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今日教師節,請向每一位慈悲師寶致以最大感恩

今日教師節,請向每一位慈悲師寶致以最大感恩

9月10日,為一年一度的「教師節」。儘管此節並非是一個傳統節日,但道教自古以來便倡導人人都要尊師重道。儒家聖人孔子曾說「三人行必有我師」,作為一名道士,往往既有度師,又有教授不同道法的先生(亦稱師父),所以教師節也可看成是後學者對老修行、老前輩表達敬意的節日。

道教有「道、經、師」三寶的說法。道,無名無相,無聲無色,但是又是實實在在的存在;經,經典也。這些經典,包含了道家、儒家、佛家等無數經典,可以互相參悟並印證修為;師,老師也,主要是自己在修鍊上的師父和老師。在道教中,要成為一個合格的修練者,既要重道、讀經,又要尊師。其中,師寶更是佔據著一個至關重要且無可取代的地位。

經云:道者,師傳。世間一切的得道者,皆依靠自己師父的傳授而獲成就。往昔黃帝問道於廣成子的故事,為中華民族的師道傳統奠下基礎。《三洞眾戒文》曰:「道經不師授,則行之不神」。太上道祖歷劫度人,亦以師者的身份來教化世人,其《太清寶誥》云:「隨方設教,歷劫度人,為皇者師、帝者師、王者師」。這些都說明了師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太平經》指出:「故凡學者,乃須得明師,不得明師,失路矣。故師師相傳,乃堅於金石,不以師傳之,名為妄作,則致凶邪矣……故古者上學聖真,得明師名為更生,不得明師者,名為亂經。」師父是歷代祖師道法的受持者,所有的道法都是有師父而傳承下來的。有明師的教誨,可以少走一些冤枉路。所以,每一個求道者,必須尋訪師父,投靠師父。這也是道教中強調師寶、強調尊師重道的意義所在。

但與社會上對老師的尊重不盡相同的是,道人拜的師父一生只拜一位,老師(先生)可以拜多位。如果日後看到哪位有名的高道,便跑去拜人家為師父,則會被視為不孝。正如古語所說「一日為師,終生為父」,投拜師父如同睜眼投胎,等於再生父母。《太公家教》有云:「弟子事師,敬同於父」。道教師徒之間除了解惑授業之外,還增加了一份超越血緣關係的親情。

王常月祖師在《龍門心法》一書中,對尊師重道作了專門闡述。他說:「三教聖人無不有師,千古帝王無不有師。當此普度之機,既有掌教之師,也有傳道之師。父母生我之身,不能了我生死。師父傳我大道,才能救我生命。師父之恩情更重於父母之恩情,不敬師父就是忘恩負義,忘恩負義之徒,如何能成道?」又說:「道在經中,幽深微妙,非師不能得其理。」

這兩段話表明:一,道者師傳。世間一切的行道者,都依靠自己師父的傳授而獲成就。沒有師父的教導我們將無法脫離生死的苦海。沒有師父我們甚至連「道」都無法知曉。父母給我們以生命,師父卻教我們做人的智慧。尊敬師父,便是天經地義之大道。二,道教門徒,以成道為最高追求。能夠成道的人,應該是有道德的。一個人連自己的恩師也不尊重,不過是忘恩負義之徒,這種人是難成正果的。

曾有一位道人這樣說:「想起我入道之初,師父三拒我於門外。若當時負氣而走,也不會如今日這般親近三寶」,說明找師父,需要決斷,需要耐心,否則就會與師父擦肩而過。言辭之間,透露了拜師的不易。道教拜師收徒,有一整套嚴格的儀式。師父要對弟子進行一番考察,考驗其品德和行為,判斷他是否為可造之材。然後擇黃道吉日,通過上表、傳度、祭祖、冠巾、皈依三寶,師徒傳承儀式才完成。拜師儀式之莊重,表明招收門徒非同尋常,既是學道者一生之大事,也是為師者一生之大事。

成為師父的徒弟之後,不等於師父馬上就要傳你道法。徒弟要在師父那裡學習,經過長期考察,才決定是否繼續一步步傳授下去。經受了修道的磨練之後,師父為了培養弟子的仙根,使其提高造詣,濟世利人,弘揚大道,就鼓勵弟子參訪高道名師,求授方術道法。這便是道教獨有的「拜先生」。道教中的師者,懷有的是更為廣大的胸懷,他們希望看到每一個為道者都能夠修真有份,在進道的路上多一些引導、少一些魔障。

以道教的理念來看,尊師與重道是合二為一的。要重道,就必須尊師。道教門徒把道看做生命一樣寶貴,必然也會對傳授自己「道」的師父,發自內心的感激和尊敬。

道教是一個宗教組織,有嚴格的教義和教規,正是在尊師重道的傳統,才使道學的內容一代一代延續至今。因此,在「教師節」這樣一個特殊的日子中,向所有為我們指引過修道方向的師者們問聲好,這是我輩應該盡到的基本責任,也是在為下一代樹立起更好的榜樣,使師道的傳統可以歷久不衰。

(道教之音編輯整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道教之音 的精彩文章:

太上老君是位什麼樣的神仙?
如何從《周易》中採得煉丹的秘密

TAG:道教之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