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孩子的教育太早太晚都不好,在這個年齡段剛好,父母可不要錯過

孩子的教育太早太晚都不好,在這個年齡段剛好,父母可不要錯過

有的小朋友很淘氣很活潑好動,雖然調皮貪玩卻沒有做出過分的舉動,這是他們的性格,不需要特別糾正。但是有些情況要注意了,如果孩子喜歡搞太過分的惡作劇捉弄別人,或者在家裡經常使喚長輩做事,在外面不尊重人,說明孩子的行為已經超出了調皮的範圍,應該及時地教育糾正,這算是亡羊補牢。孩子的教育時機很重要,太早和太晚效果不好,原來要在這個年齡段剛好,那麼教導孩子應該在什麼年齡呢?父母要記牢,可不要白白錯過了。

孩子從出生到到一歲半,會慢慢學會走路、說話,但是只有短期的記憶,學習能力也不是很強,會簡單的模仿但是多半不知道含義,這個時候教育還為時過早。一歲半到三歲,孩子的學習能力變強,但是只有短期記憶,對打罵很敏感,但是學到的道理卻記不長,也不是教育孩子的最佳時機。

不過三歲之前,家長可以以身作則,培養孩子良好的習慣,讓他們擁有禮貌待人的潛意識,面對一些事情知道怎麼選擇,有了初步的是非觀。等到三歲以後,孩子有了長期記憶,這時候家長可以可以給小朋友講道理,尤其是要先站在小朋友的角度想一想,盡量把道理講得淺顯易懂。

所以三歲是最適合教育孩子的年紀,孩子的教育太早太晚都不好,太早教育固然沒有太大的作用,但是如果教育得過晚,等到孩子七八歲上小學的時候性格已經差不多養成了,此時教育和糾正會花費更多精力,孩子也更容易抵觸。

所以要在三歲的時候及時地立規矩,在這個年齡段剛好,孩子能理解父母的話,能和父母溝通,而且性格三觀也沒有完全成型,這時候讓孩子學會禮貌,初步擁有正確的價值觀是比較容易的,所以父母可不要錯過了,這可是一個好時機。

孩子的教育是個大問題,太早和太晚代表父母要花更多的心血去教導,而且不一定有成效。在3歲的這個年齡段剛好,因為大多數孩子三歲左右開始上幼兒園,除了父母親人可以接觸到更多人,有了自己的小小「社交圈」,玩得好會很開心,但是總少不了一些小矛盾

。像是你搶了我的玩具,我跟老師告狀之類的小糾紛,大人們可能不以為然,但是不要聽聽就算了,更不要教孩子占別人便宜,要趁這個機會教育孩子正確的處理方式,這樣孩子才能理解,才能養成好的品格,成為優秀的人,父母可不要錯過了這個好時機。

當然了,再多的說教都比不上父母作出的榜樣力量,如果告訴孩子亂丟垃圾是錯誤的,回頭自己又隨手一扔,孩子會不服氣,教育的效果也會打折扣。各位寶媽又是怎麼教育孩子,給孩子立規矩的呢?歡迎留言分享。(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吱咕育兒 的精彩文章:

斷奶後不排出殘奶會致癌是真的嗎?催奶師你敢說話嗎
古代生孩子需要經歷什麼?看完背後涼颼颼的!

TAG:吱咕育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