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疾病只是一個假象,因為"天下無病"

疾病只是一個假象,因為"天下無病"










如果有一個人跟你說,「天下無病」,疾病只不過是個假相,不是本質。你會怎麼想?



你會有如醍醐灌頂,微笑點頭,發現疾病原來只是一個代號,很大程度上消除了對疾病的恐懼;還是會覺得這個說法虛無縹緲不接地氣,甚至心想:「說這話簡直是站著說話不腰疼?」




什麼是病?病的本質是什麼?


為什麼說病名只是一個代號?


什麼是癌?為什麼會得癌症?


被診斷為癌症的人應該怎麼做?






01


疾病是我們最好的朋友之一 




「天下無病」是林傑老師最強調的觀念。但生病時,我們的痛苦實實在在,這時候看「天下無病」這四個字,多少覺得有點虛無縹緲。林傑老師解釋說:



「我不是看不見癥狀,或者不了解病人的痛苦,而是強調一點:疾病是我們最好的朋友之一。

病是以某一種方式來提醒你,讓你知道你的生活方式或者思維模式出問題了。




如果你因為受到這位朋友的啟發,轉身看到了自己的問題並改變它,這個病就作為客人走了,不會繼續留在身體里。」




感冒、高血壓、高血脂、心臟病……所有的病名都只是一個代號,比如這個人叫張三,那個人叫李四。我們很容易被代號困住,忘記去看它背後的實相。


比如你受了風寒,這時候是病這位朋友用咳嗽或者流鼻涕的形式來提醒你受了寒,讓你知道該採取一些手段把寒氣驅趕出去;




當你吃了一些不新鮮或者不衛生的食物,這位朋友就以拉肚子的形式提醒你;




當你長期睡眠不足,它就以眼睛發紅、脾氣暴躁來提醒你,把問題的存在表達給你。




如果沒有疾病的提醒,我們也許就對身體的各種超負荷和不平衡無知無覺,一直隨波逐流讓生活腐化下去。


「病不是敵人,是善意的提醒。」


我們應該感謝疾病,


而不是痛恨它。


有的人,因為從小身體不好,才去學習了太極拳,後來成為太極拳高手,身心的狀態都獲得提升。對於他來說,身體不好這件事反而成了他人生中的助力和善緣。



有的人每天晚上出去唱歌,喝酒,參加各種聚會、飯局,然後來找林傑老師看病,說「我失眠了,給我開點葯調理吧。」




表面看來,他在積極地求醫問葯、解決問題,但其實,

不論是求助於中醫還是西醫,都是治標不治本。





因為他的潛台詞是:「你來幫我搞定失眠這個問題吧,搞定了我才能繼續有精神參加party啊。」

他絲毫沒有反思自己的生活方式出了問題,也沒有改變自己生活方式的願望。




這種情況下,醫生即使有心也無力,孤掌難鳴。只有病人開始反思自己的偏差,再加上醫生的幫助,醫生和病人完美地配合,才會讓一些現象發生改變。

這才是疾病作為一個信使存在的意義。


02


有時,你不需要醫生




有個人去看病,說他眼睛發脹、視力模糊,已經一周了。林傑老師問他,是不是這一周用電腦、手機太多了?




他才發現,最近一周確實用眼過度了。這時候他根本不需要找醫生,盡量不用電腦、手機,休息一兩天就能恢復了。而不是去找醫生治療,治好之後繼續不知疲倦地看手機、玩遊戲。




有個病人最近一周工作壓力特別大,晚上應酬也多,經常喝酒,血壓很快升高。




這種情況,林傑老師認為其實也不需要治療,他的血壓升高是因為他身體的頻率與他最近的生活節奏不和諧不平衡。


只要改變這種生活方式,


改變這種不和諧,


血壓就會降下來,


不必找醫生的。


「大多數高血壓或者高血糖之類的病,都是生活方式方面的病。改變生活方式之後,這些問題都可以慢慢消失。」




如同大自然有風霜雨雪,人的身體有疾病也是自然現象,無需恐懼。




「病都只是一種現象,一定不要恐懼這些現象,我們可以透過現象去找背後的本質:




到底是什麼導致這個現象、這個問題出現了?怎麼去改變它?醫生是一個助手,不是一個決定者。




最大的醫生是自己的身體,如果身體已經沒有了修復能力,醫生是無能為力的。」




疾病絕對不是壞事。

我們會酸痛,會失眠……都是不同的癥狀,有著不同的原因。我們去找到這個原因,比直接去消除這個癥狀,要重要得多。




林傑老師希望大家不要把所有治病的責任都推給醫生,

而是跟醫生一起商量,怎麼找到問題的根源,怎麼改變自己不良的心智模式和生活方式。


01


心智模式


在我的理念里,中醫首先是一個心智模式,就是你怎麼看待這個宇宙,這個世界,怎麼看待人生。當你的心智模式改變,心態就發生很大的改變,很多精神、思想方面的病就不見了。


02


生活方式


第二是生活方式,大部分形體方面的病都是不良的生活方式造成的。


03


醫療模式


第三個是醫療模式,屬於扶偏救弊,亡羊補牢,是為了補充前兩者的不足而存在的。如果有良好的心智模式和生活方式作為基礎,醫療模式就變得很輕鬆。




但現在醫療模式被過於強調,我們對於醫生和醫院過於依賴,這是非常不正常、不健康的。現在很多病都是越治越多,比如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現在的病人比十年前多了多少倍。




越治越多,一方面是環境因素、生活方式的問題,另一方面也說明醫療模式出了問題。


03


什麼叫做養生?




就是讓身體處於和諧平衡的狀態,至於具體的方法,因人、因時、因地而異,

沒有一套方法是適合所有人的。每個人的需求不一樣。




不同的人,根據不同的季節、時辰,根據南北不同的地域,盡量與自然環境和生活環境相和諧地生活,那樣就很好了。




林傑老師不太建議一直去做體檢。他說:

「體檢是在一片大森林裡尋找枯枝敗葉。」



我們的身體如同一片大森林,充滿活力,也必然有枯枝敗葉在其中,只要能吃能喝能睡能笑,就是很不錯的狀態,不必太早讓自己進入病人的角色,讓自己被疾病的陰影覆蓋。


「人最終是靠自己的生機和活力生活在宇宙大空間之中。」


醫生的作用,其實猶如驅散陰影的陽光

,精神上引導患者往最陽光、最溫暖、最能安心的狀態走,形體上引導他氣血的運行、肢體的位置回到和諧狀態,幫助患者恢復自愈的本能。




在一個真正的中醫眼裡,沒有「病」這個概念

,有的只是每個人身體內部存在的各種不和諧或者不平衡,醫生和患者的努力方向是去調整這些不和諧和不平衡。




真正把病治好的,不是對面坐著的那位老中醫,不是他用的那根針,不是他的按摩手法,不是我們喝下的那碗湯藥,而是我們自己。




各種外治手法也好,各種中藥湯劑也好,本質上,其實是一種激發機制,是它激發了人體氣機的運行,讓身體自我完成治癒修復的過程。




人體有很強的自我修復能力,如果沒有這個能力,所有的醫生都起不到治療的作用。





藥王孫思邈給所有人看病,首先不是開藥,而是看病人這一階段的生命狀態,是意氣風發還是失魂落魄,根據不同的狀態進行處理;




然後再問病人的飲食起居,各種吃喝拉撒睡,看看病人有哪些不良生活習慣,引導他去建立健康的節奏和習慣;




如果這兩招還沒搞定,他就給病人一些食療的方法,再不行就做按摩導引,再不行就扎針,最後才用湯劑。

吃藥是最後才使用的手段。





疾病是一個現象,這個現象不是單一條件,而是多種條件下產生的。

醫生治病,其實就是想辦法增加條件或者減少條件,那個現象就改變了。


04


不恐懼是非常重要的心法




「一個人總是被他的內心打敗,而不是外界給他多少傷害。」

林傑老師如是說。很多癌症病人的病情惡化,是從他得知自己患癌之後。




其實,腫瘤從潛伏期到轉歸期有無數種可能,但有的醫生喜歡強調最不好的結果,患者聽到之後,他的念頭和思維就被這個最壞的可能性緊緊抓住,天天在恐懼之中,

有時候,成了心理學所說的所謂「自我實現的預言」。





當你相信事情會如你預料的情況發展,你會有意無意地採取加強的措施,最後正是你自己促使了這個預言的實現。




林傑醫生打了個比喻:腫瘤,其實相當於房間里的垃圾桶。每個房間都有垃圾桶,暫時儲存垃圾。如果一個房間很乾凈,那是因為有人清潔過、管理過,垃圾桶被及時清空了。




腫瘤,就是身體為了保持整潔而設置的垃圾桶。

健康人的身體正氣很足,能把體內的垃圾及時清理。但是,當正氣不足的時候,我們就沒有足夠的能力把垃圾清除到體外,身體就會自發地把垃圾暫存到腫瘤這個垃圾桶裡面,以免垃圾進入血液。




所以,面對腫瘤,切除肯定不是最好的態度。

誰會認為一個房間里垃圾太多了,最好的方法是扔掉垃圾桶呢?經常有病人切除腫瘤之後發現擴散了,林傑醫生說,其實這是因為你把垃圾桶扔了,當然房間里就會到處是垃圾。


05


如果發現有腫瘤應該怎麼辦 




林傑醫生建議,首先不要怕,不要慌,問問自己:


我有什麼想不開的結在身體里留下了印記?


我有什麼沒有宣洩的情緒被壓在心裡?


我有沒有不良的生活習慣?


先把心結解開。管理腫塊的是陽氣,解開心結,節約了陽氣,身體就有力量去縮小腫塊了。




不恐懼是非常重要的心法,相信癌症是自己的朋友,腫瘤的出現是在提醒自己反觀自我,看看自己出了什麼問題還不自知。




腫瘤的本質,不過是一個垃圾桶,沒什麼可怕,它是身體自我保護的產物,不要用激進的、對抗的方式來對待腫瘤。




很多時候,林傑老師不用腫瘤、癌症這些字眼,他會換一個詞,叫它「腫塊」。還是指的同一個東西,但是用腫塊這個詞,負面的心理暗示就沒有那麼強了,病人也就沒有那麼多恐懼。




「恐則氣下」,本來正氣就弱,恐慌會進一步降低免疫力。

人在恐懼之中,整個人是糾結、緊張的。





一定要記住,現代醫學經常強調的最壞的結果,只是無數種可能之一。

生活方式方面,林傑老師還有三個非常具體的建議:




01


離開熟悉的人群


周圍的人不斷地噓寒問暖,有時候會給人溫暖的能量,有時候卻給人增加了壓力。對於一個腫瘤患者,親友們的過度關心會時常提醒他自己是個重病人,反而強化了心理陰影和負能量。


02


改變節奏,改變動靜陰陽


原來忙忙碌碌、四處奔波的,學一學打坐、站樁,讓自己靜下來;原來特別宅,不愛出門不愛活動的,多出去旅行,接觸不同的山水風景、不同的人,把視野打開。


03


調整作息時間,調整飲食


不熬夜,吃素,讓身體內部節律正常、有序。




肥兒茶-健脾消食化積-成人小兒都適用


健脾強腎壯骨話補鈣 - 後愛傲骨無雙


純乾貨:14種眼科疾病內治法,你不想都知道嗎?


【中醫經方】講述疾病的傳變規律


《黃帝內經》說盡人體疾病的根源,好的身體就是順應自然規律!


70%的骨科疾病患者不需要吃藥和手術


疾病你以為是治好的?NO


夢境和疾病居然有這些關係,南懷瑾老師這解析你一定得聽聽!!


人體疾病與脊柱錯位關係一覽表


人的一切疾病都起源於這五點 - 劉力紅


對疾病的態度,敵人還是朋友? - 中西醫比較


你的疾病為什麼會反覆發作?你吃的水果太多了!


看眉毛,你的疾病一目了然


西醫與中醫疾病名稱對照,沒有比這個更全的!


糖尿病等病都是可逆轉的疾病!只要你調整飲食!


羅大倫:孩子的這些疾病,很可能與家裡的氛圍相關


========== END ==========


溫馨提示:

本平台分享健康圖文信息,僅供大家參考學習,不作為醫療診斷依據。如有需要,請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版權聲明:文章源於網路,如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為人父母者,不知醫為不慈!為人子女者,不知醫為不孝!


找不到好中醫?不如自己學中醫!


本號菜單中, 有完整的入門系列, 視頻系列. 歡迎大家學習.


學習古中醫, 傷寒論經方傳承


厚德載物!草木金石僅除身病,正己培德方祛心魔!


祈願:天下和順,日月清明;風雨以時,災厲不起;國豐民安,兵戈無用;崇德興仁,務修禮讓;國無盜賊,無有怨枉;強不凌弱,各得其所;人無病厄,富貴康寧;長壽好德,善始善終.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岐伯有道 的精彩文章:

對疾病的態度,敵人還是朋友? - 中西醫比較
中醫科學院實用經驗良方62首(建議收藏)

TAG:岐伯有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