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遊戲 > 「賣片的」不僅盯上了Steam,還宣稱自己是在好好做遊戲

「賣片的」不僅盯上了Steam,還宣稱自己是在好好做遊戲




故事的走向,可能本來不是這樣的。




8月27日,一款形貌詭異的遊戲登陸了Steam。




國區玩家當天上線的時候,應該都能在商店首頁見到它。由於畫風過於突出(我一度以為這是DNS被運營商劫持了),可能還帶著好奇心點進去看了看。




一眼看過去是有種被盜號的感覺




這個叫《女神駕到》的遊戲,從英文名(「Happy together」)到外包裝都充斥著一股擦邊球的感覺。但最顯眼的,還是它在第一天就收穫的「多半差評」。




想在Steam上掉到「多半差評」這個檔次,一般爛的遊戲是很難做到的,必須得爛出風格、爛出水平才行。出於好奇心,我也買了一個試毒。玩了會發現,其實就是一Galgame,還是那種特別老派的、需要反覆養成男主數值觸發劇情的Gal,美術和包裝也是手游水平。




過場基本就是小視頻+PPT,在線載入的那種




唯一的「特色」,是用真人替代了紙片人,以影片和寫真的方式呈現演出。而一些涉及到「選擇」的部分,則採用錄兩段視頻的方式呈現不同結果。



這並不是Steam上第一個賣寫真的遊戲了——著名的成都小黃油廠SakuraGame就在Steam上賣過寫真集。但那是以遊戲DLC的形式,像OST一樣作為遊戲周邊賣。




一般情況的「賣片」姿勢




前段時間還有一個叫Play with Kizami(和銘銘一起玩遊戲)的Galgame.說是Gal,互動部分也基本沒有,相當於賣電子寫真集。




曲線救國的「賣片」姿勢




不過這種真人出鏡的擦邊球,在Steam上稱不上有多吃香。




在Steam的審核框架內,太過分的成人內容並不能上架。我們所說的「黃油」,都有一套開發者和玩家之間心照不宣的生存策略。




開發者在Steam上架的是沒有裸露內容的遊戲,但通常會以各種非公開的方式流出「去兔子(反和諧)補丁」,讓玩家一手交錢一手交貨,達到在Steam上玩真·黃油的目的。




所以也就有了那句盛行各大黃油評論區的名言:




截圖來自某款知名傷身三消遊戲




要打補丁,自然得是二次元紙片人。像這種真人擦邊球,大家都知道不可能有「那種」期待中的內容,不太好賣。像上面兩個「賣片的」,主要還是粉絲買單。




但就算是《銘銘》這種純套路賣片,好評率也維持在「褒貶不一」的水平,《女神駕到》究竟是怎麼收穫如此多差評的?




因為它是個需要全程聯網、含有大量內購內容的遊戲。




我進入遊戲後發現,《女神駕到》所有的數據都保存在官方伺服器內,實時聯通,開了檔就相當於註冊賬號,從此不能回頭。




遊戲里鍛煉主角的能力值需要「學習」,賺錢需要「打工」。這些倒都是養成類Galgame常見的要素,但……《女神駕到》里完成這些動作都要倒計時。不想等這幾個小時也行,你得花鑽石。




最高氪金檔位盛惠648元,並贈送夏美寫真




只要好感度夠了,就能在每個章節里解鎖一定量的寫真和視頻。但在遊戲進行到一定程度時,正常互動所得的好感度就不足以進入下一章了。這個時候,想要加速好感度的獲得,也需要鑽石、鑽石和鑽石。




鑽石還能拿來十連抽




這股熟悉的醍醐味,

太像一個氪金手遊了。




Steam用戶的憤怒也來自於此:我們已經付過費了,原來是買了個氪金資格?




我們遊戲宅是老實人但不是傻子




這起差評風波發生後,在遊戲中飾演第一女主的Coser夏美醬也在微博上聲明,對此次拍攝內容的用處完全不知情。自己和遊戲開發商的合作是經由第三方經紀,從來沒看過合同,無法為自己維權。同時,她也呼籲大家不要購買這款遊戲。




夏美還解釋說,「當時以為自己拍的土味網大」。




夏美醬的聲明




那麼,事情真的是這樣的嗎?




我沒有看過土味網大,不知道網大有沒有全程獨角戲,還讓女主同一場戲換N身不同的衣服來回拍的情節。




但如果從遊戲的開發商入手,還是可以發現一些關鍵信息的。




只要稍加檢索《女神駕到》Steam頁面上的開發商「雲wind」,可以發現結果會指向一家名為重慶風雲互娛科技的公司。




真人戀愛手游




雖然這家公司此前沒有任何作品,但其企業法人旗下還有另外一家叫做「魔豆網路科技」的公司,魔豆和風雲公開顯示的網站主頁雖然地址不同,但最後都會跳到同一個叫做moredou.com的域名。




以moredou為關鍵詞查找的話,能在Google Play上找到一個叫《喵語春風》的手游。




姑娘您看著有點眼熟




左下角視頻里的人,赫然就是《女神駕到》的主人公夏美醬。




Logo中的角色,則是Steam上要128元才能解鎖的DLC人物 「林苒苒」。




進入手游以後,就能發現它的素材、UI和玩法與《女神駕到》高度重合,甚至可以說就是同一個遊戲,只不過手游版出得更早,而且在海外發行。




手游女主角也是夏美




既然遊戲已經上線了這麼久,那麼夏美說她從未知道拍攝內容的用途,就有點值得推敲了。我就這個問題向夏美提出了線上採訪的請求,不過被婉拒了。




與此同時,《女神駕到》的廠商也不停地在各種場合維護岌岌可危——或者說還沒來得及擁有就已經變成負值的口碑。




一是補發大量的鑽石給已購買遊戲的玩家。




「還是好好做好遊戲吧」




二是在反覆發布公告感謝大家的支持,會聽取玩家意見進行修改。短短一周時間,遊戲更新了三四次,除了提高玩家的數值,還去除了VIP會員等等增值功能。




「會把心思放在作品上」




不難看出,他們想要複製一遍SakuraGame當年的成功軌跡。




對SakuraGame稍有了解的玩家都記得它的「出道作品」《Super Star》引發的那場鬧劇。




《Super Star》是一個打擦邊球的戀愛養成遊戲,在上架之初售價31元,內容極其匱乏。所謂的養成玩法,也就是和《女神駕到》一樣通過重複勞動來積累數值解鎖新內容,幾乎沒有遊戲性,甚至還有部分美術素材有抄襲《Loveplus》的嫌疑。




《Super Star》的素質也就和《女神駕到》五五開




所以《Super Star》在上市初收穫的也是多半差評。




不過,SakuraGame面對如潮水般的差評,打出了一套堪稱Steam運營聖經的操作:

全額退款、永久降價、怒補差價。




姿態做低




SakuraGame就這麼在遊戲本身幾乎毫無改進的情況下,依靠從玩家手裡拿感情分,一轉口碑,從「多半差評」變成了「特別好評」。




此後的SakuraGame通過類似的做法,漸漸變成了黃油界的「良心開發者」。雖然旗下的遊戲有過各種美術素材、音樂等等的版權問題,遊戲素質也一般,但勝在一個只要六塊錢、自帶小補丁,不吃虧不上當,得到了童叟無欺「六元社」的美名。




只可惜,玩家對《女神駕到》的這套話術並不是那麼買賬。




SakuraGame那種玩弄玩家心理、讓玩家感覺佔便宜的套路,用多了大家也就認識了。何況《女神駕到》的開發商貫徹得不那麼徹底,送福利送的扭扭捏捏,沒有壯士斷腕、遊戲白送的魄力。




而且大量內購也觸及了Steam用戶的忍耐底線。 




《女神駕到》公告下的留言基本就這樣




所以截止到今天為止,《女神駕到》都沒有任何口碑好轉的態勢。它的Steam頁面上掛了個交流QQ群,每天都有各種暴躁老哥加群進來一通痛罵,然後被管理員禮貌地請出去。




我在屢次發郵件想採訪開發商(主要還是想問一問夏美醬的「羅生門」合作)無果後,也找到了交流群的管理員,想跟她諮詢一下。這位管理員跟我打了會太極,說自己只是個小客服,僅僅負責玩家反饋,關於夏美和遊戲的事情,「過段時間公司會有聲明的」。




追問好像只能到此為止了。




不過在結束對話的時候,我發現這位管理員的QQ簽名是

「求國內安卓有量的視頻廣告sdk」

,似乎不太像是客服的職責範疇。




這只是一個單純的關於垃圾遊戲的故事。




像《女神駕到》這樣的遊戲,手游市場上隨處可見。只不過這種遊戲還是頭一遭上Steam,所以搏得了如此之多的關注。




如何審核上架遊戲的質量,對於Steam而言一直是難以解決的事情。從名字到機制都非常理想主義的「青睞之光」,在生命末期已經淪為刷票工具,難以發揮遴選功能。




之後應運而生的Steam Direct制度雖然增加了垃圾遊戲的上架成本,但也讓肯付出成本的別有用心者操作起來更輕易了。




畢竟,現在只要掏得出100刀的上架費,是個手游廠商都可以把全家老小都搬上Steam。




反正這真的「不虧」。




《喵語春風》現在還在Google Play上運營,有超過5萬次的下載數,900多個評價打出了 4.1的高分。




而這款換皮的《女神駕到》在Steam上保持著200~300左右的在線人數,可以判斷出雖然有大量玩家做出了購買-差評-退款的三連操作,這個遊戲本身還是賣出了不少的。




對於廠商而言,把《喵語春風》移植到Steam上再改個名,成本幾乎是零。只要多賣一份,就是多賺一份。更何況還說不定有潛在的氪金用戶呢?




而Steam玩家為此打出了差評,就是因為他們至少明白一個道理:




如你選擇為垃圾買單,那麼就要做好生活在垃圾堆里的準備。




比起收穫的差評和輿論攻擊,這種「不願變差」的感情可能才是《女神駕到》的廠商無法理解的。




雖然故事的走向,可能本來不是這樣的。




四年前,夏美醬還沒有在網上出道,moredou還是一家在開發「經典回合制RPG」的公司,主頁上還掛著他們的項目進度,

Slogan是「

我們熱愛遊戲事業,我們每一個人不僅是優秀的開發者,同時也是熱情的玩家」。




但無疑,你肯定沒有聽說過這款遊戲,在互聯網上也搜索不到多少關於它的信息,這只不過是消失在互聯網渺無邊際的歷史中的眾多不起眼遊戲之一。




雲wind,又或者說moredou的首個項目




四年之後,moredou改頭換面做起了擦邊球遊戲。《女神駕到》出海了,評價和效益還行,但也沒有翻起幾朵浪花。項目組腦子一熱,讓它移植登陸了Steam,卻意外地開了「風氣之先」,以潮水般的罵名被人記住了。




這聽起來有點好笑,又好像有點可悲。






長按下圖,獲取

游研社APP






發送

紅色

關鍵詞獲取近期精彩內容




為所欲為

 | 

「有錢為所欲為」那兩位,會用自己的表情包嗎?




四大名著

Steam四大名著中的五個遊戲都是哪七個?




脫衣服

 | 

遊戲里的人,為啥都不會脫衣服?




SCP

恐怖亞文化SCP是如何誕生的?




APP 

| 你還可以回復"APP",獲取下載地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遊戲研究社 的精彩文章:

人工智慧又能讓普通人也可以成為街舞大神了
一個美國人做出了Steam上最有中國味的格鬥遊戲

TAG:遊戲研究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