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此人提了2個建議,可先後救關羽和劉備,結果不被採納,死了3人

此人提了2個建議,可先後救關羽和劉備,結果不被採納,死了3人

馬良是馬謖的哥哥,另外他還有三個兄弟,他們家一共五兄弟,因個個才學過人,而被譽為「馬氏五常(馬家兄弟的字中都有一個常字,如馬良字季常)」。但在這五兄弟中,馬良的才華最突出,而且,他不同於弟弟馬謖,只有紙上談兵之才,他擁有較強的實踐能力。

建安十四年(209年),劉備費盡心機終於佔據荊州,得知馬良素有賢才,於是邀請他擔任荊州從事。馬良當時還在老家襄陽宜城,得知劉備的徵召,欣喜不已,連忙前往荊州入職。

劉備曾對諸葛亮說,馬謖這個人啊,裝逼還可以,但不可重用。因為劉備也清楚,馬謖不過是個照本宣科的書生。但他對馬良的看法截然不同,他認為馬良為人穩重,謀略過人。所以,劉備在荊州站穩腳跟後,又開始得隴望蜀,覬覦同宗劉璋的益州,當他以兄弟部隊的面貌開赴益州時,讓馬良留守荊州。

馬良在荊州主要負責文職,而武職則由關羽一手統管。劉備讓馬良和關羽共事,可見馬良的才華之高。當然,劉備這樣做也不僅因為馬良才華過人,還因為關羽性格驕矜,容易衝動處事,而馬良為人穩重,讓他和關羽一個班子,可以彌補關羽性格上的不足。

事實證明,劉備這樣的人事安排很合理。演義中也有記載,關羽北伐襄陽,水淹七軍,威震天下,更加不可一世,又決定乘勝出兵樊城。馬良冷靜地勸阻,建議關羽現行休整部隊,再伺機出征更妥,他說:「樊城守將曹仁驍勇善戰,而且他又是曹操最器重的將領,必然派大軍增援,樊城不易攻破。」

這是馬良不贊同出兵的第一個原因,馬良還有一個原因,比第一個原因更重要。馬良說:「一旦出兵樊城,荊州勢必空虛,誰能保證孫權不會乘虛而入?」

但關羽狂妄自大,認為即使樊城不能攻破也無關緊要,因為孫權根本不敢偷襲荊州。結果他不聽馬良之言,執意出兵樊城,導致敗走麥城,被東吳部將生擒,因不肯投降而被殺。

關羽死後,劉備悲痛欲絕,決定傾盡蜀國全力伐吳,為關羽報仇。這時,死裡逃生的馬良被劉備調任掌理文書。馬良憂心忡忡地對劉備說:「陛下應該以大局為重,不能因關羽一人之死,就破壞劉孫聯盟。況且,東吳也是那麼好對付。」

和他兄弟關羽一樣,劉備也是個倔脾氣,不肯聽從馬良的建議,冥頑不靈出兵伐吳。孫權大驚,只好派王牌戰將陸遜出馬。馬良提醒劉備,陸遜不是尋常之輩,善於拖延尋找戰機,希望劉備不要小覷。劉備卻認為,陸遜不過是個初出茅廬的菜鳥,老子縱橫江湖多年,吃過的鹽比他吃過的飯還多,於是不以為意。

結果,陸遜火燒連營七百里,燒得劉備鬼哭狼嚎,狂獸一樣奪路而逃。陸續緊追不捨,蜀軍損失不計其數,劉備好不容易逃到白帝城,總算脫離威脅,卻不料心理壓力過大染上重病,一命嗚呼。

如果劉備當初聽從馬良的建議,根本不會落得命喪白帝城的下場。關羽同樣如此。馬良的兩條建議,本可救2個人,結果反而死了3個人,包括馬良在內 。劉備戰敗,馬良突圍時,不幸遇害身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漢羽林郎 的精彩文章:

敵國入侵,將士們都很害怕,宰相卻說:先陪我下棋!結果大敗敵軍
三國最虛偽的名將,以盡忠的名義,導致全家被殺,結果又背叛主公

TAG:大漢羽林郎 |