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馬雲辭職是教師節的禮物嗎?教育慈善在打誰的臉?

馬雲辭職是教師節的禮物嗎?教育慈善在打誰的臉?

教育的崇高與積貧是共生的。民營資本的善意捐助固然是好事,但總是不經意間襯托出政策上的失位,讓人高興不起來,畢竟教育不能靠民間施捨度日吧。

坊間傳說了很久的「馬雲辭職」終於就要水落石出。「馬雲爸爸」選擇在教師節這天宣布自己辭去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一職,並投身教育慈善,表面上對亟需資金的中國教育而言,無異於是個大利好!

僅以「馬雲鄉村教師獎」為例,馬老闆的教師節禮物往往不是賀電、獎狀或領導語重心長的鼓勵,而是真金白銀——上百位鄉村教師每人10萬元人民幣的獎金!

教師節談錢是否有些俗?我倒覺得,不然。

馬老闆的一次性獎勵,不要說對鄉村教師,對城市教師而言,也是個「大數」,甚至數倍於自己的年收入。

既然是關愛老師,還是要落在實處。

教育主管部門為什麼不能借教師節的時機,將老師的待遇與公務員拉平?為什麼不能制定長效的激勵機制呢?

民營資本的善意捐助固然是好事,但總是不經意間襯托出政策上的失位,讓人高興不起來,畢竟教育不能靠民間施捨度日吧。

100位獲獎教師的身後,是中國300萬辛勤工作在貧困地區的鄉村教師!而生活在城市中的貧民教師又有多少呢?

公立教育是當前中國社會教育體制的主導力量,各級教育主管部門責無旁貸。

民營資本沒有責任和義務實施教育扶貧,教育主管部門也不能要求(更不能攤派)民營資本成為教育扶貧的主力。

解決教師待遇問題,政府要麼加大對教育的投入,要麼為吸引民營資本、甚至國際資本拓寬教育渠道而出台扶植政策。

其實馬雲是有教育情懷的,但為什麼沒有興辦教育呢?

錢是個問題!畢竟辦教育是花錢的買賣,不是每一個資本家都能辦得起的。可持續的長期投入,民營資本吃得消嗎?

更關鍵的是體制和政策的限制,讓民營資本不能安心投入。

實踐中,民辦大學的地位還不如民營企業,受到的限制超過了民企的制度瓶頸。

教育慈善家馬雲能繼續為老師發錢嗎?能辦起自己的學校嗎?現在還不得而知。

但可以肯定的是,馬雲還會一如既往地成為校長、市長、部長的座上賓,而大家的訴求似乎只有一個:「您能捐多少錢?」

教育的崇高與積貧是共生的。

很多中國公立學校醉心於舉辦校慶的原始衝動,無非是網羅校友捐款、拓寬收入渠道,為此也煞費苦心地設計出校友獎學金、教學樓冠名、名譽頭銜等各種「橄欖枝」。

由此,馬雲不知道還要接受多少「名譽博士」的高校示好,進而參加不知道多少捐贈儀式。

不知道從哪一天起,我們的學校會對有錢人說「不麻煩您了,我們學校不缺錢」?

作者簡介:趙剛(Andrew)

國際教育知名專家,尚德在線教育海外合作高級總監,資深自媒體人,著有《留學的邏輯》《到英國去》《歐洲情調之旅》等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趙剛Andrew 的精彩文章:

「楊振寧之問」還需要問嗎:中國培養一流科學家像辦奧數班!
《五律 塔城啟別村小住》:香格里拉的白馬雪山

TAG:趙剛Andre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