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諸葛亮去世後,蜀國再無人是司馬懿對手,司馬懿為何不趁機滅蜀

諸葛亮去世後,蜀國再無人是司馬懿對手,司馬懿為何不趁機滅蜀

諸葛亮在最後一次北伐時,終於積勞成疾,星落五丈原,兌現了自己一生「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諾言。

諸葛亮和司馬懿是一生的對手,無論軍事謀略,治軍方法以及政治手腕,兩人都不相上下,正所謂「棋逢敵手,將遇良才」。

諸葛亮死後,蜀國再無人可以抗衡司馬懿,那麼,為什麼司馬懿不乘機伐蜀,一舉拿下蜀國,反而放棄大好時機呢?

(諸葛亮劇照)

我們來看看,諸葛亮去世後,司馬懿在幹什麼?

一、司馬懿忙於平叛遼東。

景初元年,遼東太守公孫淵背叛魏國,自立為燕王,封賜百官,建都襄平,派遣使者南聯東吳,北通鮮卑,欲自成一國,和魏國成鼎足之勢。

魏明帝將司馬懿火速召回,命其帶兵平定遼東之叛。

公元238年正月,司馬懿率大軍4萬,以牛金、胡遵為副將,從京師出發,踏上了平定孫淵之亂的征程。司馬懿前後用了近一年的時間,平定了遼東叛亂,解決了困擾曹魏十年的遼東問題。

二、司馬懿忙於受命託孤。

公元239年,剛剛平定遼東叛亂的司馬懿,原本打算前往關中鎮守,不料魏明帝下旨,十萬火急將他召回京城。

原來,魏明帝曹睿已病入膏肓,彌留之際想見司馬懿最後一面。當司馬懿心急火燎來到魏明帝的病榻前時,魏明帝拉著司馬懿的手,對他下了託孤的旨意:「以後事相托。死乃復可忍,吾忍死待君,得相見,無所復恨矣。」

至此,司馬懿和曹爽成了8歲小皇帝曹芳的託孤大臣,輔佐曹芳處理朝政。這時的司馬懿,已官至都督中外諸軍、錄尚書事,權傾朝野。

(司馬懿劇照)

三、司馬懿忙於抗擊孫吳。

公元241年,孫權認為魏帝幼弱,正是伐魏的大好時機。於是兵分四路進攻魏國。全琮率軍數萬進犯淮南,諸葛恪進攻六安,朱然進攻樊城,大將軍諸葛瑾攻取柤中。

司馬懿上奏曹芳,自請帶兵抗擊吳軍,在三州口大敗朱然,殲滅吳軍近萬人。其餘吳軍見勢不妙,也紛紛自行撤軍。六安、柤中之圍也因朱然的失敗而相繼解除。

四、司馬懿忙於爭權奪利。

曹爽和司馬懿成為曹芳的顧命大臣後,曹爽為了能夠獨攬大權,一直覬覦司馬懿手中的軍政權力,利用各種機會打壓排擠司馬懿。

在曹睿去世後不久,曹爽就數次向年幼的曹芳進言,誣陷司馬懿有不臣之心,提醒曹芳小心這個外姓人。

曹芳終於被曹爽說動了,收回了司馬懿的軍政大權,封了一個根本沒有任何實權的太傅,允許司馬懿「入殿不趨,贊拜不名,劍履上殿」。

(曹爽劇照)

此時的司馬懿,又拿出了自己的絕技——裝病。這個方法屢試不爽,當年他就曾用這個方法騙過了精明的曹操。現在,他也打算故技重施。他韜光養晦,等待時機,然後給予曹爽致命一擊。

此時的曹爽挾持幼帝,把持朝政。為了建功立威,曹爽不聽眾大臣勸阻,舉兵伐蜀,結果大敗於蜀國大將軍王平,士卒死傷慘重,曹爽只得引兵退回。

公元247年,曹爽採納了幾個心腹的計謀,強行將郭太后遷到永寧宮。此時的朝堂,成了曹爽一人天下,「專擅朝政,兄弟並掌禁兵,多樹親黨,屢改制度」。

曹爽不但挾持幼帝,排除異己,且擅動兵戈,不但違背了曹睿的遺訓,還致使魏國國力衰退。眾大臣心生怨恨,紛紛希望司馬懿出來主持大局。

蟄伏許久的司馬懿認為機會來了。

公元249年,趁曹爽陪同曹芳前往高平陵祭祀魏明帝時,司馬懿發動了史上有名的「高平陵」政變,誅殺了曹爽一族及其同黨,重新奪回了軍政大權,被曹芳任命為丞相,加九錫之禮。

綜上所述,諸葛亮死後,司馬懿都在忙於平叛、抗吳、爭權奪利,沒有機會伐蜀。

等到他處理完這些事情,魏國趨於穩定後,自己已是70多歲的老人,再也無力領兵伐蜀了。

(參考資料:《三國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張生全歷史真相 的精彩文章:

諸葛亮讓劉備三顧茅廬後才出山,並非自抬身價,而是另有考慮
索額圖本是康熙最為倚重的大臣,為何後來康熙把他圈禁餓死

TAG:張生全歷史真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