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為什麼我們需要五攝手機?因為傳統雙攝「有毛病」

為什麼我們需要五攝手機?因為傳統雙攝「有毛病」

當前最強的拍照手機是哪一款?這個問題應該說是見仁見智的。但是要將這個問題的時間倒退回三五年前,那一定是諾基亞Pureview系列。

塞班時代的諾基亞808Pureview、以及後來WM時代的諾基亞1020Pureview,這兩款「神機」之所以被很多人懷念,不僅僅是因為它們在那個手機拍照尚未成為主流時代,就已經實現了高達4100萬的CMOS像素、配上了光學防抖、氙氣閃光燈,同時,在當時那樣「貧弱」的硬體基礎上,諾基亞的工程師們還做出了軟體的無損變焦、像素合成演算法,也同樣令人嘖嘖稱奇。

正因為如此,當諾基亞品牌進入安卓時代之後,對於所有的諾基亞粉絲,以及一部分觀望的其他品牌用戶而言,新生的HMD諾基亞,能否在全新的時代、在全新的軟硬體基礎上再現Pureview的輝煌,就成為了大家關心的焦點。

看起來,諾基亞的確有準備給大家一個驚喜——因為就在近日,有這樣一款手機的照片被在網上曝光了……

emmmm……單從機身的3D玻璃材質也能看出來,它必然定位不低,而多達五顆攝像頭、雙色溫補光燈以及疑似激光對焦模塊的設計,也毫無疑問暗示著可怕的拍照實力。只是這機背上整齊排列的七個洞洞,乍看之下著實有些嚇人。

不過,堂堂諾基亞,當然不會只為了看起來嚇人就折騰出一個這麼複雜的「七龍珠」攝像頭造型。對於消費者而言,五攝的好處有哪些?要明白這一點,首先大家要知道,當前最普遍的雙攝系統,實際上存在著一個相當尷尬的技術局限

這,就是變焦能力。

有人會說,不對啊,你看現在不是好多手機廠商都宣傳「變焦雙攝、光學變焦」什麼的么,就連iPhone也是這麼說的呢~

可問題是,包括iPhone在內,所有的採用了所謂「光學變焦」式雙攝的手機廠商,都在騙你……

首先,讓我們來看看,真正的光學變焦是什麼樣子的……

圖片來自維基百科

這是一個典型的相機鏡頭,當需要變焦時,鏡頭中的鏡組發生前後位移,焦距隨之改變。請大家記住,由於「真正的」變焦靠的是這種鏡組的位移,因此鏡頭的焦距變化應該是無縫的、連貫的——比如說從28mm焦距「變焦」到80mm,在這個過程中,實際的鏡頭焦距是從28mm一直「掃」到了80mm,在這個範圍內的任意一個其他焦距上,比如56mm,一樣能夠保證清晰成像。

但是,目前那些雙攝變焦的手機,其實他們的「變焦」原理和真正的光學變焦完全不同——當你打開相機,手機(一般來說)默認以廣角端的主相機成像,然後當你電擊屏幕上的「2X」變焦按鈕時,則切換成長焦端的主相機來成像了。對於智能手機來說,所謂的「光學變焦」其實更像是給手機裝上了兩個焦距不同的定焦鏡頭——需要哪個焦距就激活哪個鏡頭。

這樣的工作模式,能不能實現「變焦」效果?能,但它僅限於兩顆鏡頭的固有焦距這兩「檔」,如果用戶執意要讓手機「變焦」到這兩檔之間的焦段(比如說,1.5倍焦距)上,此時手機靠的就根本不是什麼「光學變焦」了,而是古老、落後、對畫質有損的數碼變焦……

知道了問題的根源,那麼要如何解決它呢?最簡單、也最徹底的辦法,當然是直接給手機裝上真正的光學變焦鏡頭了。這樣子的變焦效果的確好得沒話說,唯一的代價就是手機會變厚、變重、變得更加耗電、而且還會變得很容易因為碰撞、跌落而造成攝像頭變焦模組損壞……

正因為如此,早在很多年前,就已經有廠商探討過不使用傳統原理來實現「光學變焦」的方法——而結論就是,使用多攝像頭方案。

當然,這個「多攝」——肯定不會只有兩顆,而是很多很多很多顆不同焦距、特定擺放位置的鏡頭組進行複雜的合成處理。由於鏡頭足夠多,採集到的不同焦距上的信息足夠豐富,因此雖然本質上還是類似於數碼變焦,但是對畫質的損失卻可以得到有效抑制。不僅如此,這種超多鏡頭的方案還能實現更加真實的「先拍照後對焦」,效果要遠比雙攝好得多了。

如果各位還記得上一屆歐洲杯足球賽的開幕式,應該就對這個奇形怪狀的攝像機有點印象——實際上,這台叫做OZO的3D攝像機,就是諾基亞對於超多攝像頭合成技術的一次成熟探索。而如今,諾基亞只不過正式將超多攝技術帶到手機上來了而已。

儘管外形一如既往地「很有特色」,但諾基亞在安卓時代的首款超級拍照手機,卻也著實有希望再度震撼業界——無論是對於諾粉們來說還是從促進技術進步的角度而言,這都是好事一樁。

【本文圖片來自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三易生活 的精彩文章:

抖音在印尼成立「專案小組」以過濾應用中不良信息
蘋果成為全球首家萬億公司 服務收入已超硬體

TAG:三易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