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園藝 > 皮皮蝦:「看到這刺刀了嗎?我可不是說走就走的!」

皮皮蝦:「看到這刺刀了嗎?我可不是說走就走的!」

距離《物種日曆2019》發布

還有

想知道物種日曆的作者大大們是如何日常逃過日曆娘催(zhuī)稿(zhaì)的嗎?別錯過今天結尾的「日曆娘の大新聞」哦。(日曆娘OS:說到這個我就氣。)

先看正文的分割線

看到蝦蛄這個名字,可能很多人並不熟悉,但要說到皮皮蝦、蝦爬子、瀨尿蝦的話,應該很少會有人不知道了吧。蝦蛄跟我們平時常吃的龍蝦、大閘蟹、對蝦等等都屬於甲殼動物,市場上最常見的蝦蛄便是今天的主角——口蝦蛄Oratosquilla oratoria。

大家熟悉的皮皮蝦,大名叫口蝦蛄。圖片:Serguei S. Dukachev / wikipedia

除了以上幾個耳熟能詳的俗名,口蝦蛄還有螳螂蝦、琵琶蝦、蝦彈子等諸多叫法,其中螳螂蝦一詞是從其英文名mantis shrimp直譯過來的。口蝦蛄是蝦蛄科口蝦蛄屬(Oratosquilla)的模式種,種本名oratoria源於拉丁文oris,意為口,而屬名則是由orato(口)和squilla(蝦)構成。

皮皮蝦的秘密生活

雖然蝦蛄與我們同樣常吃的蝦、蟹都屬於甲殼動物,但蝦蛄在分類上卻獨佔一個亞綱——軟甲綱下的掠蝦亞綱。軟甲綱(Malacostraca)這個名字由法國動物學家彼埃爾·安德烈·拉特雷爾(Pierre André Latreille)於1802創造,這一名字容易讓人誤以為這個綱的物種甲殼非常柔軟,實際上它們的外殼只有在剛剛蛻完殼的短時間內是柔軟的

蝦蛄與蝦、蟹最大的區別是頭部和胸部沒有完全癒合為一體。蝦、蟹的四對附肢都主要用來行走,而蝦蛄用來行走的只有三對步足。

蝦蛄的前5對顎足(也叫胸足)則功能各異:第一對顎足小,外表不容易看到,主要用來清理身體;第二對顎足最大,最為明顯,特化為螳螂那般的捕捉足;第三、四、五對顎足也較小,主要用來抱握食物。

五對形態不同的顎足。圖片:張小蜂

只有三對步足用於行走。圖片:張小蜂

在繁殖期之外,大多數口蝦蛄都喜歡獨居,然而有時候也會出現幾隻蝦蛄同居於一個洞穴內的情況,或許是因為海底的房價太高的緣故(霧)。雄性口蝦蛄最大體長可達18厘米,雌性比雄性稍大,可達18.5厘米。到了繁殖季節,口蝦蛄喜歡群體活動,這樣不僅可以增加找到配偶的概率,還可以增加交配頻率。交配後,雌性蝦蛄很快便可以產卵,雄蝦蛄則會離開雌性,尋找下一個交配對象。

在產卵時,不同於平時背朝上腹朝下的姿態,雌性口蝦蛄會仰卧於洞穴中,頭部和尾部略微抬起,將卵排出後抱於胸部第6至第8節間,直到卵孵化。

剛剛孵化出來的口蝦蛄與成體蝦蛄形態上相差甚遠,稱為假蚤狀幼體,需要經過11期(蝦蛄蛻1次皮稱為1期)、1個月左右的時間才能變為幼蝦。蝦蛄從出生後直到第2期幼體都不需要捕食,而是躲藏在洞穴中依靠卵黃的營養為生,直到第3期幼蝦才開始離開洞穴營浮游生活。之後到了第11期幼體時才開始打洞營穴居生活。口蝦蛄的壽命一般在1至2年。

名副其實的海底小霸主

口蝦蛄是一種兇猛的肉食性海洋動物,它們不善游泳,更喜歡生活在布滿泥沙的海底,在泥沙中打洞並躲藏其中,只露出觸角和眼睛,伺機捕食路過的小動物,當食物不充足的時候,也會主動出洞覓食。

暗中觀察的口蝦蛄。圖片:alchetron.com

口蝦蛄的食性非常雜,只要是能吃下的東西統統都不放過,大到小魚小蝦,小到浮游生物都在它們的食譜上。捕捉足是它們的捕食利器,足上的齒與刺可以刺穿獵物身體並將它們殺死,然後再用第3至5對顎足抱握食物送到口中。所以說,它大多數的顎足全在口附近,這也是口足目(Stomatopoda)名稱的由來。

口蝦蛄捕食孔雀魚。圖片:張小蜂

進食的口蝦蛄。圖片:張小蜂

順帶一說,在口足類中,捕捉足在朝2個大方向演化:穿刺型(Spearers)和錘擊型(Smashers)。大多數的蝦蛄都有著像口蝦蛄一樣的穿刺型捕捉足,這種捕捉足最適合用來捕食速度較快的獵物。也有人觀察到口蝦蛄在面對某些貝類的時候,也會用捕捉足彈擊的方式進行攻擊,不過這時捕捉效率肯定不如錘擊型了。擁有錘擊型捕捉足的蝦蛄都屬於大指蝦蛄總科,它們的捕捉足指節和前節變厚,像兩把小鎚子一樣可以輕鬆將貝殼敲碎,還可以打碎螃蟹堅硬的外殼。

口蝦蛄像螳螂一樣的捕捉足。圖片:張小蜂

錘擊型捕捉足。圖片:張小蜂

最熟悉的,還是餐桌上的你

口蝦蛄以它廣泛的分布範圍和美味的口感而舉國聞名。鮮活的蝦蛄一定要白灼或者清蒸才最為鮮美,當然椒鹽或者香辣的吃法也是十分美味的。

清蒸口蝦蛄。圖片:咖喱貓 / 豆果美食

椒鹽皮皮蝦也是美味。圖片:月亮晶晶 / 豆果美食

吃蝦蛄時最麻煩的莫過於如何完整地剝出蝦肉,又不被它身上的刺刺到。網上流傳較廣的方法是用剪刀將蝦蛄的頭、腳還有尾巴剪掉,用一根筷子插入再轉一下即可將肉取出。我個人的習慣是:先將頭去掉,再摘掉各種腿和尾巴兩邊的刺,然後從頭部開口那裡一點點將外殼撕開,只要蝦蛄是新鮮個體,就能獲得一條非常完整的蝦肉了。

除了這種麻煩的吃法外,在北方一些沿海地區還有將蝦蛄肉打碎作餃子餡的習慣。除此之外,日本甚至還會食用蝦蛄刺身

日本的蝦蛄刺身和蝦蛄壽司。圖片:tabelog.com;Lombroso / wikipedia

雖然有很多商家號稱自己賣的蝦蛄是人工繁殖的,但據我了解目前針對口蝦蛄的人工繁殖還處於試驗階段,所以我們吃到的口蝦蛄幾乎全部是從野外捕撈的。

不過好在口蝦蛄生長迅速且繁殖能力強,目前的捕撈強度並未對它們造成太大的壓力,反倒是漁業資源的逐漸枯竭使一些本來是蝦蛄等甲殼類天敵的魚類數量減少,讓口蝦蛄活得更滋潤了。每年4至9月都是口蝦蛄的繁殖期,人們幾乎全年都可以吃到黃滿肉肥的蝦蛄,愛吃的朋友們一定不要錯過!

本文是物種日曆第4年的第253篇文章,來自物種日曆作者@張小蜂。

喜歡他還可以關注

蜂言蜂語

ID: fyfy_nature

了解昆蟲和海洋無脊椎動物

日曆娘の大新聞!

在揭曉新日曆真容和主題之前

日曆娘想給大家一個機會

進一步了解新日曆的誕生過程

前幾天已經邀請了

編輯、畫師來坐班

接受大家提(tiáo)問(xì)

今天坐班的是物種日曆

下筆有神的作者大大們

他們回答的是大家都很好奇的這個問題

Q:想知道作者大大們最常用的拖稿理由都是什麼呀?

Type 1

「正在山裡撿屎,快沒電了回去給亻」

Tpye 2

「我覺得我可能得絕症了,寫不動了。」

然而交稿之後活蹦亂跳。

Type 3

「在公司,回去給你。」

「在地鐵上,回去給你。」

「在公交上,快到家啦~」

「在博物館……總之回家給你。」

一天之後……

日曆娘:大大到家了嗎?大大稿子呢?

Type 4

「我女兒生病了。」

「我二舅老爺病了。」

「我鄰居病了。」

「我倉鼠病了o(╥﹏╥)o」

Tpye 5

「在寫了,一周後給你。」

(一周後)

「放心,真的在寫了,三天後給你。」

(三天後)

「馬上就寫完了!下午3點前給你!」

(下午3點)

「辦公室網不好,晚上7點前給你!」

(晚上7點)

「我好像中暑了_(:з」∠)_」

Type 6

「太難了。」

Type 7

「以前日曆娘跟我催稿都說假的死線日期,我以為你這次說的也是假的。」

編輯vb:呵。

明日預告

明天就是答疑環節的最後一天啦

坐班的將是

@日曆娘本娘

來吧,把你們的問題都砸向我吧~

之前的答疑環節,日曆娘邀請了物種日曆首席編輯@老貓、物種日曆原畫@李梁,錯過精彩回答的童鞋,快戳他們的名字補習一下!

日曆娘今日頭像

蝦蛄科 雀尾螳螂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物種日曆 的精彩文章:

一本自然蘭花本,潮流紫色帶來蘭花的馥郁清香
為什麼說,恐龍可以是有翅膀的溫血動物?

TAG:物種日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