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上海科普大講壇聚焦「沉睡的遠古生命」

上海科普大講壇聚焦「沉睡的遠古生命」

上海科普大講壇聚焦「沉睡的遠古生命」

上海科普大講壇聚焦「沉睡的遠古生命」

(化石網報道)據中新網上海9月8日電(鄭瑩瑩):「從魚到人的進化之旅」、「恐龍的物種檔案」……9月8日,上海科普大講壇迎來新學年「開學第一講」第107期,聚焦「沉睡的遠古生命」,邀請到中國古生物館館長、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王原,重慶自然博物館館長、古生物學博士、研究員歐陽輝以及中國地質大學教授邢立達,一起暢談古生物趣聞,分享古生物學研究領域的豐富成果。

王原館長以脊梁骨的起源、頜的出現、由水登陸、羊膜卵的出現、重返海洋、哺乳動物的興起、飛上藍天、羽毛的演化、人類的黎明這九大關鍵演化事件為線索,逐步揭示出生物從低等到高等、由簡單向複雜演化的漫長曆程。相比昆蟲的外骨骼,脊椎動物的內骨骼具有堅固、行動靈活的特點。而世界上已知最古老的脊椎動物海口魚出現於距今5億多年的寒武紀。此後,為適應生存活動需要,脊椎動物逐漸脫離原始狀態,發展出了頜骨、肺、四肢、羊膜卵,乃至羽毛,也因此具備了適應陸地或天空的能力。而隨著三疊紀中晚期哺乳動物出現,以胎生、哺乳構建起的原始親密關係為人類的社會性作了鋪墊。距今七百萬年前,人類的生命之光在非洲初閃。作為萬物之靈,人類不僅是生物演化史上的奇蹟,也是社會與文化的載體。

?歐陽輝館長則引領聽眾們聚焦出現於三疊紀中晚期的另一生物——恐龍,解密其物種檔案。在地球上存活近一億五千萬年的昔日霸主恐龍分為蜥臀目和鳥臀目,屬種豐富,族群繁多。目前已知最長壽的恐龍——腕龍可達300餘歲,而,的恐龍體長超40米,體重亦可超數十噸。為準確復原這些史前巨獸,古生物學家不僅專註於骨骼化石的發掘,也借土層內保留下的恐龍足跡推斷其生活習性和種群關係。有關恐龍滅絕的原因,目前學界主流持兩種假說。一是小行星撞擊地球,二是大規模火山爆發。認識恐龍的出現、發展與消亡是理解地球生命長河的重要一步。

?邢立達教授結合自身野外勘察的經歷向觀眾們具體講解了包裹遠古生物殘骸的琥珀這一十分特殊的生物化石。他與所在團隊發現的恐龍尾巴琥珀中包含了一截恐龍的尾巴和兩隻現已滅絕的蜂蟻。透過琥珀,人們可用肉眼觀察到尾巴表面所覆蓋的原始羽毛。而藉由此類化石,科學家也能更好地研究羽毛的產生,填補演化進程中的失落環節,甚至還原億年前的生態系統。內含花、蟲、羽、葉的琥珀雖小,但也包含著人類想要了解的未知世界。

當天,上海科普大講壇同時發布了衍生科普讀物「院士帶你去探索」系列科普繪本,小觀眾們紛紛預覽起這套精美的科普讀物,,感受科學的魅力。該套繪本由上海科學傳播與發展研究,團隊負責策劃,以上海科技館「上海科普大講壇」的科學大咖講座內容為依託,通過生動的故事、精美的繪畫,將,科學家的現場講座內容改編成了8本精美、有趣、嚴謹、並且充滿想像力的科學繪本,讓小讀者們在新奇的故事和精美的插畫中,了解自然生態、環境保護、人類健康等多個科學主題的,研究。

據悉,上海科普大講壇由上海市科委指導,上海科技館主辦,上海科學傳播與發展研究,承辦,上海科普發展教育基金會支持。目前已舉辦107場,邀請到兩百餘位海內外科學家進行精彩演講,累計約三萬名聽眾到現場聆聽。

相關報道:上海科普大講壇迎來新學年「開學第一講」

(化石網報道)據科學網(黃辛):9月8日下午,上海科普大講壇在上海科技館舉行新學年「開學第一講」,同時發布了大講壇衍生科普讀物「院士帶你去探索」系列科普繪本,作為孩子們新學年的科普讀物推薦。

中國古生物館館長、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王原,重慶自然博物館館長、研究員歐陽輝以及中國地質大學教授、著名科普作家邢立達等,在題為「沉睡的遠古生命」上海第107期科普大講壇上,暢談古生物趣聞,分享古生物學研究領域的豐富成果。

王原以脊梁骨的起源、頜的出現、由水登陸、羊膜卵的出現、重返海洋、哺乳動物的興起、飛上藍天、羽毛的演化、人類的黎明這九大關鍵演化事件為線索,逐步揭示出生物從低等到高等、由簡單向複雜演化的漫長曆程。隨著三疊紀中晚期哺乳動物出現,以胎生、哺乳構建起的原始親密關係為人類的社會性作了鋪墊。距今七百萬年前,人類的生命之光在非洲初閃。作為萬物之靈,人類不僅是生物演化史上的奇蹟,也是社會與文化的載體。

邢立達結合自身野外勘察的經歷向觀眾們具體講解了包裹遠古生物殘骸的琥珀這一十分特殊的生物化石。他與所在團隊發現的恐龍尾巴琥珀中包含了一截恐龍的尾巴和兩隻現已滅絕的蜂蟻。透過琥珀,人們可用肉眼觀察到尾巴表面所覆蓋的原始羽毛。而藉由此類化石,科學家也能更好地研究羽毛的產生,填補演化進程中的失落環節,甚至還原億年前的生態系統。內含花、蟲、羽、葉的琥珀雖小,但也包含著人類想要了解的未知世界。

歐陽輝則引領聽眾們聚焦出現於三疊紀中晚期的另一生物——恐龍,解密其物種檔案。在地球上存活近一億五千萬年的昔日霸主恐龍分為蜥臀目和鳥臀目,屬種豐富,族群繁多。目前已知最長壽的恐龍——腕龍可達300餘歲,而最大的恐龍體長超40米,體重亦可超數十噸。

當天,上海科普大講壇衍生讀物「院士帶你去探索」系列科普繪本首次線下同廣大觀眾見面。據悉,該套繪本由上海科學傳播與發展研究中心負責策劃,以上海科技館「上海科普大講壇」的科學大咖講座內容為依託,通過生動的故事、精美的繪畫,將頂尖科學家的現場講座內容改編成了8本精美、有趣、嚴謹、並且充滿想像力的科學繪本,讓小讀者們在新奇的故事和精美的插畫中,了解自然生態、環境保護、人類健康等多個科學主題的最新研究。

科普百分百·助力科普中國,讓科學知識在網上和生活中流行起來。溫馨提示:以上為科普百分百網上閱讀所瀏覽內容,轉載分享只為知識傳播和學習宣傳,本文內容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如有意見建議,請私信留言,我們會及時處理。歡迎關注,謝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普百分百 的精彩文章:

「以熱制熱」消酷暑 夏季女性需「熱養」
古埃及的防腐技術比此前猜想早1500年

TAG:科普百分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