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白露至 秋意濃|養生要點!

白露至 秋意濃|養生要點!

點上面「

穴位治百病

」關注


學習中醫特色療法,掌握專業技術,健康一身輕!


白露


2018 年 9 月 8 日

農曆七月廿九


「斗指癸為白露,陰氣漸重,凌而為露,故名白露。」




陰氣漸重,露凝而白!




明日白露


陰氣漸重的時刻

易感冒秋燥,陰邪入體,要謹慎!




群鳥養羞


玄鳥歸


鴻雁來


代表寓意:天氣已經轉涼



氣候特點:氣溫迅速下降、綿雨開始


風俗活動:祭禹王


風俗食物:清茶、米酒、龍眼、番薯


農事活動:灌水保溫


養    生:預防秋燥、滋陰益氣、貼秋膘


三    候:鴻雁來;玄鳥歸;群鳥養羞






注意,白露就是陰氣襲來,涼意漸濃


從熱轉涼之時,也是最容易生病之時




我國古代將白露分為三候:


「一候鴻雁來;二候玄鳥歸;三候群鳥養羞。」




此節氣正是鴻雁與燕子等候鳥南飛避寒


百鳥開始貯存乾果糧食以備過冬。





1


白露到!


第一件事就是養肺!




中醫認為,

「春養肝,夏養心,秋養肺,冬養腎」。




如果因秋燥而傷肺,

秋天是養肺潤肺的最佳時機,只有養好肺,到了冬天才能腎氣充足少生病


 


那麼,針對白露時節的「陰邪」,怎麼做呢?




此時艾灸以下個穴位,除陰邪保陽氣↓






除了艾灸,還一定要謹記以下兩件事:




2


養生要點




1、別露肚臍,別貪涼




2、搓耳泡腳!可補腎氣!




3、飲食清潤,調理脾胃




俗話說:「一夏無病三分虛」,這裡的虛包含脾虛、胃虛和氣虛。




白露過後,人們容易出現口乾、唇乾、咽干、皮膚乾燥等癥狀,就也就是典型的

"秋燥」

。因此,白露時節的飲食應以健胃潤燥為主,

少吃"瓜"字輩,多吃"豆"字輩,初秋進補,鴨肉最佳。另,白露季節早晨喝完粥更加。




4、

早睡早起,適當秋凍




"春捂秋凍"是一條經典的養生保健要訣。我國很早以前就有"薄衣禦寒"養生法

明確指出

"薄衣之法,當從秋習之「。




白露過後,天氣冷暖多變,尤其是早晚溫差較大,很容易誘發傷風感冒或導致舊病複發。因此,秋凍也要講究科學,通常來說,以下幾個部位不能凍:

肚臍、腳、關節和頭。




5、早起鍛煉,適當秋「動」




秋天氣候宜人,是一年中難得鍛煉的好季節。而白露節氣的養生重點是加強身體鍛煉。不過白露季節的運動項目要因人而異,量力而行,且一定要持之以恆。另,進入秋季容易出現低沉甚至抑鬱的情緒,所以心理養生也很重要。適當笑一笑,能夠讓你保持愉悅的心情,調養心神。




3


養生食材



柚子


 




具有健胃、潤肺、補血、清腸、利便等功效,可促進傷口癒合。

紅 薯






《本草綱目》記載,

紅薯有「補虛乏,益氣力,健脾胃,強腎陰」的功效,使人「長壽少疾」,還能補中、暖胃、安五臟等,

所以常用來補虛。




紅薯被稱為「全能的養生食物」,經常食用紅薯,可以保持血管的彈性,防止動脈硬化,對心血管系統有一定的保護作用。

蓮 藕






生藕味甘,性寒,入心、脾、胃經,具有清熱生津、補脾開胃、止瀉的功效;熟藕性溫,具有益胃健脾、養血補氣的功效。由此可見,補虛需要吃熟蓮藕,對脾胃虛弱、氣血虧虛者均有良好的補益效果。


■ 

若打心底里喜歡,不妨把我分享給更多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穴位治百病 的精彩文章:

末伏到!抓住最後的10天,用2塊錢一包的它,趕走萬病之源!
末伏後,吃這3種「免疫菜」,一秋無病!

TAG:穴位治百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