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學 > 布袋和尚一首禪詩言淺意深,心底清靜方為道

布袋和尚一首禪詩言淺意深,心底清靜方為道

俗話說,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忍讓是一種美德,可以修身養性;忍讓也是一種態度,忍不是弱者,讓不是輸家。古人云,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成大事者不拘小節,更要學會以退為攻,以弱勝強的道理。古代一位高僧就明白這個道理,特意寫了一首詩警醒後人。

退步

五代 布袋和尚

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

心底清靜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

布袋和尚,名契此,號長汀子,是五代時後梁高僧。世傳為彌勒菩薩或彌勒佛之化身,出語無定,隨處寢卧。布袋和尚整日袒胸露腹、笑口常開,與人為善、樂觀包容,深受人們尊敬和愛戴。他通常為臉帶笑容,手提布袋,有和氣生財、累積財富的意味,被民間信仰者視為財神供奉。

老子曾說,「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水性柔弱,遇強不弱,遇弱不凌,不爭而勝,靜水流深。老子還說,「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為人驕橫,必遭禍害;為人謹慎,必得善果。

布袋和尚深得其理,他的詩語言樸素,就是寫給普通百姓看的大白話,但是言淺意深。雖然埋頭幹活,面朝黃土背朝天,但是「低頭便見水中天」。正所謂,人在做、天在看,高僧只不過換了一種說話方式,卻顯得更加言簡意賅。

「心底清靜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如何做到心地清凈,為何我們我們總是要爭來爭去。其實人活於世就只有幾十年,但是人性貪慾,沒有滿足。看見碗里的還想著鍋里的,得不到的東西就羨慕嫉妒恨。所以要想內心清凈,就要減少慾望,古人說無欲則剛,也是這個道理。

這世界上最難學會的就是寬容,但是寬容絕不是怯懦,忍讓也不是不要尊嚴,而是成熟、理智。知足常足,終身不辱;知止常止,終身不恥。太過遷就別人,別人就會變本加厲的為難你;太過忍讓別人,別人就會得寸進尺的傷害你。

一個人再好,如果沒有陪你走到最後,他只是個過客;一個人有再多的缺點,如果能處處忍讓你,肯花時間陪你,那就是最好的選擇。北宋詩人林逋說過,「誠無悔,恕無怨,和無仇,忍無辱。」

布袋和尚也講述了同樣的道理,「退步原來是向前」,縮回來的拳頭是為了出擊更有力,韜光養晦也是讓自己更加有涵養、學識、信心和爆發力。沒有一種不通過蔑視、忍受和奮鬥就可以征服的命運。真正有血氣的人,既不曲意求人重視,又不怕忍受忽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雲水心語 的精彩文章:

秦觀一首江城子凄涼哀婉,離別只是為了尋找最後的歸宿
李白一首詩柔情似水,不僅品味好詩,還學會做人

TAG:雲水心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