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羅永浩回應子彈簡訊、TNT、無限屏的一切質疑

羅永浩回應子彈簡訊、TNT、無限屏的一切質疑

作者 | 唐小引

出品 | CSDN(ID:CSDNNews)

出口即成段子的老羅一直沒有學會如何克制自己。

即使反覆念叨自己「大嘴巴」,「現在(鎚子的)市場部公關部都不讓我講」,並且吐槽著鎚子的一眾高層「你們要剋制,要不然顯得我們挺德性的。雖然你們做得挺好,但你一這樣的話,他們(媒體)又該說不好了。」但在亦庄京東總部所舉行的主題為「讓子彈飛一會兒」的專場直播中,卻還是總用「不知當講不當講」插話,講了許多從 TNT、無限屏到子彈簡訊背後的故事。

在本文中,筆者即與諸位一一道來。

TNT 的挫敗來自於自己的「一個勁兒嘚瑟」

顯然,這於老羅而言遠遠不夠,不僅很在意地表示「TNT 內測已經搞了一萬台左右,基本好評都是壓倒性的」。對於之前如潮水般鋪天蓋地的諷刺與差評,老羅則辯解道:「為什麼 515 之後的劣評是壓倒性的?因為當時我們擔心鳥巢坐不滿,前期宣傳我在網上一個勁兒地嘚瑟,這是技術性的嘚瑟。它的好處是能夠讓幾萬人的鳥巢坐滿,但壞處是只要你嘚瑟,這些人基本去現場的時候就只有一個任務 —— 『看我今天弄不弄得死你』的心態。所以,即使你在台上發射了一艘火箭,他們也會諷刺地說『這Elon Musk 早射過了,你這個不算啥』。這在 515 之前就已經預見到了,既然走了這條不歸路,就知道必然等著這麼一個悲慘的下場。」

無限屏的創意來自於一位錘友

在無限屏面世之初,許多朋友言其就是 VR 的進化版,彼時我們很好奇無限屏究竟出自何人之手。對此,老羅進行了解答:「是我們的一個支持者錘友,他想到了一個這方面的創意,便在微博上 @ 我們,一看到非常喜歡,在產品組討論幾次之後,就決定將其落地,原本的雛形,本質就是手機 VR,用感測器、攝像頭、演算法,使得移動的時候裡面可以呈現出大幅的畫面。我們為了保持所有的創新都來自於鎚子科技團隊這樣的優良傳統,以最快的速度將他招進了我們公司擔任產品經理,所以,這還是我們內部原創的。」

UI 設計總監方遲則坦言,「傳統手機這些年之所以發展這麼迅猛,是因為手機有限制,屏幕小,必須要解決交互的問題,這在從前的大屏上是不存在的,相當於無限屏契機,又把問題還原了,將一個小的空間還原成很大的。以前需要解決的空間不夠用的那些問題又重新有了突破的方向。」

同時,他還表示,「目前的無限屏提供了兩個可能性,一是我們可以無極地做放縮和移動,利用物理廣大的空間做這樣的操作。所以,理論上來說,只要我們將需要同時操作的這兩個場景都可以用到。無限屏給手機創造了更大的虛擬空間,我們可以考慮哪些地方需要用更大的屏幕來顯示內容的時候,也可以用到無限屏。」

從左至右:鎚子科技創始人兼 CEO 羅永浩、COO 吳德周、軟體研發副總裁鄒偉、用戶體驗中心副總裁朱蕭木、UI 設計總監方遲、快如科技聯合創始人兼 CEO 張霽、CPO 郝浠傑、CTO 汪兆飛

子彈簡訊的功能才完成 25%

在直播的開場,京東商城通訊事業部總裁陳婷即表示老羅與其言「子彈簡訊的功能才剛剛完成 25%」,隨後老羅對此進行了肯定,「從產品角度來講,完成度只有百分之二十多,還有百分之七十多沒有完成。未來兩三個月我們會集中加班加點,甚至兩班倒連軸轉 24 小時把它弄出來。之後我們還會有配到,非常科學和有理論基礎、時間方法論的東西,在很短的時間內沉澱用戶,並將熟人關係到子彈簡訊中。這基本沒有什麼懸念,至少我是這樣的。」

話音剛落,老羅卻又補充了一句:「但歷史上我沒少打自己的臉,但我們是做事的,所以不怕。」

子彈簡訊背後的團隊

雖然老羅一直強調子彈簡訊並非鎚子的產品,但一方面不僅化身為子彈簡訊代言人,另一方面又不斷地忙活其產品研發、融資等各項事宜。事實上,子彈簡訊的創始團隊基本都是鎚子科技出身,並且,在全職不到 40 個人的團隊中,有三分之一都是從鎚子科技出來的。據羅永浩介紹,子彈簡訊的 CTO 汪兆飛曾是錘科的元老,而 CPO(首席產品官)郝浠傑只有 23 歲半,原本是鎚子內部「最優秀的產品經理之一」,而「笑容靦腆的工程男」張霽也是鎚子元老。

快如科技 CEO 張霽、CPO 郝浠傑、CTO 汪兆飛

「這些老兄弟跟著我們一起做手機五六年,確實疲沓了,每次產品到工程機階段,辦公室里全是『我 X,這下要成了!』的對話,然而卻並沒有成,最好的也就賣了 100 多萬部。所以,經過幾年後,我已經很難靠畫大餅、打雞血等各種方式來維繫了。」老羅如是說道。

因為如此,不免人員離職與創業。而在此,老羅講起了鎚子內部的一個傳統,那就是「公司績效考評打了 A 與 A+ 的頂級優秀的同事,出去以後我勸回來的比例佔了 80% 以上,這是我非常得意的地方。」

「臨走之前沒有恩斷義絕或鬧翻等事件發生,沒有任何不愉快,只是有感於做手機做了五年多,『每次都騙我說這次肯定能賣個 1000 萬,結果只賣了 100 萬』,這就導致很難留住他們了,而且我從感情和理智上也覺得已經不能再留了,再留就是一種折磨。」

「但是他們出去以後,通常又覺得沒有鎚子這樣的氛圍和團隊,很難適應。這樣有兩種結果,一種是回來,已經出去折騰過一次了,就高高興興地繼續干;還有一種就是想創業,這類同事多起來之後,我們就在想能不能與一些基金合作進行項目孵化。因為我們的團隊在科技行業尤其是互聯網行業創業已經積累了很多東西,而我也是以『帶貨王』著稱,帶個兩三千的手機有點兒累,但免費的應用是可以帶出來的,很多基金大佬也同意這一點。所以,願意和我們成立聯合的基金與孵化器,而子彈簡訊就是其中的一個嘗試。」

子彈簡訊的誕生:沒想挑戰微信,只看能否在即時通訊這座大山上砍下 10% - 20% 的份額

對於為什麼會做子彈簡訊,老羅講起了緣起 —— 原來在大屏幕的 TNT 上有一個超快速的效率工具就是子彈簡訊創意,是為大屏幕而生,那麼,是不是能夠將它挪到手機上來?「有沒有可能在今天全國人民都不敢做即時通訊的情況下,我們能不能在這座大山上砍下百分之十幾二十的份額?」

項目由此啟動。

而從老羅到快如科技的三位核心創始人,都一再強調並沒有想挑戰微信。老羅表示,「微信是非常了不起、令人敬畏的產品,這是大實話,在任何國家做到一個國民軟體級別的都是非常偉大的產品,它大幅度地改善了人們的生活質量。現在(子彈簡訊)被說成是挑戰騰訊和微信都是扯淡的。因為一個國民軟體,它強的地方不用說了,每個用戶都知道。正是因為它是個國民軟體,所以一舉一動都要很小心,因為小小的功能改動可能會導致一兩億人瘋狂吐槽,這是很沉重的負擔。一個企業一個產品走到這個地步以後,不可避免要非常慎重。這就給了新的創業公司留下一些機會,不要去想挑戰行業里的龐然大物,你可以在特定的需求領域裡轉化一部分有不同需求,和國民軟體需求有差異的這部分用戶也可能幾千萬、一個億,但不可能是 5 億、7 億,我們只要將這塊做好,就是能做成幾十億、上百億美元的公司。基本就是這個心態,沒有想過挑戰微信,這並不是謙虛,故作姿態。」

對於幾天前瘋傳的與納德拉會面及雙龍會,老羅闢謠表示前者是今年 5 月做出 TNT 後拜訪國外科技巨頭之時所攝,而後者與張小龍的合影則是在兩三年前的微信廣州總部

CPO 郝浠傑則如此說道:「就是希望服務號在特定場景下,消息處理量較大而想要更高效地進行消息處理的這部分人群,以此作為切入點來服務好用戶。目前,我們所推出的語音轉文字功能,各種商務處理、語音回復以及與堅果 Pro 2S 良好結合的特性都是基於這個目的。我們希望早期能夠將這部分用戶服務好,後續再思考未來如何發展。」

這不禁讓我想起了之前美團為什麼要做打車,而滴滴為什麼要做外賣。因為無論哪個行業都不可能只是一家獨大,如滴滴壟斷出行「喪失敬畏心」便是很生動的例子。用微博 CEO 王高飛的話來說,便是「互聯網上半場是各做各的,下半場不就是你做我的,我做你的,然後等到發現適合自己的,再形成新的平衡」,對於任何一家企業而言,進入一個已經有巨頭產品的市場,無需幹掉,只要賺到兩三成,便是賺了。

而子彈簡訊的火爆超出了從老羅到其產品研發團隊的預期,數天之內超越微信直接問鼎 App Store 免費榜 TOP1,更在一個月兩輪融資,在這個行業內甚是稀奇。

盛名之下,沒有做好技術儲備和團隊規模的子彈簡訊負面接踵而至。首當其衝的,便是各種灰色信息的衝擊與泛濫。對此老羅說道:「原因是一些崗位的缺失。我們的技術方案支持商雲信的基本防衛措施是有的,但沒有針對性的特別細緻的部分,前期團隊就三十來人,已上線就有很多如賭博、地下錢莊、色情等灰色產業來我們這兒貼廣告,還沒反應過來時已有幾百萬。隨後,我們沒日沒夜地處理,儘管有審核系統,但很多時候會造成誤判,很是麻煩。」

據 CTO 汪兆飛介紹,目前,子彈簡訊已經在線上「建立了更完善的反垃圾、反惡意攻擊的機制,上個月我們上線了用戶舉報的功能,截至目前,騷擾信息、垃圾信息已經得到了比較有效的控制。」

不過,老羅還是懟了一句那些吐槽子彈簡訊問題橫生的質疑。比如就上線幾天便問題頻發,老羅直言 ——「正是因為才上線才出這麼多的問題,要是做了七年還出這麼多問題那你死了算了!」而對於說子彈簡訊是款黃色 App 的聲音,老羅說道:「在 9 月 1、2 日二十多倍的攻擊中,產生了一百多萬條非法信息,灰色產業在推銷。好玩的是,其中有 75% 跑到我這裡(子彈簡訊)貼,因為當時防範機制、刪帖、自動過濾審查機制不完善,趁我們不注意鑽了系統漏洞。但所留的都是 QQ 號或微信號,讓用戶在 QQ 或微信里與他們交易。這在子彈簡訊里頂多是貼個廣告,真的交易都在那裡,怎麼說我這兒色情泛濫呢?只能說灰色產業是全行業面臨的難題,我們要一起共同面對,將這個環境凈化,但不能說我這裡泛濫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CSDN 的精彩文章:

IT工程師志強追劇《延禧攻略》後,竟然……
阿里小米獲運營商牌照;羅永浩吐槽蘋果;谷歌曾私下求情歐盟

TAG:CSD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