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腎臟「逢秋易虛」,滋陰補腎該抓緊!秋後常做4件小事能預防腎虛

腎臟「逢秋易虛」,滋陰補腎該抓緊!秋後常做4件小事能預防腎虛

腎臟是個脆弱的器官。它雖然有著強大的功能,負責著毒素的排泄和血液的生成,還要維持水與電解質平衡、腎陰陽平衡等,更重要的是還與泌尿功能、生殖能力相聯繫,但它很容易受環境影響和刺激,出現健康問題。雖然腎功能障礙並不是多見病症,但腎虛的癥狀卻很普遍,尤其是充斥著燥邪的秋季。

「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由於秋季氣候乾燥,腎臟很容易為燥邪所侵、消耗腎陰,導致腎陰不足,進而引起腎陰虛。腎陰虛虧會導致盜汗驚悸、腰膝酸軟、頭暈耳鳴等,女性腎陰虛還會引起經少甚至經閉,干擾正常生理現象。如果本身就有腎陽虛證,秋季又過度消耗了腎陰,導致陰陽兩虛,會大幅度降低免疫力,給秋冬兩季的身體健康造成威脅。因此抓緊秋季滋陰補腎的機會非常關鍵。秋後常做下面4件小事,能有效預防或緩解腎陰虛。


常吃涼性食物,滋陰潤燥

秋季容易燥邪外侵、內火旺盛,為了能免受燥邪侵擾,除了要滋補腎陰外,平息內燥也是很重要的。很多性涼或性平的食物都能實現這一點。秋後可以多以山藥、蓮藕等富含澱粉的食物代替部分主食,其中藕類還富含纖維素,能幫助腸胃更好地消化代謝。

秋季還宜多吃淡水魚、冬瓜、銀耳、雪梨、葡萄、板栗等,都對腎臟健康有益。此外,睡前常喝小米稀粥能安神助眠、潤燥滋陰,也是秋季宜多進食的理想食物。


常掐腎區穴位,激活腎氣

腎陰不足會導致體內腎陰陽失衡,可能引起腎氣瘀滯。腎氣不通容易影響到正常的血液循環狀態,經絡也可能因此受阻,降低身體的活性。秋後更應注意血液循環和腎氣活化,除了必要的運動鍛煉外,每天早晚都刺激腎區穴位,如腳心、腳跟、小腳趾下方、腎俞穴、足三里、耳廓等部位,按壓或揉捏一定時間,能有效激活腎氣通暢,預防病症鬱結。

久坐久卧是促使腎氣瘀滯的一大因素,平時一定要避免長時間不活動,以免降低血液循環速率。


常睡早覺整覺,收斂腎陽

雖然秋季主補腎陰,但並不代表著不需要兼顧腎陽。陰盛陽衰的體質容易出現陽氣外泄的情況,而陰陽兩虛則會加重腎臟亞健康狀態。熬夜晚睡會加重腎臟工作負擔,還容易促使腎陽外泄、加重腎陰虛,良好的睡眠才是收斂腎陽、保證腎臟健康的必要因素。睡早覺、睡整夜覺對於秋季養腎有重要意義,還能緩解秋乏癥狀,保持精神狀態。睡整夜覺也代表著腎小管濃縮功能正常、腎臟功能正常。


常排膀胱尿液,釋放壓力

憋尿是一個非常傷腎的習慣,雖然它不是腎虛的直接原因,但經常憋尿、膀胱壁壓力過大,神經系統會調節腎臟增強濃縮功能,減少尿液生成,這會導致尿液濃縮、毒素蓄積,增加腎臟代謝負擔。而且憋尿容易使細菌上行,引發尿路感染甚至腎盂腎炎。當然也會加重腎虛狀態。勤排尿、釋放膀胱壓力也是在給腎臟減壓,腎臟負擔小了,腎虛和腎損害風險就會降低很多。

滋陰補腎並不一定要依靠補品之類的方法,對於腎臟來說,減壓減負比過多的滋補更有益。合理飲食、規律作息和堅持運動是保證腎臟健康、緩解腎虛癥狀的有效手段。為了健康順利地度過秋冬兩季,從現在開始養腎也不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腎寶寶 的精彩文章:

潤燥四件寶,秋冬身體好!秋季多吃這4種食物,到冬天都不上火
年輕人現已成為腎病主力軍!早晚各3個養腎法,男女都應該知道

TAG:腎寶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