗莎》

可是從圖中看

觀展感受並不好

因為途中和各種參觀者碰撞

有時可能還會迷失方向

如果遇上那種觀展團

情況可能更加嚴重

還沒看到你期待的「蒙娜麗莎」

你就被大量人群擠出了展廳

......

所以不僅要有出口入口

展覽還得有一定的線路

即便有大量人群

也不會對單個觀眾造成太大影響

對於小朋友來講

事物的複雜性

有時候很難單用文字和比喻來表達

重要的是培養一種

觀察視角

比如一碗面

可以從複雜到簡單拆解來看

或者拆解小朋友日常生活中

最常用的書包

或者做一件和服外套

從簡單到複雜

剪裁

縫製

穿著

多樣化

……

這些有趣的展示

出自NHK的一檔節目

《啊!設計!》

節目由著名設計師

佐藤卓

擔任製作總監

在談到為什麼要製作這樣一檔節目時,他說:

「不管你是政治家、企業家、醫生、演員或者保姆

哪怕是你宇航員

周圍都有設計的存在。

即便你不是設計師,

你的生活也會和設計有關。

哪怕就是一點,人也需要用好設計來

滋養自己的眼睛

節目中如此展示「圓」在日本傳統紋樣設計中的無處不在

小朋友用這種方式體驗「食物」

「小時候,

根本不知道什麼是設計,

其實什麼都不懂不要緊

重要的是思考『為什麼』

因為沒有比感覺有趣想查明原因

更有趣的事情了。

這種興趣可能會對

小朋友的未來更有用

因為兒童在課堂上學習到的東西

只是生硬的條條框框

需要在觀察中看到美真實的樣子

這樣才能將它們銘記於心

在Lens的兒童美學項目Lens for Kids里

小朋友們在實地觀察了建築物和展覽後

用自己的想像,也設計了自己心中的建築和物品

上面是6歲的安童和5歲的葫蘆的作品。

葫蘆說:

「這是我家的房子,上面的箭頭是我家的標誌,

右邊是我和媽媽住的房間。左邊是我和奶奶的房間,

裡面有很多我的玩具,房子外面還有一個樓梯,

可以直接走進去。」

「為什麼會選擇這樣的顏色?」

「為什麼它會放在這裡?」

「怎樣的感覺會更舒服?」

......

這種設計中的

有趣和美

正是通過觀察

使得小朋友用自己的好奇心和探查心

來發掘和感知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Lens 的精彩文章:

最簡單的話,已足夠
被困16天,泰國少年足球隊終於被救出

TAG:Len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