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以色列威脅越境空襲伊拉克 稱其境內有「伊朗導彈」

以色列威脅越境空襲伊拉克 稱其境內有「伊朗導彈」

原標題:以色列威脅越境空襲伊拉克 稱其境內有「伊朗導彈」


   參考消息網9月10日報道路透社9月3日報道稱,以色列3日表示可能對伊拉克境內據認為是伊朗的軍事資產實施打擊。以色列已在備受戰爭蹂躪的敘利亞實施過大量軍事打擊。


路透社上周援引伊朗、伊拉克和西方消息人士的話報道說,伊朗近幾個月向伊拉克境內的什葉派盟友轉讓多枚短程彈道導彈。德黑蘭和巴格達已正式否認了這一報道。

以色列認為,伊朗在該地區的擴張旨在針對以方開闢新戰線。以色列頻頻對敘利亞境內發動襲擊,以阻止在敘利亞內戰中幫助大馬士革的伊朗軍隊盤踞下來。


報道稱,國防部長阿維格多·利伯曼在一次記者會上說:「毫無疑問,我們當前在監控敘利亞境內的各種動態,至於伊朗構成的威脅,我們當前的行動範圍並不限於敘利亞領土。這一點需要說明。」

資料圖片:以色列空軍的F-35I隱身戰機是F-35系列最早投入實戰的型號。(圖片來源於網路)

當被問及是否可能在伊拉克境內採取行動時,利伯曼說:「我要說的是,我們將抗擊伊朗構成的任何威脅,不論這種威脅來自何方……以色列完全有這種自由。我們擁有自由行動權。」


伊拉克政府未立即作出回應。從技術角度講,伊拉克和以色列還處於戰爭狀態。此外,負責美國在伊拉克軍事行動的美國中央司令部也未予以回應。


報道稱,美國國務卿邁克·蓬佩奧9月1日稱,他對媒體報道的伊朗轉移導彈一事「深表關切」。蓬佩奧發推文稱:「如果屬實的話,那將嚴重侵犯伊拉克主權,也嚴重違反聯合國安理會第2231號決議。」


據該地區多位消息人士稱,針對伊朗及其在黎巴嫩的盟友、什葉派民兵組織真主黨涉嫌轉移軍火和實施軍事部署,以色列於2013年開始對敘利亞境內實施空襲。


報道稱,作為支持大馬士革的大國,俄羅斯基本上對以色列採取的這些行動置之不理。以方在上述空襲行動方面與在敘利亞境內自行採取軍事行動的其他大國進行了協調。

資料圖片:伊朗軍隊試射彈道導彈。(圖片來源於網路)


一位聽取過協調情況簡報的西方外交官去年對路透社記者說,雖然以色列在敘利亞「不受約束」,但據預計以方不會在鄰國伊拉克境內採取任何軍事行動。自2003年為推翻薩達姆·海珊而入侵伊拉克以來,美國一直苦於幫助該國實現穩定。


報道稱,儘管以色列和伊拉克從形式上講處於敵對狀態,但兩國在過去幾十年里沒有發生過衝突。


1981年,以色列空軍摧毀了一個伊拉克核反應堆。1991年海灣戰爭期間,伊拉克向以色列發射了數十枚「飛毛腿」導彈,由於考慮到美國當時在努力維繫反對薩達姆的阿拉伯同盟,以方並未實施報復。

以色列曾於1992年制訂計劃,打算派遣突擊隊員到伊拉克刺殺薩達姆,但該計劃因訓練時發生致命事故而被放棄。


以色列的軟肋


報道稱,一旦以色列和伊朗之間發生公開衝突,那後者可能設法以多種方式打擊其地中海對手。然而以色列面臨的最大威脅來自伊朗及其黎巴嫩盟友真主黨的彈道導彈和火箭炮。通過自己在敘利亞境內站穩腳跟,德黑蘭既可以支持真主黨在黎巴嫩早已擁有的規模可觀的武器庫,同時也可以在敘利亞部署自己的火箭炮和彈道導彈。


報道認為,由於手中擁有可靠的武器,伊朗及其盟友可以用不斷提高的精準度打擊以色列全境(以色列因國土狹小缺乏戰略縱深)。一些大的固定場所,譬如交通、水和電、核設施及石油天然氣設施尤為不堪一擊。

報道稱,除了對這些場所發動攻擊會帶來切實的損害外,用火箭襲擊以色列的結果會嚴重損害該國經濟,正如2006年與黎巴嫩衝突時所發生的情況。火箭攻擊迫使居民長時間在掩體內躲避,日常經營活動被迫延遲或停頓,道路交通減少或中斷,因而嚴重破壞經濟活動。這樣的一種情景也會迫使以色列當局徵召大量預備役部隊準備投入戰鬥,從而會進一步影響正常的經濟活動。


報道認為,以色列的這些特定弱點使伊朗具有一種有效的非對稱威懾力量。這種力量已得到進一步的加強。以色列軍隊可能揚言比真主黨擁有更多的實力和資源,但實際上以色列十分謹慎,不敢對黎巴嫩發動一場直接的攻擊,主要是攝於該組織武器庫的威力。為了阻止以色列對伊朗實施直接攻擊,德黑蘭打算增強其在該地區的導彈力量,不僅是在黎巴嫩真主黨的控制區,還有在敘利亞境內。

資料圖片:真主黨武裝發射「卡桑」火箭彈。(圖片來源於網路)


阻斷打擊策略


報道稱,以色列很清楚其無法承受伊朗和真主黨間接武器的打擊,所以它一直採取一種多層次的戰略來減輕這種威脅。在外交方面,以色列一直把焦點放在美國和俄羅斯身上,努力勸說這兩個超級大國限制伊朗在敘利亞的影響力和存在,關注它自己在該國的利益。以色列在這方面確實也取得了一些進展,華盛頓和莫斯科已承諾將努力在以色列控制的戈蘭高地和伊朗地面部隊之間設立一個緩衝區。作為這個計劃的一部分,克里姆林宮最近宣布伊朗將把其重武器撤到離戈蘭高地至少85公里外。不過,以色列想讓伊朗完全撤出敘利亞的更大野心現在面臨很大局限,因為俄羅斯既不願意也無法迫使德黑蘭完全放棄敘利亞。


報道稱,認識到其外交攻勢的局限性,以色列已開始依靠阻斷打擊——把直接前線後面的敵方控制區作為目標——以削弱和破壞伊朗在敘利亞境內的兵力集結,以及阻撓德黑蘭為黎巴嫩真主黨直接供應物資的努力。在過去一年裡,由於以色列越來越擔心伊朗在敘利亞站住腳,以色列加大了打擊力度。這些襲擊雖然已對伊朗和真主黨的目標造成了相當大的破壞,但卻沒有阻止伊朗保持甚至增強其在敘利亞境內的存在。對於地區穩定而言,更令人擔心的是這些打擊最終可能招致伊朗報復,可能導致像上面描述的那樣的破壞性戰爭場景。


以色列也一直努力改善其國內防禦。因此,該國一直全力發展導彈防禦系統。針對火箭和導彈攻擊,建立多層次的防禦。過去已證明了有效性的「鐵穹」系統旨在攔截射程較短的火箭。與此同時,「大衛投石索」導彈防禦系統為該國抵禦遠程火箭和短程彈道導彈襲擊。最後,「箭」反導系統組成以色列導彈防禦的高層部分,用於防禦中遠程彈道導彈。以色列在先進導彈防禦網方面投入可觀,這使它具有一定的針對火箭和導彈襲擊的防禦能力,尤其是在一些對手較弱的(譬如加沙地帶的哈馬斯)的衝突中。但以色列的導彈防禦網面對一個發射的火箭和導彈數量超過以色列攔截系統數量的對手發動的襲擊時非常脆弱——譬如真主黨或伊朗發動攻擊時可能就會是那樣的情況。


報道稱,面對這樣的問題,以色列採取了一種側重進攻行動的軍事戰略,以防與真主黨或伊朗在北部地區發生嚴重衝突。這樣的一種軍事戰略包括深入黎巴嫩——可能還有敘利亞——發動一場地面進攻,以摧毀真主黨和伊朗發射火箭或導彈的發射台,從而減少真主黨或伊朗繼續發動攻擊的次數。


敘利亞曠日持久的戰爭在某些前線正漸漸消停,但敵對行動在這場衝突的其它地方可能會很快爆發。真主黨和伊朗一直在設法利用以色列的弱點,努力增強他們自己的武器能力,這促使以色列制定一個對付其最大對手的強有力防禦戰略。總之,這種局勢無疑會使雙方之間的下一場戰爭的破壞性比2006年的那次戰爭要大得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參考消息 的精彩文章:

拉攏敘利亞打擊伊朗?以色列為保戈蘭高地或「離間」伊敘
英媒:美國商會公開反對特朗普關稅計劃

TAG:參考消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