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職場 > 還能活多久?

還能活多久?

看了這麼多年報紙雜誌,對於很多文筆優美、詞藻華麗的文章已經完全忘記了,唯不能忘記的是一些直擊我內心的小故事,它們也許描述不是最好的,但卻能以故事本身打動人。這些故事流傳甚廣,大家大多都耳熟能詳,我將其記下,權作好故事的溫習。

1.一個半朋友

某父親有個不學無術的兒子,只因家道殷實,且父親在遠方做生意,於是在外結交了一幫狐朋狗友,整日吃喝玩樂,把家財敗光,再去找昔日朋友,一個個避而遠之。

兒子大罵朋友無良,傷心之餘要自盡,父親自遠方歸來,拉住他,告訴他交友需慎,並說自己這大半輩子,只交了一個半朋友。兒子奇怪,問什麼是一個半朋友?

父親說我會跟朋友撒一個謊,但事後會解釋,你從這一個謊言里看什麼叫朋友。

他於是帶著兒子到了一個富商朋友家中。朋友待他們父子極其熱情,大擺酒席招待父子。席間父親告訴富商朋友,兒子闖了大禍,在外殺了人,遭官府追捕。

富商朋友當即起身,把管家叫來,令他攜金銀先行去打通官府各處關節並請名訟師,明言告之,如需用錢,願傾盡家財助友渡過這一難關。席畢,富商又贈以厚資囑其去某某地先行躲避,待此間事緩再回不遲。

父親聽完略一拱手,出得門來,問兒子:「如何?」

兒子大感佩服,連稱真朋友。

父親卻搖搖手:「這只是我的半個朋友,下面我帶你去見我的一個朋友。」

父子二人來到這朋友家裡,亦是十分歡喜,當即擺席招待,席間,父親又說兒子殺了人,遭官府追捕。這朋友聽完沉思片刻,便神色如常,繼續勸酒吃飯。兒子頗有不屑。

席畢,朋友召出兩個兒子,對他們說:「我有個朋友,他膝下只一獨子,如今闖了大禍,將有不測,你們誰可替其受難?」

兩個兒子爭相要去頂替,當下抽籤決定其中一人頂替。

。。。。

父子二人出門來,兒子淚流滿面,對交友之道始悟。

這是在哪本史書上記載的已經記不清了,當年讀到這個故事時,卻是真真正正地對我交友之道起了莫大的震撼與啟示。故事雖在現在看來荒誕,但對於交友一道,實在是意義深遠。

2.誰在乎

一個人去海灘旅遊,正值退潮,沙灘上很多淺坑便蓄了些水,其中便有一些不及退回的小魚。時值中午,毫無疑問,過得片刻,淺坑便得乾涸,小魚便也死去。

一個小男孩正在捉淺坑裡的魚,抓住一條便遠遠地拋到海里。這個遊客十分奇怪,便問小男孩:「你在幹什麼?」

小男孩頭也不抬:「我在幫小魚回到大海里。」

遊客十分好笑,眼見淺坑在沙灘上密密麻麻,不禁感到小男孩荒誕,他嘲笑道:

「你這樣做,誰在乎?」

小男孩依然頭也不抬,他抓住一條扔向大海:「這條在乎!」轉身又抓住一條扔出去:「這條也在乎!」

讀完這個故事後,我已經麻木很久的心裡為之一震,當我們看到很多人困難叢生時;當我們看到世間多到大家已習以為常的不平事時,我們每個人都以為自己無能為力,我們都是那個遊客。

3.還能活多久

有這樣一對十三四歲的兄妹,妹妹發生事故急需輸血,偏偏血型較異,血庫及周圍人皆無此血型,醫生化驗哥哥的血型時,顯示配型一致。雖然男孩也還年幼,但危急之下,決定讓男孩先輸安全合適的血量救妹妹。

輸血之前,醫生跟男孩簡單地說明了一下,要用他的血救妹妹。

男孩聽完後,臉色蒼白,他默默地想了好一會兒,雖然淚水含在眼裡,但還是鄭重地點了點頭。

周圍的醫生都有些夷然,均覺男孩太過膽小。鮮血救了妹妹一條命,醫生和男孩都很欣慰。

在醫生來時,男孩低聲問醫生:「我還能活多久?」

醫生愕然,隨即醒悟,原來不諳醫學常識的男孩竟然以為輸血救妹妹後,他自己將死去!

醫生十分感動,他摟住男孩:「你不會死!只要你的愛還在!」

故事峰迴路轉的曲折性在這篇里體現得淋漓盡致–如果你從說故事的視角來看的話。不過,我更加回味在讀這個故事時,讓我心裡被一股暖流猛然一擊的美好感覺。

4.不用說謝謝

美國人馬克是個旅行家,他到西部一個景點去遊玩,開車行駛在荒涼的州際公路上時,馬克遇到了一輛拋錨的車。

那看上去像是一起去旅行的一家子,此刻正焦急地站在路邊,父親模樣的中年人正拿著手機給人打電話,看上去,他們的車壞了。

馬克停下車,跟一家子打了個招呼,表示願意給他們幫助。

這一家子欣然接受了他的幫助,馬克檢查了車輛,並很快修好了車。

中年人十分激動,他說如果等朋友來修,得等上五個鐘頭,而馬克真是幫了他一個大忙,他不停地說著謝謝,並表示願意付給馬克不菲的酬勞。

馬克沒有要他的報酬,他隨口說道:「不用說謝謝!我只是希望你下次遇到需要你幫忙的人時,也跟我今天做的一樣!」說完馬克便開車走了。

九年後,馬克到墨西哥旅行。在這次旅行中,他犯了一個大錯誤,他沒有將平時都帶在身邊的哮喘急救藥帶上。

經過一個小城鎮時,他的哮喘發作了,一個陌生的墨西哥人將他迅速帶到醫院挽救了他的性命。

他向這個陌生人表示深深的謝意,這個墨西哥人笑著跟他說:「不用說謝謝,我只是希望你下次遇到需要你幫忙的人時,也跟我今天做的一樣!」

馬克百感交集。他所不知道的是,他當年這一句話,如今已經以愛心接力的方式流傳到全世界一百多個國家和地區,成為助人者和受助者都銘記於心的一條行為準則。

這是一條轉自外刊的故事,讀完感到溫暖之餘,對美國式的學雷鋒深感敬佩。與中國低調做好事、默默無聞做好事、對受助者無任何要求的方式相比,美國人的這種給予受助者一定的道德義務方式顯得更為科學。中國幾千年來的「傳統美德」是不是也該與時俱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職場視界Jobsight 的精彩文章:

最頂尖的高手,都擅長「倒著思考」
衛哲:不要等人來安排你的工作

TAG:職場視界Jobsigh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