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耗時370年!一大國重歸海上「霸主」,美國第二,這事意義太大

耗時370年!一大國重歸海上「霸主」,美國第二,這事意義太大

據媒體報道,最新報告顯示中國已成為頭號國際航運國家。原因是中國在這四項核心指標中都排名第一。特別是在港口及物流這一核心指標方面,中國的地位尤為強勢,中國擁有世界上最大的集裝箱和散貨港口。排在中國之後的是美國、日本、德國和挪威。中國15世紀在清代開始執行閉關鎖國「海禁」政策370年後,中國再度回到世界海上貿易的「霸主」地位。

梅農經濟學管理合伙人埃里克·W·賈科布森表示,中國的優勢是壓倒性的,因為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出口國和進口國。實際上,只要中國採取積極的海上貿易政策,就能立刻坐上海上貿易的頭把交椅,這是由中國廣袤的領土、巨量的人口、勤勞的人民所決定的。

被譽為「海上絲綢之路」的中國海上貿易,其歷史可以追溯到西周時期,早在漢武帝時期中國的海上貿易就連通了經越南、泰國、馬來西亞、緬甸、印度到斯里蘭卡的海上航線。從唐朝到兩宋,由於陸上絲綢之路的斷絕,政府對海上貿易更為熱衷。例如唐朝設立市舶使,宋朝設市舶司以徵收「舶稅」並管理海外貿易。而到了元朝時,獎勵海外貿易發展的政策又比唐宋前進了一大步。

雖然在明朝初期朱元璋立下了「不許寸板下海」的祖訓,實施海禁。然而在明成祖時期「鄭和下西洋」的壯舉,最遠到達非洲東岸和紅海沿岸的港口,把海上貿易的發展推向一個高潮。儘管政府僅允許官方貿易和朝貢貿易,嚴禁海上民間貿易,但私貿盛行,而且1567年開了海禁。然而明朝的海上貿易,存在官方和民間爭奪貿易權的激烈鬥爭。儘管最後取消了海禁,但明朝浪費了兩百餘年的時間。明王朝拱手讓出了西太平洋的霸主地位,葬送了自身在琉球、馬尼拉和馬六甲的貿易優勢,也戰略性地放棄了航海業,讓葡萄牙人鑽了空子,取代了明王朝成為亞洲的 「海上馬車夫」,民間在沒有政府支持的情況下也錯過了高速發展的航海發展時期。

到了清朝,中國海上貿易遭到毀滅性打擊。順治初年, 以鄭成功為首的抗清勢力盤踞於東南沿海的大小島嶼上, 以此為根據地, 進出大陸進行著抗清活動。為了對付抗清勢力,清政府害怕反清勢力和外國人聯合起來,因此實行了殘酷的禁海遷界的政策,對我國沿海數省社會經濟造成巨大的破壞。在統一台灣後,康熙皇帝開海禁,指定通商口岸,但從雍正後期開始又開始實施嚴厲的海禁政策。然而鴉片戰爭砸開了中國閉關鎖國的政策,中國被迫成為西方列強通過海上貿易傾銷商品和攫取原料的半殖民地社會。

新中國成立後,出於擴大政府財政、實施工業化積累的目的,採取了有限實施海外貿易的政策。在改革開放後,中國憑藉工業體系和國民教育普及的比較性優勢,開始實行鼓勵對外貿易的政策,同時也在大力推進的我國的海上航運業。在40年後,中國海外貿易已經今非昔比,海事運輸業也重新獲得歷史性發展。在新聞中,中國是某國最大貿易夥伴的字眼,已經屢見不鮮。如果沒有龐大的海事航運業,這一目標是難以實現的。

更令人欣慰的是,中國成為國際航運最強國家,不是單純的利益,而且有堅強的海上力量的保障。2018年4月份中國海軍50艘艦艇、41萬噸總排水量的編隊,在中國南海進行了史上最強大的海上閱兵式,其雄壯的規模震驚了整個世界。中國在建的新型艦艇,就包括6艘055型大驅和8艘052D驅逐艦和4艘054A護衛艦。中國能夠在2020-2022年左右,就能讓6個驅逐艦主力支隊實現滿編,總數可達72艘驅護艦艇。此外中國海軍艦艇在繼續實施印度洋反海盜行動之外,艦艇航行軌跡已經遍及世界所有海域。

從世界近現代歷史來看,航運規模的發展,和一國經濟和海上力量發展,有著必然的聯繫。因為航運發展能夠最大限度利用全球經濟體系,促進貿易發展,提升經濟實力,同時要發展海上力量來保障貿易交通線。因此中國這次超過美國成為世界最大海事大國,將成為一個重要歷史分水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諍聞軍事 的精彩文章:

「胖妞」親戚運30大街曝光「堵飛機」?真實情況讓軍迷大跌眼鏡
MH370在鄰國?一大國10顆衛星拍照闢謠!反航母體系曝光

TAG:諍聞軍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