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結婚可以窮,生孩子不可以

結婚可以窮,生孩子不可以



文 | 張梓夕 · 主播 | 姍姍


十點讀書原創



微博看到一個熱搜:什麼時候生孩子最適合?




評論區有個高贊回答讓人印象深刻:有錢的時候,生孩子最合適。


 


乍一看是一句調侃,仔細思考卻發現這是一句扎心的真相:生孩子,一定不可以窮。





不是不想要孩子,而是還沒準備好


 


朋友Lily特別喜歡小孩子。


 


結婚之前,總是嚷嚷著說要多生幾個小孩,可是結婚3年了,還是一直沒要小孩。


 


上次聊天無意中問起她:「你這麼喜歡孩子,為什麼還不生寶寶啊?」


 


Lily聽後沉默了一下,無奈地說到了自己的顧慮:

 



我也想要孩子啊,只是現在還沒有準備好,不敢生孩子。


 


家裡剛剛貸款買了房子,我和老公兩個人工資都不高,想到每個月的房貸,想到以後孩子吃穿各種費用,到了孩子上學的年紀還要考慮孩子上學的費用……


 


「明明很想要孩子,卻不敢生孩子;明明想要體驗為人父母的快樂,卻沒有勇氣做一個父母」。




身邊這樣的朋友不在少數,他們一面被催生,又一面顧慮重重:


 


連自己都養不起,怎麼養活孩子?自己還不夠成熟,怎麼為人父母?


 




成年人的世界多的是兩難的選擇,多的是複雜讓人心焦的問題,多的是顧此失彼的無奈。


 


一邊想著,還沒準備好,要在等等。等生活再好一點,準備的再充足一點生寶寶,這樣對孩子和家庭都好。


 


可另一邊,又忍不住地擔憂,會不會錯過了最好的生育時間?以後生活真的會更好嗎?


 


不早點生孩子,擔心以後大齡生寶寶會有風險;早點生寶寶,又擔心經濟條件跟不上,寶寶要跟著自己受苦。


 


生不生寶寶就成了一家的難題:

 


不生孩子,怕遺憾;生了孩子,怕後悔。


 



生孩子不易,養孩子更加不易


 


「上蒼給了我們生命,我們用奉獻去擁抱。」


 


看了《生門》這類的紀錄片以後,為母愛感動,同時也感受到了生孩子的不易,每個母親和孩子都是生死之交,生孩子是一種莫大的勇氣。


 


其實,比生孩子更加不易和需要勇氣的是養孩子。


 


電影《西虹市首富》的結局讓人印象深刻:


 

男主王多魚和夏竹結婚以後,打算把億萬財產都捐出去,後來夏竹懷孕了,兩人決定要留一部分財產給自己的孩子。


 


於是,夫妻二人就列起清單開始計算起將來養孩子的費用,從嬰幼兒用品到上幼兒園再到初高中大學,一系列算下來所需要的費用越來越多,多到費用清單塞滿整個屋子。


 


電影雖然是以喜劇手法收尾,卻把現代人養孩子的壓力都淋漓盡致地展現了出來。


 





經常在留言區看到讀者有相同的焦慮,其中一個粉絲故事看得讓人鼻酸:


 


今年30歲,結婚5年了,家裡有兩個孩子,還有一個生病的老人,生活壓力越來越大。

小孩到了要上學的年紀,馬上開學了,很想給她報名好一點的幼兒園,可是費用太高了,如果給她報名普通的幼兒園又擔心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眼前有巨大的經濟壓力,還擔憂孩子的未來,我們常說的「負重而行」就是這種感覺吧。


 


不知道生活中有多少人,也是同樣的矛盾和不安?


 


有人也許會反問:「哪有那麼多顧慮,小孩子上什麼樣的幼兒園沒有那麼重要。」


 


可是,為人父母不是這樣簡單的。




生孩子不易,養孩子更難。


 


作為父母,總捨不得虧欠孩子。總想著,把最好的一切給他,總忍不住在大雨到來之前,未雨綢繆,在大雨到來之後,為他遮風擋雨。


 


世界上沒有完美的人,卻總有追求完美的父母。


 


一直給自己製造壓力,這種看起來很傻的行為,就是父母戒不掉的愛。


 



結婚可以沒錢,生孩子不可以


 


在知乎上看到一個話題:沒錢要不要生孩子?


 


一個答主從孩子的角度回答了這個問題:


 



今晚跟我媽討論了這個問題,我直白地跟她說,沒錢是不會生孩子的。結果她一直反駁我:「怎麼不生?怎麼都要生一個!一代傳一代的!怎麼才算有錢?過個十年經濟情況還不是一樣?」


 


我一句話都沒有回答她,不忍心告訴她就是因為自己家窮,不想自己的後代像我一樣接受不了更多資源……


 


還有一個答主的答案也戳中淚點:


 



 不要,我家窮,我寧願父母沒把我生出來。人生最大的悲劇就是生下來貧困。




經歷過貧困的人,最能知道貧窮的無力;窮怕了的人,最懼怕貧窮。


 


「最大的悲劇是生來貧困」,能說出這句話的孩子,一定吃了很多貧困的苦吧。


 


紀伯倫曾說:「你的孩子,其實不是你的孩子,他們是生命的子女,並渴求生命。」







生孩子不僅是一種選擇,更是一種責任。


 


孩子不是一時興起的玩具,開心了就去寵寵他;累了,就懼怕壓力,就對他置之不理。


 


雖然,為人父母不需要要考試,但你至少應該,給自己設立一個及格線。


 


既然選擇了把他帶到這個世界,就要對這個生命負責。很多時候你都可以任性,唯獨對孩子,不可任性而為。


 


結婚可以沒錢,生孩子不可以。


 



富養孩子,從富養自己開始


 


看到這裡或許有人會有疑問:


 



為什麼生孩子一定要有錢?


沒錢就沒有資格生孩子嗎?


到底要有多少錢才算夠呢?


 


先看這樣一個視頻: 






美國一個節目從社會福利機構里挑選了一群孩子,設計了一個實驗。


 


讓他們說出自己和父母一直想要的禮物,然後把兩個禮物都放在他們面前,讓他們只能選擇其中一件(孩子來自弱勢家庭,家人沒有能力給他們買禮物)。


 


結果,孩子都選擇了把禮物送給父母。

這個選擇令人感動,也讓人心酸。


 


感動的是家人之間的愛,心酸的是孩子太早的懂事。


 


我們所說的一定要有錢,並不是要家財萬貫的富人才有資格生孩子,家庭條件一般,生孩子就是不負責任。


 


更不是說貧困家庭的孩子就不會幸福,就像視頻里講的那樣,貧窮的家庭也有貧窮的快樂。


 


我們所說的「有錢」講的是:你要儘可能變得「富足」,才更有選擇權。就像視頻那樣,有錢,才不至於讓孩子為難。


 



有選擇權,才不會讓孩子為了自己,放棄他想要的東西。


有選擇權,才不會讓孩子還沒長大,就懂事得讓人心疼。


有選擇權,才不會在現實面前除了低頭,別無選擇。


 


富養孩子,要先從富養自己開始。


 


不必焦慮,慢慢來,一點點改變現狀,不斷優於過去的自己。


 


提升自己,改變自己,經濟獨立一點、內心足夠豐盈、心態成熟一點、思慮周全一點。


 


把自己準備好了,才不會對未來沒有底氣;拼盡全力,你才不會對孩子無能為力。


 


先一步變好,早一點變好,未來才會更可靠,餘生才不會慌張。


 


願,每個人都能遇見最好的自己。




願,每個孩子都能遇見最好的父母。




▼長按下圖識別二維碼,關注十點書店


好書精鍊 / 提升見識 / 自我增值




-音樂&圖片-


景音樂 | 房東的貓《秋釀》


圖片來源 | 視覺中國


-作者-


張梓夕,率性洒脫的呆萌妹子,最愛胡歌和龍貓,此生唯有文字與旅行不可辜負。

本文首發十點讀書(ID:duhaoshu),超2500萬人訂閱的國民讀書大號,轉載請在後台回復「轉載」。


-主播-


姍姍,十點讀書籤約主播,自媒體人,知性女主播,能夠走進人心的溫暖女聲,公眾號:三個聲音、姍姍夜讀。




長按2秒識別二維碼關注我們


歡迎把我們推薦給你的家人和朋友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十點讀書 的精彩文章:

真正精緻愛自己的女人,這個細節絕不馬虎
孩子從小養成這個好習慣,才是最高級的教養

TAG:十點讀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