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趙武靈王趙雍,為何差點干翻秦國?原來他是這樣的一個人

趙武靈王趙雍,為何差點干翻秦國?原來他是這樣的一個人

趙雍,戰國時代趙國君主,贏姓趙氏,也就是和秦國其實是同一個宗族,所以戰國的時候經常有秦趙同源之說。死後謚號武靈王。

趙武靈王一生的功績:第一:父親趙肅侯去世的時候,趙武靈王年紀15歲,魏惠王聯合秦、楚、燕、齊欲圖趙國,想乘趙國國喪繼位者年幼的情況下瓜分趙國,年幼的趙武靈王在輔佐大臣肥義的幫助下,賄賂越王威脅楚國,迫使楚國撤兵;聯合婁煩,對燕國發動戰爭,使得燕國無力南下;聯合宋國、韓國對付魏國;並講趙國精銳集中於邯鄲,令全國一級戰備隨時反擊各國攻擊,就這樣化解了五國分趙的企圖。

第二、胡服騎射,大力對國家的軍事進行改革,在位期間用胡人的辦法治理胡人,使得趙國北部的少數民族融入趙國,使得趙國迅速崛起成戰國強國。

趙武靈王的敗筆:趙武靈王目睹幾代先君在病逝的時候,國家都遭到極大的動蕩,為了使國家穩定發展特別是繼承者能順利接班,他發明了二元政治體制,就是自己退位把國家的行政交給自己的兒子,而自己負責對外戰爭,他想萬一自己戰死或者突然病逝這樣兒子就會順利接班。但是因為他原本立長子為太子,後來因為喜歡下另一個女人,將君主位置交給了小兒子,導致國家內亂,自己也被活活餓死在沙丘宮,史稱沙丘宮之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智囊 的精彩文章:

在匈奴人入侵漢朝時,為什麼漢武帝要把他們趕到歐洲,而不是趕出長城?
中國歷史上北伐的名將到底有哪些?個個不可不察

TAG:歷史智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