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李世民問王珪:如今世風日下,是何原因?

李世民問王珪:如今世風日下,是何原因?

走進生命,打開眼界。

文:穿越君 讀史開眼界 特約作家

關於社會風氣,

李世民也遇到過這個問題。

唐太宗李世民

雖然帝位之爭毀譽參半,

但是他是貞觀之治

大唐盛世的締造者,

卻是不爭的事實。

今天就看幾個關於他的小故事,

仍然意義非凡。

01、白鵲合歡記

一日,在皇宮寢殿的一顆槐樹上,

一對白鵲正在自己搭建的巢穴里合歡,

交配如腰鼓形狀,

左右的大臣們都齊聲稱賀。

唐太宗說,

朕常常笑話隋煬帝喜歡祥瑞,

這有什麼值得慶賀的!

得到賢能才是祥瑞。

於是下令毀掉巢穴,

放飛白鵲到野外。

百姓家中富足沒有祥瑞,

不影響成為堯舜;

百姓愁苦怨懟,

多有瑞氣,

不影響成為桀紂。

後魏時,

官吏焚燒連理樹,

蒸煮白雉雞,

難道連理樹、白雉雞就能代表盛世?

於是太宗下詔:

大的祥瑞可以上表奏聞,

小的瑞兆報給有關部門就好了。

02、拒絕修長城

一日有大臣奏報:

突厥侵犯我大唐邊境,

建議修復古代長城,

征百姓鞏固城堡防禦外敵。

太宗說:

突厥天災人禍不斷,

頡利可汗並不因此積德行善,

反而更加殘暴,

骨肉相殘,滅亡之日不遠了,

朕正要掃清沙漠里的敵人,

何必辛苦百姓遠去修築長城。

03、釋放宮女

天旱少雨,中書李百葯上書:

雖然每年都放出宮女,

但我私下聽說,

太上皇宮內與掖庭的宮女,

深鎖宮中的比較多,

不但白白的浪費糧食,

還有陰氣鬱積,

難免造成乾旱。

太宗說:

這些婦人常年鎖在深宮裡,

實在是值得同情,

除了打掃庭院還有什麼用呢?

應當全部讓他們出宮,

各自尋覓佳偶。

於是釋放宮女近三千餘人。

04、太宗問為何世風日下?

一日唐太宗問王珪:

現代的社會風氣為什麼趕不上古代?

王珪回答說:

漢代崇尚儒術,宰相多用通經的儒士,

所以風俗淳厚;

近代以來,重文藝而輕儒術,

又輔以法律,

這便是世風日下的根本原因,

太宗以為他說的很有道理。

05、有些事擱在自己這裡也是事

一日太宗和王珪聊天,

他指著旁邊侍奉的美女說:

這是廬江王李瑗的妾,

李瑗殺了她的丈夫而收納了她。

王珪接著問到:

陛下認為廬江王這樣做對嗎?

太宗不假思索的道:

殺了人而娶他妻子為妾,

這不是明擺著的事嗎?

王珪道:

現在美女就在您身邊,

我以為陛下認為廬江王是對的。

於是太宗將此女子放出宮門,

讓她回到了自己父母的身邊。

06、這種「罪犯」不是罪犯

一次,太宗考察記錄囚犯的罪過,

有個囚犯叫劉恭,

因為脖子上刺了一個字而入獄,

這個字是「勝」,

自稱定當取勝於天下。

太總說:

假如上天將要使他興起,

不是朕所能除掉的,

如果沒有天命照應,

可有「勝」字又有何用。

於是下令將他釋放。

07、以後這種人直接斬首

一次太宗對朝臣講:

最近有奴婢告其主子謀反,

這是一個弊端。

謀反不是一個人乾的事,

必然有其同夥,

還擔心事情不會暴露嗎?

何必讓其奴婢告發呢?

從今後有奴婢告其主子的,

均不受理,直接處斬。

有一段時間,

太宗發現大臣們都順著自己,

他覺得有人在偷懶了。

於是他對群臣說:

中書、門下省,

都是機要部門,

詔敕文書有不當之處,

均應議論提出意見。

近來唯見順從旨意,

聽不見反對意見。

如果只是過往文書,

那麼誰都能幹,

何必又要慎擇人才呢?

房玄齡等大臣均叩頭謝罪,

於是重申之前的慣例,

詔書凡是涉及軍國大事,

則讓中書舍人各持所見,

大家分別署名,

這就是所謂的「五花判事」。

中書侍郎、中書令加以審核,

給事中、黃門侍郎予以駁正。

此次太宗重申舊規,

此後很少再有錯誤。

而如今社會風氣會變壞,

企業會變爛倒閉,

除去信仰、底線的缺失外,

往往是從「特權不公」開始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讀史開眼界 的精彩文章:

范冰冰們懵了!天價片酬再見,最高5000萬!網友評論亮了……
享譽世界的人文學習漫畫讀本,讓孩子輕鬆有趣了解世界各國歷史!

TAG:讀史開眼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